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3013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中医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包括躺板,躺板顶面向下贯穿开有第一药包放置槽,躺板的底部位于第一药包放置槽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按摩装置,第一药包放置槽的底部内侧固定设有垫层,垫层顶面放置药包,第二按摩装置前侧固定安装第二按摩装置电机,第二按摩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曲轴,第二按摩装置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曲轴的右端,曲轴包括第二拐径和第一拐径,第二拐径和第一拐径分别转动连接一根按摩杆,按摩杆顶端转动连接按摩球,通过按摩球的交错上下移动,其力道通过药包传导至患者身体,从而对病人接触药包的部位进行按摩,加快药气分子渗透入病人身体,加强热敷护理的效果。加强热敷护理的效果。加强热敷护理的效果。

A medical hot compress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中医护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敷疗法一般可利用热毛巾、暖水袋、暖袋,直接敷治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十五至二十分钟,它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消炎、消肿、祛寒湿、减轻疼痛、消除疲劳的作用,热敷法特别是应用中药热敷适应证十分广泛,对于如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跌打损伤,尤其是软组织损伤、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胃胀、粘连性肠梗阻、肠胀气等以及妇女痛经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有的热敷装置对患者进行热敷护理时,仅单纯将加热后的药包覆盖至患者皮肤处,药包中的药气分子从药包与皮肤接触位置浸入皮肤,从而达到护理治疗的效果,这种方式依靠药气分子自然浸入,效率较为低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设置了第一按摩装置和第二按摩装置,通过按摩装置中按摩球的交错上下移动,其力道通过药包传导至患者身体,从而对病人接触药包的部位进行按摩,加快药气分子渗透入病人身体,加强热敷护理的效果。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包括躺板,所述躺板顶面向下贯穿开有第一药包放置槽,所述躺板的底部位于第一药包放置槽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按摩装置,所述第一药包放置槽的底部内侧固定设有垫层,所述垫层顶面放置药包,所述第二按摩装置前侧固定安装第二按摩装置电机,所述第二按摩装置后侧固定安装蒸汽发生器,所述躺板顶面在所述第一药包放置槽前后两侧固定安装限位块挡板,所述限位块挡板固定连接腰部限位块滑动杆,所述腰部限位块滑动杆滑动安装腰部限位块,所述躺板前后两侧固定安装电缸承托块,所述躺板右侧滑动连接枕板,所述枕板顶面固定安装头枕,所述头枕顶面嵌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按摩装置电机、第一按摩装置电机、电缸,所述头枕和所述枕板向下贯穿开有第二药包放置槽,所述第二药包放置槽内侧固定连接垫层,所述枕板底面固定安装第一按摩装置,所述第一按摩装置前侧固定安装第一按摩装置电机,所述枕板前后两侧固定安装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杆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缸承托块右侧,所述躺板和所述枕板底面固定连接四根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端固定安装万向轮。
[0005]其中,所述第二按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曲轴,所述第二按摩装置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箱体的前侧壁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曲轴的右端,所述曲轴包括第二拐径和第一拐径,所述第二拐径和所述第一拐径分别转动连接一根按摩杆,所述按摩杆顶端转动连接按摩球,所述箱体的前、后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一支按摩杆滑杆。
[0006]其中,所述按摩杆外侧固定连接按摩杆限位杆,所述按摩杆限位杆远离所述按摩
杆的一端转动连接限位杆滑套,所述限位杆滑套滑动连接在所述按摩杆滑杆外侧;曲轴转动,第二拐径与第一拐径带动按摩杆做曲柄运动,此过程中,限位杆滑套在按摩杆滑杆外侧滑动,通过按摩杆限位杆对按摩杆进行限位,从而使前后两侧的按摩球交错上下移动,按摩球将垫层顶起,其力度透过药包传导至病人身体,从而对病人接触药包的部位进行按摩,加快药气分子渗透入病人身体。
[0007]其中,所述蒸汽发生器前侧固定连接蒸汽管,所述蒸汽管穿过所述躺板从所述第一药包放置槽后侧壁穿出并放置在所述垫层顶面,所述蒸汽管位于所述第一药包放置槽内的部分贯穿管壁开有多个小孔,所述蒸汽管连通一根支管进入第二药包放置槽内;药包位于第一药包放置槽中时,可通过蒸汽发生器制造出蒸汽,蒸汽流入第一药包放置槽内,从第一药包放置槽上的小孔喷出并从药包底面进入,可对药包进行加热和加湿。
[0008]其中,所述第二按摩装置与所述第一按摩装置结构相同;可通过相同方式对病人颈部进行热敷。
[0009]其中,所述腰部限位块靠近所述躺板中线的一侧设置为曲面,所述曲面覆盖一层皮革;病人躺在躺板上时可提高其舒适度。
[0010]其中,所述垫层构成材料为橡胶;橡胶是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同时具备不透水性,可防止垫层将按摩球顶起发生形变后破损,不透水性则防止蒸汽进入第二按摩装置破坏其内部结构。
[0011]其中,所述腰部限位块滑动杆外侧套接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推动腰部限位块向躺板内侧滑动,可使腰部限位块的曲面贴合病人躯干。
[0012]其中,所述枕板左端一体成型有滑板,所述躺板右端对应所述枕板的滑板处向左开有滑槽;通过滑板和滑槽增强躺板和枕板之间的支撑强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启动第二按摩装置电机,第二按摩装置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曲轴转动,使第一拐径与第二拐径带动按摩杆做曲柄运动,此过程中,限位杆滑套在按摩杆滑杆外侧滑动,通过按摩杆限位杆对按摩杆进行限位,从而带动按摩球交错上下移动,将垫层周期性的顶起,按摩球顶起垫层的力度透过药包传导至病人身体,从而对病人接触药包的部位进行按摩,加快药气分子渗透入病人身体,加强了热敷护理的效果。
[0014]启动蒸汽发生器制造蒸汽流入蒸汽管内,从蒸汽管及第二药包放置槽内的支管的小孔喷出蒸汽并从药包底面进入,可对药包进行加热和加湿,可保持药包的热度和湿度,防止温度和湿度降低而降低热敷护理的效果。
[0015]启动电缸,电缸的活塞杆推动电缸承托块,枕板左端的滑板从躺板右侧的滑槽内向右缓慢滑出,使枕板在支撑腿和万向轮的配合下向右滑动,从而调整第一药包放置槽和第二药包放置槽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其颈部和腰部贴合药包。
[0016]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A部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躺板;2、腰部限位块;3、蒸汽管;4、限位块挡板;5、头枕;6、枕板;7、支撑腿;8、万向轮;9、第一按摩装置;10、电缸;11、第一按摩装置电机;12、电缸承托块;13、腰部限位块滑动杆;14、第二按摩装置;15、第二按摩装置电机;16、第一药包放置槽;17、第二药包放置槽;18、蒸汽发生器;19、垫层;20、plc控制器;21、箱体;22、曲轴;23、第一拐径;24、按摩杆;25、第二拐径;26、按摩杆限位杆;27、限位杆滑套;28、按摩杆滑杆;29、按摩球;30、药包;31、滑板;3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包括躺板1,所述躺板1顶面向下贯穿开有第一药包放置槽16,所述躺板1的底部位于第一药包放置槽1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按摩装置14,所述第一药包放置槽16的底部内侧固定设有垫层19,所述垫层19顶面放置药包30,所述第二按摩装置14前侧固定安装第二按摩装置电机15,所述第二按摩装置14后侧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躺板,所述躺板顶面向下贯穿开有第一药包放置槽,所述躺板的底部位于第一药包放置槽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按摩装置,所述第一药包放置槽的底部内侧固定设有垫层,所述垫层顶面放置药包,所述第二按摩装置前侧固定安装第二按摩装置电机,所述第二按摩装置后侧固定安装蒸汽发生器,所述躺板顶面在所述第一药包放置槽前后两侧固定安装限位块挡板,所述限位块挡板固定连接腰部限位块滑动杆,所述腰部限位块滑动杆滑动安装腰部限位块,所述躺板前后两侧固定安装电缸承托块,所述躺板右侧滑动连接枕板,所述枕板顶面固定安装头枕,所述头枕顶面嵌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按摩装置电机、第一按摩装置电机、电缸,所述头枕和所述枕板向下贯穿开有第二药包放置槽,所述第二药包放置槽内侧固定连接垫层,所述枕板底面固定安装第一按摩装置,所述第一按摩装置前侧固定安装第一按摩装置电机,所述枕板前后两侧固定安装电缸,所述电缸的活塞杆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缸承托块右侧,所述躺板和所述枕板底面固定连接四根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端固定安装万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曲轴,所述第二按摩装置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箱体的前侧壁并固定连接在所述曲轴的右端,所述曲轴包括第二拐径和第一拐径,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继飞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