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833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37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换热器,包括:一级分液器、第一冷媒出入口、第二冷媒出入口和可变换热流路组件。一级分液器设有两个,且每一一级分液器均包括一个集液管和两个分液口;第一冷媒出入口与一个一级分液器的集液管连通;第二冷媒出入口与另一个一级分液器的集液管连通;可变换热流路组件设有两组,且一级分液器的分液口通过可变换热流路组件与另一个一级分液器的分液口连通。在本申请中,既可使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的情况下以及作为冷凝器的情况下均可顺畅地通过冷媒,降低冷媒流动的阻力,提高换热器工作的稳定性,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均可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而且降低了成本。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还公开一种空调。还公开一种空调。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er

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elligent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a primary liquid separator, a first refrigerant inlet and outlet, a second refrigerant inlet and outlet, and a convertible heat flow path assembly. There are two primary liquid separators, and each one includes a liquid collecting pipe and two liquid separating ports;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first refrigeran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collecting pipe of a primary liquid separator; The inlet and outlet of the second refrigeran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collecting pipe of another primary liquid separator; The convertible heat flow path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two groups, and the liquid separation port of the first stage liquid sepa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separation port of the other first stage liquid separator through the convertible heat flow path assembly. In this application, the heat exchanger can pass through the refrigerant smoothly in the case of evaporator and condenser, reduce the resistance of refrigerant flow, improve the working stability of the heat exchanger, maintain high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when the heat exchanger is used as evaporator or condenser, and reduce the cost. The application also discloses an air conditioner. An air conditioner is also disclosed. An air conditioner is also disclosed< b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空调


[0001]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
,例如涉及一种换热器、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现有热泵空调换热器而言,在制冷、制热、不同频率等各种运行状态下换热器的流路都是相同的,而制冷、制热以及不同的频率下室内外换热器的最佳流路是不相同的。当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时其压力损失较小,需要采用较少的分路数来提高冷媒流速增大换热系数;当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时,需要采用较多的分路数来提高换热量。如此,对于同一个换热器就无法做到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的不同来改变换热器流路。
[0003]相关技术中,通过可变流路的设计,可使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情况下和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具备不同的流路,以此来使换热器可满足两种不同工况下的需求,但是相关技术中可变流路的设计多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使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形成并联的多个流路,在蒸发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形成串联的单个流路,但是采用电磁阀进行控制不够稳定,且成本较高,并且对冷媒的分配不够均匀,导致换热器各个部位的换热效率存在偏差。
[0004]可见,如何提高换热器工作的稳定,提高换热效率,且降低成本,成为本领域及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空调,冷媒能够以不同形式通过换热流路,使冷媒流通具有多样性,既可使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的情况下以及作为冷凝器的情况下均可顺畅地通过冷媒,降低冷媒流动的阻力,提高换热器工作的稳定性,又可使冷媒的流通时分配更加均匀,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均可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而且降低了成本。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一级分液器、第一冷媒出入口、第二冷媒出入口和可变换热流路组件。一级分液器设有两个,且每一一级分液器均包括一个集液管和两个分液口;第一冷媒出入口与一个一级分液器的集液管连通;第二冷媒出入口与另一个一级分液器的集液管连通;可变换热流路组件设有两组,且一级分液器的分液口通过可变换热流路组件与另一个一级分液器的分液口连通,其中可变换热流路从第一冷媒出入口向第二冷媒出入口流动的情况下形成并联的多个换热流路,从第二冷媒出入口向第一冷媒出入口流动的情况下形成串联的一个换热流路。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000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10]通过将第一冷媒出入口与一个一级分液器的集液管连通,第二冷媒出入口与另一个一级分液器的集液管连通,且在两个一级分液器之间设置两组可变换热流路组件,可利用一级分液器的分液功能可使冷媒在向可变换热流路组件流动的过程中可分流形成多个换热流路,使冷媒的流通更合理,从而可根据换热器的实际运行情况的不同改变换热器的流路,其中由于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的情况下,其内部的冷媒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冷媒的体积会增大,因此需要的换热流路较多,而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的情况下,其内部的冷媒是有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冷媒的体积会减小,此时较少的换热流路即可容纳冷媒,因此冷媒从第一冷媒出入口向第二冷媒出入口流动的情况下形成并联的多个换热流路,从第二冷媒出入口向第一冷媒出入口流动的情况下形成串联的一个换热流路,冷媒能够以不同形式通过换热流路,使冷媒流通具有多样性,既可使换热器在作为蒸发器的情况下以及作为冷凝器的情况下均可顺畅地通过冷媒,降低冷媒流动的阻力,提高换热器工作的稳定性,又可使冷媒的流通时分配更加均匀,在换热器作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使用的情况下均可保持较高的换热效率,而且整个流路的切换仅使用单向阀即可,降低了成本。
[0011]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2]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13]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作为蒸发器的情况下的换热流路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作为冷凝器的情况下的换热流路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00、一级分液器;101、集液管;102、分液口;200、第一冷媒出入口;300、第二冷媒出入口;400、可变换热流路组件;401、换热管路;402、变流结构;403、二级分液器;404、单向阀;500、三级分液器;600、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换热器可以简化展示。
[0020]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1]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换热器、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换热器、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3]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0025]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分液器(100),设有两个,且每一所述一级分液器(100)均包括一个集液管(101)和两个分液口(102);第一冷媒出入口(200),与一个所述一级分液器(100)的集液管(101)连通;第二冷媒出入口(300),与另一个所述一级分液器(100)的集液管(101)连通;可变换热流路组件(400),设有两组,且所述一级分液器(100)的分液口(102)通过所述可变换热流路组件(400)与另一个所述一级分液器(100)的分液口(102)连通,其中所述可变换热流路从所述第一冷媒出入口(200)向所述第二冷媒出入口(300)流动的情况下形成并联的多个换热流路,从所述第二冷媒出入口(300)向所述第一冷媒出入口(200)流动的情况下形成串联的一个换热流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可变换热流路组件(400)包括:换热管路(401),设置有多个;变流结构(402),连通于所述多个换热管路(401)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流结构(402)包括:二级分液器(403),其集液管(101)与所述一级分液器(100)的分液口(102)连通;单向阀(404),连通于所述二级分液器(403)的部分分液口(102)与所述部分换热管路(40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兆乾马强王飞李阳张心怡于文文吴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