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护理清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43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5:38
一种产后护理清洁器,有效的解决了清洗产妇不便及产妇阴部易暴露的问题;包括开口朝右且上侧与外界连通的箱体,箱体上开设有上侧与外界连通的U形槽,U形槽内滑动连接有U形板,U形槽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上端可与U形板接触的转杆,转杆下侧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腰形槽,箱体下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L形板,L形板左侧开设有水槽,水槽右下侧经出液管连通有喷头,L形板右侧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L形板上端设有座椅,L形板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腰形槽滑动连接的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清洗及保护产妇的阴部,降低了产妇及同房人员的尴尬不适现象。了产妇及同房人员的尴尬不适现象。了产妇及同房人员的尴尬不适现象。

A postpartum care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后护理清洁器


[0001]本技术涉及产妇护理
,特别是一种产后护理清洁器。

技术介绍

[0002]产复产后需要对其阴部进行清洗,由于产妇在产褥期移动较为困难,移动范围往往不超过病房内部。
[0003]目前,护理人员需要在病房内清洗产妇阴部,部分用镊子夹取酒精棉反复擦拭产妇阴部,但反复夹取酒精棉操作繁琐,而且镊子易刺伤产妇,若用水流、清洗液对产妇进行冲洗,虽操作简单,但废液易流至被褥及地面上,清洗产妇后需要清洗被褥及清洁地面,十分不便,而且在病房内护理时不能保护产妇的阴部,易造成产妇及同房人员的尴尬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后护理清洁器,有效的解决了清洗产妇不便及产妇阴部易暴露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开口朝右且上侧与外界连通的箱体,箱体前后两侧壁及左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上侧与外界连通的U形槽,U形槽内滑动连接有U形板,U形槽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上端可与U形板接触的转杆,转杆下侧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腰形槽,箱体下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L形板,L形板左侧开设有水槽,水槽右下侧经出液管连通有喷头,L形板右侧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L形板上端设有座椅,L形板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腰形槽滑动连接的固定柱。
[0006]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清洗及保护产妇的阴部,降低了产妇及同房人员的尴尬不适现象。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全剖俯视轴测图。
[0010]图4是本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0011]图5是本技术的剖切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开口朝右且上侧与外界连通的箱体1,箱体1前后两侧壁及左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上侧与外界连通的U形槽2,U形槽2内滑动连接有U形板3,U形槽2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上端可与U形板3接触的转杆4,转杆4下侧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其长度
方向一致的腰形槽5,箱体1下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6,滑槽6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L形板7,L形板7左侧开设有水槽8,水槽8右下侧经出液管连通有喷头9,L形板7右侧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L形板7上端设有座椅10,L形板7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腰形槽5滑动连接的固定柱11。
[0014]为了使L形板7上下移动,所述的L形板7与箱体1滑动连接,L形板7下端经弹簧与滑槽6下侧壁固定连接。
[0015]为了便于U形板3的移动,所述的转杆4下端距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其上端距转动中心的距离。
[0016]为了便于清洗产妇的阴部,所述的座椅10上开设有开口朝右且上下贯通的避让槽12,座椅10为L形且其上阶梯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
[0017]为了进一步增加对产妇的保护,所述的U形板3前后两侧壁的前端上侧分别设有挂钩13,U形板3上端右侧设有拉绳14,拉绳14可挂在挂钩13上,拉绳14上套装有门帘15。
[0018]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门帘15为防水材料,箱体1下端设有带有刹车的万向轮。
[0019]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L形板7阶梯面与箱体1内底部平齐,水槽8内填充有清洗液,拉绳14后端与U形板3后侧壁固定连接且其前端挂在后侧的挂钩13上,喷头9关闭的初始状态,将箱体1移动至合适位置并制动万向轮,产妇踏上L形板7,L形板7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L形板7带动座椅10、固定柱11同步向下移动,固定柱11经腰形槽5带动转杆4下侧向下移动,转杆4上侧带动U形板3向上移动,U形板3带动门帘15向上移动,同时,固定柱11相对于腰形槽5向下移动;
[0020]由于转杆4下端距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其上端距转动中心的距离,L形板7向下移动的距离小于U形板3向上移动的距离,转杆4下端距转动中心的距离与其上端距转动中心的距离比值越小,U形板3向上移动相同距离L形板7向下移动距离越小,U形板3向上移动的灵敏度越高,当固定柱11与腰形槽5下侧壁接触时,U形板3停止向上移动,此时,拉动拉绳14,使其脱离后侧的挂钩13并将其挂在前侧的挂钩13上,移动门帘15,使其遮挡箱体1右侧开口,产妇坐在座椅10上并两腿分开,使阴部对准避让槽12,此时,即可对产妇阴部进行清洗;
[0021]清洗时,使喷头9对准产妇阴部,打开喷头9,清洗液经从水槽8流入连接管内并从喷头9喷出,清洗过程中,从产妇阴部流出的清洗液流至座椅10上,由于座椅10上阶梯面为左高右低的倾斜面,清洗液从座椅10流至L形板7上,并经通孔流入滑槽6内,清洗后,关闭喷头9,产妇擦拭干并穿好衣物后,拉动拉绳14,使其脱离前侧的挂钩13并将其挂在后侧的挂钩13上,此时,走出箱体1即可;
[0022]产妇走出箱体1后,L形板7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带动固定柱11向上移动,固定柱11经腰形槽5带动转杆4下端向上摆动,固定柱11相对于腰形槽5向上移动,同时,转杆4上端向下摆动,U形板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U形板3恢复至初始位置。
[0023]本技术设置U形板3可上下移动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因U形板3过高而箱体1移动不便的现象。
[0024]本技术中的喷头9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对其结构进行描述。
[0025]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可上下移动的U形板、
可上下移动的门帘,便于保护产妇的阴部,降低了产妇及同房人员的尴尬不适现象,设有水槽、连接管、喷头、通孔、避让槽及滑槽,便于清洗产妇阴部,避免了产妇被镊子刺伤的现象,避免了清洗产妇后需要清洗被褥及清洁地面的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护理清洁器,包括开口朝右且上侧与外界连通的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前后两侧壁及左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上侧与外界连通的U形槽(2),U形槽(2)内滑动连接有U形板(3),U形槽(2)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上端可与U形板(3)接触的转杆(4),转杆(4)下侧开设有前后贯通且与其长度方向一致的腰形槽(5),箱体(1)下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槽(6),滑槽(6)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L形板(7),L形板(7)左侧开设有水槽(8),水槽(8)右下侧经出液管连通有喷头(9),L形板(7)右侧开设有多个上下贯通的通孔,L形板(7)上端设有座椅(10),L形板(7)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与腰形槽(5)滑动连接的固定柱(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板(7)与箱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蒙蒙胡倩李海月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