一种铆压头及铆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111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铆压头,包括定位针、铆压件和固定件,铆压件轴向浮动安装在固定件上,铆压件内轴向浮动安装有定位针,且定位针的底部轴向穿出铆压件的底部,还公开了一种铆压组件,包括铆压头和缓冲组件,缓冲组件的底部与铆压头的固定件连接。铆压头上设置有定位针,实现了铆压件与铆套的精准对准,保证了铆压精度,而且设置有缓冲组件,让铆压头具有柔性浮动。即使在铆压对位中有小偏差时,铆压头都能获得浮动调节,让其有位置补偿,保证铆压精度。而在下一次的铆压中,铆压头都能复位,从而实现了定位针与对应的每一个接触件都能实现精准定位,从而实现了铆套的自动化连续铆压,保证了铆压精度,使得产品的一致性良好。使得产品的一致性良好。使得产品的一致性良好。

A riveting indenter and rivet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铆压头及铆压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铆压
,特别是一种铆压头及铆压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连接器中接触件与铆套均为手动铆装,手动装配过程为:人工将接触件和铆套装入绝缘板中,手拿榔头将敲击铆头将铆套铆入接触件中。该铆压方式存在如下缺点:
[0003]a、人工榔头敲击力不够均匀,铆压成品易出现错位偏移现象;
[0004]b、目前人工铆压,产品一致性和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高,整体效率低下;
[0005]c、每敲击一次需对位一次,敲击次数多,劳动强度大;
[0006]而且由于在铆压过程中,连接器接触件需要用工装进行夹持,该工装通过注塑形成,由于注塑的精度不高从而导致连接器接触件的装夹精度不高,由于连接器上的接触件具有多个,在自动化铆压过程中,就会出现尺寸误差叠加,导致部分铆套铆压精度受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连接器接触件的破损,而且注塑形成的连接器接触件夹持工装,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有磨损,从而导致工装使用寿命不长,需要定期更换,造成了成本增加,而工装磨损后,还会进一步影响连接器接触件的装夹精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针、铆压件和固定件,所述铆压件轴向浮动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铆压件内轴向浮动安装有所述定位针,且所述定位针的底部轴向穿出所述铆压件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铆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具有滑动腔和导向腔,所述铆压件的顶部位于所述滑动腔内,且所述铆压件的顶部与所述滑动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铆压件的底部穿出所述导向腔,且所述铆压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腔滑动配合的滑动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铆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的大孔为滑动腔,所述台阶通孔的小孔为导向腔,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安装有封堵台阶通孔的封堵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挤压在所述铆压件与所述封堵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铆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铆压件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且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腔和第一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筒体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导向腔滑动配合,所述定位针的顶部浮动安装在所述第二筒体内,且所述定位针的底部穿出所述第一筒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铆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针包括针头、针杆和第二限位块,所述针杆的底部与所述针头连接,所述针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配合在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腔内,所述针杆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松霖唐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