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86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第三外壳体、踩踏结构、遮挡结构和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外壳体的正面外侧壁上固定连接第二外壳体、第三外壳体和支撑板一,所述第三外壳体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遮挡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向下踩动踩踏板,按压板按压按压开关,信息处理器进行信息处理甄别,控制器根据传递的信息,启动相对应分类下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垃圾桶上升,再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内,便于进行垃圾的分类扔取,避免住户双手都拎有东西时,不方便进行垃圾桶的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架的顶部堵住第一外壳体的顶部,避免垃圾桶内的异味飘出。避免垃圾桶内的异味飘出。避免垃圾桶内的异味飘出。

An intelligent garbage sorting and recyc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回收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增长,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及其产生的臭气围绕在我们的生活空间,目前对垃圾的处理主要是集中收纳、统一填埋或焚烧。在生活区集中收纳时,主要是在人们的生活区域内放置垃圾桶分类收集。
[0003]传统的垃圾桶需要住户用手打开进行垃圾的扔取,但当住户双手拎有东西时,则不方便打开垃圾桶,进行垃圾的扔取。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住户双手拎有东西时,不方便打开垃圾桶,进行垃圾的扔取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外壳体、第二外壳体、第三外壳体、踩踏结构、遮挡结构和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外壳体的正面外侧壁上固定连接第二外壳体、第三外壳体和支撑板一,所述第三外壳体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遮挡结构,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踩踏结构,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内部等距离固定连接三个分隔板,所述第一外壳体的背面侧壁上转动连接四个转动门,所述转动门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四个把手。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底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四个按压开关,所述第一外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标签。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外壳体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信息处理器和控制器,所述信息处理器位于控制器的上方。
[0008]进一步地,所述踩踏结构包括按压板、滑动杆、踩踏板、固定杆和弹簧,所述第二外壳体底部的侧壁上滑动连接八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部两两之间固定连接四个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位于按压开关的上方,所述滑动杆的底部两两之间固定连接四个踩踏板,所述踩踏板滑动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第三外壳体和支撑板一之间,所述踩踏板和支撑板一之间固定连接四个弹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电动推杆和支撑架,所述第一外壳体底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八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滑动连接在第一外壳体的内部,所述支撑架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成敞开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内侧壁上放置有垃圾桶。
[0010]进一步地,所述遮挡结构包括支撑板二和遮挡板,所述支撑板二固定连接在第一外壳体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撑板二的顶部固定连接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向两侧倾
斜设置。
[0011]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踩踏结构和升降结构,解决了住户双手拎有东西时,不方便打开垃圾桶,进行垃圾的扔取的问题,取得了便于进行垃圾的分类扔取和支撑架的顶部堵住第一外壳体的顶部,避免垃圾桶内的异味飘出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外壳体;2、第二外壳体;3、第三外壳体;4、支撑板;5、标签; 6、踩踏结构;601、按压板;602、滑动杆;603、踩踏板;604、弹簧;605、固定杆;7、遮挡结构;701、支撑板;702、遮挡板;8、升降结构;801、电动推杆;802、支撑架;9、转动门;10、把手;11、垃圾桶;12、按压开关;13、信息处理器;1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0]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0021]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第三外壳体3、踩踏结构6、遮挡结构7和升降结构8,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正面外侧壁上固定连接第二外壳体2、第三外壳体3和支撑板一4,所述第三外壳体3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体2的底部,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挡结构7,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8,所述第二外壳体 2的底部设置有踩踏结构6,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内部等距离固定连接三个分隔板,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背面侧壁上转动连接四个转动门9,所述转动门9的外侧壁上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体(1)、第二外壳体(2)、第三外壳体(3)、踩踏结构(6)、遮挡结构(7)和升降结构(8),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正面外侧壁上固定连接第二外壳体(2)、第三外壳体(3)和支撑板一(4),所述第三外壳体(3)固定连接在第二外壳体(2)的底部,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遮挡结构(7),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结构(8),所述第二外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踩踏结构(6),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内部等距离固定连接三个分隔板,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背面侧壁上转动连接四个转动门(9),所述转动门(9)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四个把手(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体(2)的底部内侧壁上固定连接四个按压开关(12),所述第一外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四个标签(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外壳体(3)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信息处理器(13)和控制器(14),所述信息处理器(13)位于控制器(14)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结构(6)包括按压板(601)、滑动杆(602)、踩踏板(603)、固定杆(605)和弹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诚王爽霍永康池恒智王月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