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30075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具体涉及营养液输注器技术领域,包括输注针头,输注针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注管道,输注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滴液管道,滴液管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滴液瓶,滴液管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主连接头,主连接头正面的外部设置有汇流机构,汇流机构包括汇流壳体,汇流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副连接头,多个副连接头的一侧均连接有输液瓶,汇流壳体背面的外部设置有监测壳体,监测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正面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连接盘,连接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汇流挂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汇流机构,可以保证多个输液瓶同时对患者输注营养液,保证患者营养均衡。保证患者营养均衡。保证患者营养均衡。

A medical acupuncture enteral nutrient infu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


[0001]本技术涉及营养液输注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

技术介绍

[0002]肠内营养液经由胃肠道以口服或管饲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患者在创伤手术后经常需要借助肠内营养液补充营养素,肠内营养液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肠道功能,防止肠粘膜萎缩,维持肠粘膜细胞的正常结构,还可以维持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促进胃肠蠕动,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而营养液在使用时,需要借助输注器才能将营养液导入患者的肠胃内。
[0003]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主要包括输注管、空肠造口管和推注器,输注管通过瓶针与输液瓶连接向患者的肠胃内输注营养液,但现有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多个输液瓶单独进行输液,而患者经常会出现无法完全接受液体需要暂停输液的情况,此时后续输液瓶不能继续输液,无法使患者接受到所有类型输液瓶内的液体,不利于使患者营养均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在输液时,多个输液瓶陆续输液,而患者经常会出现无法完全接受液体需要暂停输液的情况,此时后续输液瓶不能继续输液,无法使患者接受到所有类型输液瓶内的液体,不利于使患者营养均衡。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包括输注针头,所述输注针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注管道,所述输注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滴液管道,所述滴液管道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滴液瓶,所述滴液管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主连接头,所述主连接头正面的外部设置有汇流机构,所述汇流机构包括汇流壳体,所述汇流壳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副连接头,多个所述副连接头的一侧均连接有输液瓶。
[000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壳体背面的外部设置有监测壳体,所述监测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正面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汇流挂钩,通过对汇流挂钩的使用有利于将多个输液瓶同时挂持在同一高度保证输液正常进行。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盘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支杆,多个所述固定支杆一侧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液瓶挂钩,通过利用液瓶挂钩有利于对输液瓶进行挂持。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监测器,所述监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播报器,通过设置监测器和播报器有利于对输注器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当压力低于预设压力时由播报器进行报警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输液瓶内液体即将耗尽。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汇流壳体活动套接在支撑柱的外部且套接在监测壳体的内部,通过将汇流壳体套接在支撑柱的外部有利于对汇流壳体进行更换,避免输注污染。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输注管道的外部设置有三通卡头,所述三通卡头的背面设置有连接在输注管道外部的止液夹,通过设有止液夹可以控制输注管道内液体的流速,保证患者能够适应。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本技术通过设有汇流机构,并通过将汇流壳体套接在支撑柱的外部并使汇流壳体位于监测壳体的内部与主连接头相接触,然后将连接盘与支撑柱进行螺纹连接,并将固定在连接盘正面的汇流挂钩挂在输液支架上,再而将多个输液瓶分别挂在固定在固定支杆一侧背面的液瓶挂钩上,并将多个输液瓶与固定在汇流壳体外侧的副连接头进行连接可以保证多个输液瓶同时对患者进行输注,在进行输注工作时,通过利用固定在监测壳体外部的监测器可以对输液管道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当压力较低时,由播报器进行报警,用以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输液瓶内的液体即将耗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汇流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汇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1、三通卡头;2、止液夹;3、滴液瓶;4、输注针头;5、输注管道;6、主连接头;7、滴液管道;8、汇流机构;81、固定支杆;82、汇流挂钩;83、连接盘;84、液瓶挂钩;85、支撑柱;86、监测壳体;87、播报器;88、汇流壳体;89、副连接头;810、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说明书附图1

5,该实施例的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包括汇流机构8,汇流机构8包括汇流壳体88,汇流壳体8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副连接头89,多个副连接头89的一侧均连接有输液瓶,通过对副连接头89的使用有利于将多个输液瓶与主连接头6进行连接,保证多个输液瓶同时对人体进行输液。
[0021]汇流壳体88背面的外部设置有监测壳体86,监测壳体8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5,支撑柱85的正面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连接盘83,连接盘8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汇流挂钩82,通过对汇流挂钩82的使用有利于将多个输液瓶同时挂持在同一高度保证输液正常进行,汇流壳体88活动套接在支撑柱85的外部且套接在监测壳体86的内部,通过将汇流壳体88套接在支撑柱85的外部有利于对汇流壳体88进行更换,避免输注污染。
[0022]连接盘83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支杆81,多个固定支杆81一侧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液瓶挂钩84,通过利用液瓶挂钩84有利于对输液瓶进行挂持。
[0023]监测壳体86的顶部设置有监测器810,监测壳体86的底部设置有播报器87,通过设置监测器810和播报器87有利于对输注器内的压力进行监测,当压力低于预设压力时由播报器87进行报警提醒患者和医护人员输液瓶内液体即将耗尽。
[0024]实施场景具体为:
[0025]在进行本技术的使用时,通过将汇流壳体88套接在支撑柱85的外部并使汇流壳体88位于监测壳体86的内部与连接在监测壳体86内部的主连接头6相接触,然后将连接盘83与支撑柱85进行螺纹连接,并将固定在连接盘83正面的汇流挂钩82挂在输液支架上,再而将多个输液瓶分别挂在固定在固定支杆81一侧背面的液瓶挂钩84上,将多个输液瓶与固定在汇流壳体88外侧的副连接头89进行连接可以保证多个输液瓶同时对患者进行输注,在进行输注工作时,液体由输液瓶进入汇流壳体88的内部并向主连接头6的内部流入最终由输注针头4的内部流出进入至患者的胃肠道内,此外通过利用固定在监测壳体86外部的监测器810可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包括输注针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注针头(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注管道(5),所述输注管道(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滴液管道(7),所述滴液管道(7)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滴液瓶(3),所述滴液管道(7)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主连接头(6),所述主连接头(6)正面的外部设置有汇流机构(8),所述汇流机构(8)包括汇流壳体(88),所述汇流壳体(8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副连接头(89),多个所述副连接头(89)的一侧均连接有输液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针刺型肠内营养液输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壳体(88)背面的外部设置有监测壳体(86),所述监测壳体(8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5),所述支撑柱(85)的正面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连接盘(83),所述连接盘(83)的正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占林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德瑞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