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43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5:37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包括盘体、手柄、两支脚和两测量球体,手柄固定在盘体上,每一支脚包括有位于盘体内的首端和伸出在盘体外的尾端,两支脚的首端相互铰接相对盘体能够旋转,两测量球体分别固定在两支脚的尾端。本公开的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的两支脚相互铰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盘体旋转,这种可折叠结构不仅便于对狭小空间内距离的测量,还大大节省了空间,体积小方便携带,能够使测量人员快速判断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Elevator counterweight buffer distance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距离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缓冲器是当电梯失控时可缓解其冲击力的安全设备,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电梯缓冲器应当固定可靠,无明显倾斜,并无断裂、塑性变形、剥落及破损等现象,缓冲距离符合要求(弹簧型:200

350mm;液压型:150

400mm)。而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因对重底坑处有防护要求,大部分电梯防护板与墙面距离较小,虽可在防护板底部观察缓冲器状态,但无法快速便捷地检测缓冲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包括盘体、手柄、两支脚和两测量球体,所述手柄固定在所述盘体上,每一所述支脚包括有位于所述盘体内的首端和伸出在所述盘体外的尾端,两所述支脚的首端相互铰接相对所述盘体能够旋转,两所述测量球体分别固定在两所述支脚的尾端。
[0005]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定义所述盘体与所述手柄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在所述盘体的周向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一端为第二端,所述第二端上相对所述盘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槽,两所述支脚与两所述限位槽分别一一对应,且所述支脚的尾端从所述限位槽伸出由所述限位槽限定转动角度。
[0006]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具有靠近所述第二端的近端和远离所述近端的远端,在两所述支脚同时抵靠在所述近端上时,两所述支脚平行呈闭合状态,两所述测量球体接触。
[0007]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两所述支脚同时抵靠在所述远端上时,两所述支脚相互间呈打开状态且相互间具有最大张角,两所述测量球体相分离。
[0008]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盘体包括有刻度显示面,所述刻度显示面上设有包括零刻度和指示刻度的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在所述刻度显示面上沿所述盘体的周向设置。
[0009]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零刻度设置在所述刻度显示面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且所述指示刻度关于所述零刻度对称设置。
[0010]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示刻度包括有最大刻度和中间值刻度,所述中间值刻度设置在所述刻度显示面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位置,且所述零刻度与所述最大刻度关于所述中间值刻度对称设置。
[0011]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其中一所述支脚的所述首端设置有两个连接耳,其中另一所述支脚的所述首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耳之间。
[0012]在一可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连接耳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所述突出部设置有
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二圆孔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销轴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盘体上且相对位于所述盘体的中心。
[0013]在以上任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表面设置有凹槽。
[0014]本公开中,由于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的两支脚相互铰接,能够根据所测空间内的距离,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相对盘体旋转,这种可折叠结构大大节省了空间,体积小方便携带;两支脚尾端采用球体能够实现检测装置与被测距离两端点接触,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能够使测量人员快速判断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0015]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6]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0017]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0018]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的盘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的两支脚铰接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1、盘体;2、手柄;3、第一端;4、第二端;5、第一支脚;6、第二支脚;7、第一测量球体;8、第二测量球体;9、连接耳;10、突出部;11、刻度显示面;12、第一限位槽;13、第二限位槽;14、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公开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包括手柄2、盘体1、两个支脚和两个测量球体,手柄2固定在盘体1上,两个支脚的首端铰接在盘体1内,尾端伸出在盘体1外,并且两个测量球体分别固定在两个支脚的尾端。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以示区别,定义两个支脚分为第一支脚5和第二支脚6,第一支脚5和第二支脚6的首端铰接在盘体1内,使用时两支脚以铰接处为中心旋转,两支脚之间所呈角度由零度开始,由人为控制自由张开到所需角度。当所呈角度处于零度时,此距离检测装置实现完全折叠,体积达到最小,大大节省了空间且方便携带,两支脚之间所呈的最大角度可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要进行设计,此处并不对该最大角度进行限定。在第一支脚5的尾端固定有第一测量球体7,第二支脚6的尾端固定有第二测量球体8,其中,第一测量球体7抵在对重缓冲器上平面,第二测量球体8抵在对重撞击平面,或者,第二测量球体8抵在对重缓冲器上平面,第一测量球体7抵在对重撞击平面,即,两个测量球体分别与两个平面充分
实现点接触,可使检测人员较为准确的读出两平面之间的距离值,并快速判断出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0026]上述实施方式中,测量球体还可由带有尖端的测量平面代替,测量时两平面分别与两被测平面接触,但由于测量平面与被测平面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角度,不能实现完全接触,因此使用该方案进行测量具有一定局限性,测量结果相比使用测量球体的方式准确性较差。
[0027]参照图2所示,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定义盘体1与手柄2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3,在盘体1周向上与第一端3相对的一端为第二端4,在第二端4上相对盘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限位槽12和第二限位槽13,第一支脚5的尾端由第一限位槽12中伸出,第二支脚6由第二限位槽13中伸出。当两支脚同时抵靠在两限位槽靠近第二端4的近端时,第一支脚5与第二支脚6相平行,且相对于铰接点两支脚之间所呈角度为零度,两测量球体接触,此时两支脚呈闭合状态;当两支脚同时抵靠在两限位槽靠近第二端4的远端时,第一支脚5与第二支脚6相互具有最大张角,两测量球体相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盘体(1)、手柄(2)、两支脚和两测量球体,所述手柄(2)固定在所述盘体(1)上,每一所述支脚包括有位于所述盘体(1)内的首端和伸出在所述盘体(1)外的尾端,两所述支脚的首端相互铰接相对所述盘体(1)能够旋转,两所述测量球体分别固定在两所述支脚的尾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盘体(1)与所述手柄(2)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3),在所述盘体(1)的周向上与所述第一端(3)相对的一端为第二端(4),所述第二端(4)上相对所述盘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两限位槽,两所述支脚与两所述限位槽分别一一对应,且所述支脚的尾端从所述限位槽伸出由所述限位槽限定转动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具有靠近所述第二端(4)的近端和远离所述近端的远端,在两所述支脚同时抵靠在所述近端上时,两所述支脚平行呈闭合状态,两所述测量球体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所述支脚同时抵靠在所述远端上时,两所述支脚相互间呈打开状态且相互间具有最大张角,两所述测量球体相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对重缓冲距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包括有刻度显示面(11),所述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光聂凤志李信芳侯令玮苑鸿志伍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特种设备检测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