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及其电极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及其电极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人体吸入会危害肺、脑、心等组织。人体在650ppm吸入45min会引起中毒;浓度提升到5000ppm时,只需要5min就能达到人体最低致死浓度。一氧化碳还是一种可燃气体,浓度为12.5%
‑
74.2%遇见明火、电火花会引起爆炸,正是因为一氧化碳的存在,对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于一氧化碳的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工业生产场景,从事石油化工、煤气生产、矿井作业、练焦、爆破的工作人员均会受到一氧化碳的威胁,必须要对一氧化碳进行检测以保证安全生产。生活中的地下车库、宾馆、煤炉、煤气灶、燃气热水器等场景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者通风不畅等原因造成一氧化碳浓度过大,伤害人体。
[0003]传统的半导体式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表面对于气体的吸附及脱附时电导率的变化检测气体的浓度,但其稳定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可拆卸顶盖的壳体(1)、壳体(1)顶盖上开有的进气孔(2)、壳体(1)顶盖上且位于进气孔(2)上方设有的防水透气膜(3)、壳体(1)顶盖上且位于进气孔(2)下方设有的过滤器(4)、壳体(1)内部设有的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5)、壳体(1)内底部与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5)之间形成的储液槽(6)、储液槽(6)内装填的电解液、储液槽(6)内设有的脱脂棉保液球(7)、壳体(1)内且从进气孔(2)到聚四氟乙烯支撑孔板(5)方向依次叠有的工作电极(8)、参比电极(9)及对电极(10)、工作电极(8)与参比电极(9)之间设有的吸液材料一(11)、参比电极(9)与对电极(10)之间设有的吸液材料二(12)及壳体(1)底部设有的引脚(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盖中心位置开有进气孔(2),所述壳体(1)顶盖与所述工作电极(8)之间设有O型圈(14),所述壳体(1)顶盖底部设有PTFE多孔膜片(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直径为1
‑
2mm,所述电解液为硫酸溶液,浓度为2
‑
10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13)包括与工作电极(8)导电丝连接的第一引脚、与参比电极(9)导电丝连接的第二引脚及与对电极(10)导电丝连接的第三引脚。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抗干扰电化学一氧化碳传感器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粘结剂分别加入两个称量瓶中,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分散剂,搅拌10h后粘结剂完全溶解,分别加第一催化剂和第二催化剂,充分搅拌分别制得第一电极浆料、第二电极浆料;步骤二:将第一电极浆料涂覆在PTFE电极膜片上,形成第一电极浆料涂覆区域;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PTFE电极膜片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处理,待溶液挥发完全,浆料形成致密的催化剂层附着在PTFE电极膜片上,取出样品;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PTFE电极膜片取出,第二电极浆料涂覆在PTFE电极膜片上,形成第二电极浆料涂覆区域,且第二电极浆料涂覆区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朋,杨双双,马俊平,张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伊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