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387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5:22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逆流装置,所述逆流装置连通有至少两个用于制冷剂出入的制冷剂进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与逆流装置连通,所述逆流装置用于使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本申请具有提升换热效果的效果。请具有提升换热效果的效果。请具有提升换热效果的效果。

A bidirectional countercurrent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


[0001]本申请涉及换热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根据传热公式Q=KA(ΔTm)知,换热温差ΔTm越大则换热量Q越大。换热温差的大小与冷、热流体的相对流向有关。两换热流体平行同向流动称为“顺流”;平行逆向流动称为“逆流”。在冷、热流体的性质、流量、制冷剂进出口温度及换热面积都相同的条件下,逆流布置时,冷、热流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换热温差,顺流较小。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换热温差越大,传热量就越大,换热效果就好。对于传递同样多的热量,所需传热面积就可减少。可以理解为,逆向换热时,两种介质相互接触的时间和面积相对顺流情况下,接触面积较大,接触时间(假如两种介质流速不同)较长,能够充分进行换热。
[0003]相关技术中,在换热器中同一截面位置的热流体温度一定高于冷流体温度,如果采用顺流布置,则热流体出口的终温仍需高于冷流体出口的终温;而采用逆流布置,则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可以远低于冷流体的出口温度。主热交换器就是这种情况。所以,换热器在设计时,冷、热流体的流向绝大多数是采用逆流布置的形式。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缺陷有:由于空调系统中,制冷时制冷剂流动方向与制热时制冷剂流动方向刚好相反,导致相关技术的换热器,在制冷与制热时,制冷或制热中的某一个模式制冷剂流动方向总会与风向相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上缓解相关技术中的影响换热器换热效果的问题。
[0006]本申请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逆流装置,所述逆流装置连通有至少两个用于制冷剂出入的制冷剂进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与逆流装置连通,所述逆流装置用于使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冷或者制热时,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出口通入后,在逆流装置的作用下,使制冷剂均从入口端通过换热器本体,进一步使得无论在制冷还是制热时,制冷剂的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从而提升换热效果。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逆流装置包括阀体组件,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与阀体组件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制冷剂进出口分别连通于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用于调节制冷剂的流向。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冷或者制热时,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出口进入后,在阀体组件的作用下,调节制冷剂的流向,使制冷剂均从入口端通过换热器本体,进一步使得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进而达到提升换热效果。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多个单向阀件,多个所述单向阀件至少分成两组,其中至少两组所述单向阀件的同一端分别与换热器本体的入口端、出口端连通,至少两组所述单向阀件的另一端相互连通并且同时连通于所述制冷剂进出口。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出口通入,然后通过调控单向阀件的开闭,使制冷剂在制冷或者制热时均从入口端通过换热器本体,进一步使得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进而达到提升换热效果。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逆流装置还包括:集气组件,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两侧均连通于集气组件,所述集气组件均与阀体组件连通;分配组件,所述分配组件连通于其中一侧的集气组件且用于分配制冷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换热器存在差异,在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出口通入后,在阀体组件的作用下通至入口端,接着在分配组件的作用下,对制冷剂进行分配,分配后的制冷剂在集气组件的作用下通过换热器本体,在此过程中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进而达到提升换热效果。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分配组件的集气组件在入口端处连接有用于调节制冷剂流动的第一调节件。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调节件的设置,便于调节制冷剂流动,已达到对制冷剂实时调控的作用,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组件设有用于调节制冷剂分配的第二调节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冷时,制冷剂为液态,第二调节件的设置,制冷剂可在不经过分配组件直接经由集气组件通过换热器本体,从而提升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四通阀,所述四通阀与至少两个制冷剂进出口连通,所述换热器本体的入口端、出口端分别与四通阀连通。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剂通入制冷剂进出口,在四通阀的作用下,使制冷剂在制冷或者制热时均从入口端通过换热器本体,进一步使得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进而达到提升换热效果。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逆流装置还包括:集气组件,所述换热器本体的两侧均连通于集气组件,所述集气组件与阀体组件连通;分配组件,所述分配组件连通于其中一侧的集气组件且用于分配制冷剂。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的换热器存在差异,在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出口通入后,在四通阀的作用下调节制冷剂的流向,制冷剂将通至入口端,接着在分配组件的作用下,对制冷剂进行分配,分配后的制冷剂在集气组件的作用下通过换热器本体,在此过程中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进而达到提升换热效果。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分配组件的集气组件在入口端处连接有用于调节制冷剂流动的第一调节件。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四通阀的作用下调节制冷剂的流向,制冷剂将通至入口端,第一调节件的设置,便于调节制冷剂流动,接着在分配组件的作用下,对制冷剂进行分配,分配后的制冷剂在集气组件的作用下通过换热器本体,在此过程中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进而达到提升换热效果。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配组件设有用于调节制冷剂分配的第二调节件。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冷时,制冷剂为液态,在四通阀的作用下调节制冷剂的流向,制冷剂将通至入口端,第二调节件的设置,制冷剂可在不经过分配组件直接经由集气组件通过换热器本体,从而提升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在制冷或者制热时,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出口通入后,在逆流装置的作用下,使制冷剂均从入口端通过换热器本体,进一步使得无论在制冷还是制热时,制冷剂的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从而提升换热效果;
[0029]2.不同的换热器存在差异,在制冷剂从制冷剂进出口通入后,在阀体组件的作用下通至入口端,接着在分配组件的作用下,对制冷剂进行分配,分配后的制冷剂在集气组件的作用下通过换热器本体,在此过程中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进而达到提升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1),所述换热器本体(1)具有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逆流装置,所述逆流装置连通有至少两个用于制冷剂出入的制冷剂进出口,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入口端(11)、出口端(12)分别与逆流装置连通,所述逆流装置用于逆流换热使制冷剂流向与换热介质流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装置包括阀体组件(2),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入口端(11)、出口端(12)分别与阀体组件(2)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制冷剂进出口分别连通于阀体组件(2),所述阀体组件(2)用于调节制冷剂的流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2)包括多个单向阀件,多个所述单向阀件至少分成两组,其中至少两组所述单向阀件的同一端分别与换热器本体(1)的入口端(11)、出口端(12)连通,至少两组所述单向阀件的另一端相互连通并且同时连通于所述制冷剂进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向逆流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流装置还包括:集气组件(3),所述换热器本体(1)的两侧均连通于集气组件(3),所述集气组件(3)均与阀体组件(2)连通;分配组件(4),所述分配组件(4)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超吴东华雷朋飞张利何宇牛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