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179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贴合的内O型圈、催化电极片、防水透气膜和外O型圈,内O型圈、催化电极片、防水透气膜和外O型圈通过粘合剂粘合成片,催化电极片包括电极基膜和催化电极层,催化电极层设置在电极基膜接近内O型圈的一面,催化电极层接触氧传感器内的酸性电解质,第二防水透气层接触环境中的待测气体。该电极响应时间更短,灵敏性好,并且输出信号更稳定。号更稳定。号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

技术介绍

[0002]氧气是大气中含量第二的气体,对氧气浓度进行监测的氧气传感器在医学,生物,农业,运输,化学反应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领域对氧气传感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工作温度,灵敏度,响应速度和重复性等等。目前氧气传感器主要以电化学类型为主,电化学氧气传感器通过与被测气体发生反应,并产生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将气体浓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氧气浓度监测。其核心部件是电极材料,电极材料不同对同一电极反应的催化活性也不同。对于氧传感器的阴极而言,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要对氧有很好的催化还原活性;其次是要采用能极化的金属,即电极本身交换电流密度较小的金属。一般用作阴极的材料主要有金、银、铂、钯和石墨碳粉等。
[0003]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氧气传感器采用的是碱性电解质,这种类型的氧传感器容易受到空气中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干扰,从而影响传感器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寿命。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酸性电解质氧气传感器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酸性电解质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克服酸性气体的干扰,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寿命。但酸性电解质的氧气传感器液也存在引发了新的问题,酸性电解质形成了腐蚀性的环境,大部分催化工作电极在酸性电解质中长期工作会失效,从而造成氧气传感器的误报和错报。同时,酸性电解质中较低的催化活性会使氧气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大大延长。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既能够抗酸性电解质腐蚀又对氧气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的催化电极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最常用的电化学氧气传感器一般采用铂基催化剂,然而其稀有性带来的昂贵价格以及复杂的制备工艺,导致电化学氧气传感器产品价格始终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响应时间更短,灵敏性好,并且输出信号更稳定。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贴合的内O型圈、催化电极片、防水透气膜和外O型圈,内O型圈、催化电极片、防水透气膜和外O型圈通过粘合剂粘合成片,催化电极片包括电极基膜和催化电极层,催化电极层设置在电极基膜接近内O型圈的一面,催化电极层接触氧传感器内的酸性电解质,第二防水透气层接触环境中的待测气体。
[0006]进一步地,内O型圈和外O型圈的厚度为1.8mm~2mm,电极基膜和防水透气膜的厚度为0.18mm~0.25mm,催化电极层的厚度为8μm~20μm。
[0007]进一步地,催化电极片上开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1mm、1.5mm或2mm,直径1mm的小
孔的数量为30个,直径1.5mm的小孔的数量为15个,直径2mm的小孔的数量为10个。
[0008]进一步地,电极基膜和防水透气膜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聚偏二氟乙烯膜或聚全氟乙丙烯膜中的至少一种;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的透气量为500ml/min~700ml/min,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内部孔道结构趋于竖向直通结构,且孔道间距较宽,气体较容易通过;聚偏二氟乙烯膜的透气量为75ml/min~150ml/min,聚偏二氟乙烯膜内部孔道结构趋于不规则的复杂的弯道结构,且孔道间距较窄,气体不易通过;聚全氟乙丙烯膜的透气量为5ml/min~10ml/min,聚全氟乙丙烯膜的内部孔道结构趋于连续性的致密的微孔结构,孔道间距最窄,气体较难通过。
[0009]本技术的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具有以下优点:大幅提高了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在各种酸性气体环境中的检测效率、灵敏度和准确性;工艺更加简单,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电解质与电极活性物质的接触面积增加,响应时间大大缩短,上下表面的压紧结构使得催化电极片表面的液相电解质厚度均一,输出信号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写和阐述。
[0011]图1是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采用的不同防水透气膜的内部孔道结构图;
[0013]附图标记:1、内O型圈;21、电极基膜;22、催化电极层;3、防水透气膜;4、外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5]如图1所示,本技术首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贴合的内O型圈、催化电极片、防水透气膜和外O型圈,催化电极片包括电极基膜和催化电极层,催化电极层设置在电极基膜接近内O型圈的一面。
[0016]内O型圈、催化电极片、防水透气膜和外O型圈通过粘合剂粘合成片,催化电极层接触氧传感器内的酸性电解质,第二防水透气层接触环境中的待测气体。
[0017]内O型圈和外O型圈的厚度为1.8mm~2mm,电极基膜和防水透气膜的厚度为0.18mm~0.25mm,催化电极层的厚度为8μm~20μm。
[0018]催化电极片上开有小孔,小孔的直径为1mm、1.5mm或2mm,直径1mm的小孔的数量为30个,直径1.5mm的小孔的数量为15个,直径2mm的小孔的数量为10个。通过密集打孔,增大催化电极片中活性物质的暴露面积,进而提高响应速度。
[0019]电极基膜和防水透气膜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聚偏二氟乙烯膜或聚全氟乙丙烯膜中的至少一种,如图2所示:
[0020]膨体聚四氟乙烯膜的透气量为500ml/min~700ml/min,膨体聚四氟乙烯膜内部孔道结构趋于竖向直通结构,且孔道间距较宽,气体较容易通过;
[0021]聚偏二氟乙烯膜的透气量为75ml/min~150ml/min,聚偏二氟乙烯膜内部孔道结
构趋于不规则的复杂的弯道结构,且孔道间距较窄,气体不易通过;
[0022]聚全氟乙丙烯膜的透气量为5ml/min~10ml/min,聚全氟乙丙烯膜的内部孔道结构趋于连续性的致密的微孔结构,孔道间距最窄,气体较难通过。
[0023]经打孔的催化电极片由于中间镂空的原因,下方需另外添加一片防水透气膜用来阻隔内腔和外界,上下分别添加内O型圈、外O型圈压紧可以最大程度保持催化电极片的表面均一性。催化电极片向外接触待测气体,形成气固组合相,向内接触电解质,形成固液组合相,除了内部电解质的液压以外,催化电极片与正极之间形成的电解液膜的厚度是影响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输出信号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保持电解液膜的厚度的均一性即可实现输出信号的高稳定性。由此,在催化电极片的上下两端添加了内O型圈、外O型圈夹紧结构使得催化电极片与正极间形成统一的液膜厚度,从而实现输出信号的高稳定性。
[0024]上述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贴合的内O型圈、催化电极片、防水透气膜和外O型圈,所述内O型圈、催化电极片、防水透气膜和外O型圈通过粘合剂粘合成片,所述催化电极片包括电极基膜和催化电极层,所述催化电极层设置在电极基膜接近内O型圈的一面,所述催化电极层接触氧传感器内的酸性电解质,所述防水透气膜接触环境中的待测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响应快速的酸性电解质氧传感器催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O型圈和外O型圈的厚度为1.8mm~2mm,所述电极基膜和防水透气膜的厚度为0.18mm~0.25mm,所述催化电极层的厚度为8μm~2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佳琦马俊平张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伊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