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向调节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122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健理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向调节床。包括机架、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臀部调节板、腿部定位板、全向调节件和控制箱,机架上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和臀部调节板,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和臀部调节板下方的机架内间隔固装有三个全向调节件,全向调节件分别与对应的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或臀部调节板固定连接,机架上的另一端固装有腿部定位板,腿部定位板下方的机架内固装有控制箱,控制箱与全向调节件电连接。该全向调节床具有稳定保持正确体态和调节功能齐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理疗床存有的无法保持姿势和调节功能有限的问题,满足了理疗的使用需要。满足了理疗的使用需要。满足了理疗的使用需要。

An omnidirectional adjustable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向调节床


[0001]本技术涉及保健理疗
,具体涉及一种全向调节床。

技术介绍

[0002]理疗床是用于矫正康复的理疗设备,患者平躺在理疗床上,理疗师即会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体态进行针对性的理疗。这其中,体态的矫正是理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注重于对患者的脊柱进行修正,脊柱也被称作脊椎或脊梁骨,它由形态特殊的椎骨和椎间盘连结而成,脊柱位于背部的正中位置,上部连接颅骨,中部与肋骨相连,下端和髋骨组成骨盆。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具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的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信息传输的功能;对于体态不正确的患者,通常存有脊柱位置不正的问题,日常生活中脊柱受力不均,容易导致局部应力集中,长期积累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和腰肌劳损等疾病,因此要利用理疗床进行矫正。
[0003]现有的理疗床通常为固定式结构,其床板为一个整体,患者平躺在理疗床上,无法针对性地对患者的局部位置进行调节固定,理疗师对患者的体态进行调整后,在自身肌肉的惯性下,患者仍会恢复原有的错误体态,无法保持姿势,因此理疗效果较为有限;此外,现有的部分可调的理疗床,通常是用来适配患者的身高,只能进行横向的长度调节,而无法根据患者的体态做出旋转动作,调节功能有限,将患者固定后难以调整到正确的体态,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理疗床来解决上述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理疗床存有的无法保持姿势和调节功能有限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定保持正确体态和调节功能齐全的全向调节床。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向调节床,包括机架、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臀部调节板、腿部定位板、全向调节件和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机架上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和臀部调节板,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和臀部调节板下方的机架内间隔固装有三个全向调节件,全向调节件分别与对应的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或臀部调节板固定连接,机架上的另一端固装有腿部定位板,腿部定位板下方的机架内固装有控制箱,控制箱与全向调节件电连接。
[0007]所述的机架上对称设置有护栏,机架的底部装有多个调平脚杯。
[0008]所述的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和臀部调节板呈圆角矩形,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和臀部调节板上分别设置有绑带,绑带的端头设置有插扣。
[0009]所述的全向调节件由位移调节件、伺服电机和偏转调节件构成,位移调节件的下部固装有伺服电机,位移调节件的顶部通过轴承座装有偏转调节件,偏转调节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0]所述的位移调节件由横向导轨、横向滑块、横向电缸、纵向导轨、纵向滑块、纵向电
缸和安装板构成,横向导轨呈对称状设置,横向导轨的端头通过安装架固装有横向电缸,横向导轨上滑动装有横向滑块,横向滑块上对称固装有纵向导轨,纵向导轨的下部与横向电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纵向导轨的端头通过安装架固装有纵向电缸,纵向导轨上滑动装有纵向滑块,纵向滑块上固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与纵向电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0011]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0012]所述的偏转调节件由转轴、顶板、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偏转电缸和第二偏转电缸构成,转轴的顶端通过万向球头活动装有顶板,转轴上固装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呈垂直状设置,第一固定杆上固装有第一偏转电缸,第二固定杆上固装有第二偏转电缸,第一偏转电缸和第二偏转电缸的活塞杆端头与顶板铰合连接。
[0013]所述的控制箱由箱体、控制器、供电适配器和电涌保护器构成,箱体内的一侧装有控制器,箱体内的另一侧装有供电适配器和电涌保护器,供电适配器和电涌保护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向调节床具有稳定保持正确体态和调节功能齐全的优点,通过设置分体式的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臀部调节板和腿部定位板,可以分别对患者的头部、胸腹部、臀部和腿部进行固定,便于针对性调整局部的骨骼和体态,防止患者在惯性下恢复原有的错误体态;此外,本申请的头部调节板、胸腹部调节板和臀部调节板均连接有全向调节件,它利用位移调节件、伺服电机和偏转调节件实现了全向的调节,便于对患者的体态进行精细调整,相对于现有的位移运动具有更加齐全完善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理疗床存有的无法保持姿势和调节功能有限的问题,满足了理疗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全向调节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位移调节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偏转调节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中的A

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的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机架、101,护栏、102,调平脚杯、
[0026]2,头部调节板、201,绑带、202,插扣、
[0027]3,胸腹部调节板、4,臀部调节板、5,腿部定位板、
[0028]6,全向调节件、601,位移调节件、611,横向导轨、621,横向滑块、631,横向电缸、 641,纵向导轨、651,纵向滑块、661,纵向电缸、671,安装板、681,安装孔、691,安装架、
[0029]602,伺服电机、612,轴承座、603,偏转调节件、613,转轴、623,顶板、633,第一固定杆、643,第二固定杆、653,第一偏转电缸、663,第二偏转电缸、673,万向球头、
[0030]7,控制箱、701,箱体、702,控制器、703,供电适配器、704,电涌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向调节床,包括机架1、头部调节板2、胸腹部调节板3、臀部调节板4、腿部定位板5、全向调节件6和控制箱7,具体的,所述的机架 1为矩形框架体,机架1上对称设置有护栏101,护栏101用于方便患者爬上理疗床,机架1 的底部装有多个调平脚杯102,调平脚杯102用于将机架1调至水平位置。
[0033]机架1上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头部调节板2、胸腹部调节板3和臀部调节板4,头部调节板 2用于对患者的头部提供支撑,胸腹部调节板3用于对患者的胸腹部提供支撑,臀部调节板4 用于对患者的臀部提供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向调节床,包括机架(1)、头部调节板(2)、胸腹部调节板(3)、臀部调节板(4)、腿部定位板(5)、全向调节件(6)和控制箱(7),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的一端间隔设置有头部调节板(2)、胸腹部调节板(3)和臀部调节板(4),头部调节板(2)、胸腹部调节板(3)和臀部调节板(4)下方的机架(1)内间隔固装有三个全向调节件(6),全向调节件(6)分别与对应的头部调节板(2)、胸腹部调节板(3)或臀部调节板(4)固定连接,机架(1)上的另一端固装有腿部定位板(5),腿部定位板(5)下方的机架(1)内固装有控制箱(7),控制箱(7)与全向调节件(6)电连接;所述的全向调节件(6)由位移调节件(601)、伺服电机(602)和偏转调节件(603)构成,位移调节件(601)的下部固装有伺服电机(602),位移调节件(601)的顶部通过轴承座(612)装有偏转调节件(603),偏转调节件(603)与伺服电机(6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位移调节件(601)由横向导轨(611)、横向滑块(621)、横向电缸(631)、纵向导轨(641)、纵向滑块(651)、纵向电缸(661)和安装板(671)构成,横向导轨(611)呈对称状设置,横向导轨(611)的端头通过安装架(691)固装有横向电缸(631),横向导轨(611)上滑动装有横向滑块(621),横向滑块(621)上对称固装有纵向导轨(641),纵向导轨(641)的下部与横向电缸(6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纵向导轨(641)的端头通过安装架(691)固装有纵向电缸(661),纵向导轨(641)上滑动装有纵向滑块(651),纵向滑块(651)上固装有安装板(671),安装板(671)与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霖陈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力态生命科学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