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53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包括鱼塘,鱼塘四周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架,四个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位于同侧的固块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轴杆,另外同侧的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围成一个方形,两个轴杆两端均贯穿固定块向两端延伸,轴杆上位于固定块之间且靠近固定块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的一号绕丝轮,一号绕丝轮上缠绕连接有钢索,钢索下方固定连接有渔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鱼塘四周设置的支撑架,然后通过一号转轮,二号转轮,三号转轮,以及一号绕丝轮和二号绕丝轮的配合使用,整体形成一个起吊装置,可以整个渔网全部吊起来,这样对于培育后的鱼苗进行捕捞,节约人力时间。节约人力时间。节约人力时间。

A larval cultivation device for Pseudosciaena croc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搬运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是石首鱼科、黄鱼属鱼类。体延长,侧扁,体侧腹面有多列发光颗粒;头钝尖形。口裂大,端位,倾斜,吻不突出,上颌长等于下颌,上颌骨后缘达眼眶后缘;下颌齿内列齿较大,外列齿紧贴内列齿;颏孔4或6个,中央4孔呈四方排列在颐缝合周围,前2孔细小。鼻孔2个,长圆形后鼻孔较圆形前鼻孔大。眼眶下缘伸达前上颌骨顶端水平线。前鳃盖后缘具锯齿,鳃盖具2扁棘。主要栖息于沿岸及近海砂泥底质水域,大多栖息于中底层水域,会进入河口区。厌强光,喜混浊水流,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则下浮至底层。主要以小鱼及虾蟹等甲壳类为食。
[0003]目前,现有技术当中大黄鱼幼体培育的后需要对培育后的鱼进行捕捞,然后放入池塘进行饲养,但是对鱼捕捞时候渔网不易回收,对捕捞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包括鱼塘,所述鱼塘四周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架,四个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位于同侧的所述固块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轴杆,另外同侧的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围成一个方形,两个所述轴杆两端均贯穿所述固定块向两端延伸,所述轴杆上位于所述固定块之间且靠近所述固定块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的一号绕丝轮,所述一号绕丝轮上缠绕连接有钢索,所述钢索下方固定连接有渔网,两个所述轴杆末端一侧固定设置有二号转轮,另一侧固定设置一号转轮,两个所述二号转轮之间设置有齿链条,两个所述一号齿轮之间也设置有齿链条,且所述齿链条上设置齿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齿轮正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二号绕丝轮,所述二号绕丝轮上设置有固定连接的钢索,所述钢索通过连接扣与渔网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二号齿轮下方设置有转动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三号齿轮,所述三号齿轮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三号齿轮侧面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侧设置有转动机且转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三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之间设置有皮带。
[0007]进一步的,所述二号齿轮上设置有两条凹槽,分为皮带槽与齿链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一号齿轮与所述二号齿轮大小相等。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三号转轮与上方所述的二号转轮平行设置。
[00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鱼塘四周设置的支撑架,然后
通过一号转轮,二号转轮,三号转轮,以及一号绕丝轮和二号绕丝轮的配合使用,整体形成一个起吊装置,可以整个渔网全部吊起来,这样对于培育后的鱼苗进行捕捞,节约人力时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的转轮示意图;
[0014]图中:1鱼塘、2渔网、3支撑架、4钢索、5一号转轮、6固定块、7一号绕丝轮、8轴杆、9二号转轮、10皮带、11转动机、12连接轴、13三号转轮、14旋转轴、15齿链条、16齿轮、17二号绕丝轮、18连接扣、1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参照图1

3,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包括池塘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塘1四周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架3,四个所述支架3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位于同侧的所述固块6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轴杆8,另外同侧的固定块6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9,围成一个方形,两个所述轴杆8两端均贯穿所述固定块6向两端延伸,所述轴杆8上位于所述固定块6之间且靠近所述固定块6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的一号绕丝轮7,所述一号绕丝轮5上缠绕连接有钢索4,所述钢索4下方固定连接有渔网2,两个所述轴杆8末端一侧固定设置有二号转轮9,另一侧固定设置一号转轮5,两个所述二号转轮9之间设置有齿链条15,两个所述一号齿轮5之间也设置有齿链条15,且所述齿链条15上设置齿连接的齿轮16,所述齿轮16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9上,所述齿轮16正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二号绕丝轮17,所述二号绕丝轮上设置有固定连接的钢索4,所述钢索4通过连接扣18与渔网2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二号齿轮9下方设置有转动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旋转轴14,所述旋转轴14固定在所述支撑架3上,所述旋转轴14上设置有三号齿轮13,所述三号齿轮13活动连接在所述旋转轴14上,所述三号齿轮13侧面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一侧设置有转动机11且转动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三号齿轮13与所述二号齿轮9之间设置有皮带10。
[0018]优选的,所述二号齿轮9上设置有两条凹槽,分为皮带槽与齿链槽。
[0019]优选的,所述一号齿轮5与所述二号齿轮9大小相等。
[0020]优选的,所述三号转轮13与上方所述的二号转轮9平行设置。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对大黄鱼的鱼苗进行捕捞的时候,首先启动转动机11,通过带动三号转轮13的转动进行带动二号转轮9的转动,再通过轴杆8的转动带动一号转轮5的转动,从而使一号绕丝轮5与二号绕丝轮9进行过转动从而提升起整个渔网2,进行捕捞。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黄鱼幼体培育装置,包括鱼塘(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塘(1)四周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撑架(3),四个所述支撑架(3)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6),位于同侧的所述固定块(6)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的轴杆(8),另外同侧的固定块(6)之间设置有固定连接的连接杆(19),围成一个方形,两个所述轴杆(8)两端均贯穿所述固定块(6)向两端延伸,所述轴杆(8)上位于所述固定块(6)之间且靠近所述固定块(6)对称设置有固定连接的一号绕丝轮(7),所述一号绕丝轮(7)上缠绕连接有钢索(4),所述钢索(4)下方固定连接有渔网(2),两个所述轴杆(8)末端一侧固定设置有二号转轮(9),另一侧固定设置一号转轮(5),两个所述二号转轮(9)之间设置有齿链条(15),两个所述一号转轮(5)之间也设置有齿链条(15),且所述齿链条(15)上设置齿连接的齿轮(16),所述齿轮(16)活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19)上,所述齿轮(16)正面中部固定设置有二号绕丝轮(17),所述二号绕丝轮上设置有固定连接的钢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周敏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渔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