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881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其涉及人脸识别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的一些安装在户外的人脸识别装置在雨雪天气中存在着降低其使用性能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检测显示屏,所述壳体安装在人脸识别系统翼闸上,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对应壳体的位置设置有遮雨罩,所述遮雨罩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检测显示屏的一面开设有人脸检测孔,所述遮雨罩对应靠近人脸检测孔的位置铰接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与人脸检测孔呈过盈配合设置,达到了提高人脸识别装置使用性能的作用。了提高人脸识别装置使用性能的作用。了提高人脸识别装置使用性能的作用。

A face recogni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脸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脸识别装置是数字信息发展中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者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从而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门禁、考勤等产品一般需要人来配合采集图像,应用场景最简单,也是人脸识别产品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0003]参照图1,现有的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人脸识别摄像头、人脸检测显示屏和内部运行系统,人脸识别摄像头与人脸检测显示屏设置在壳体的同一侧,现有的一些人脸识别装置用于充当防止外人随意进出小区的门禁时,大多直接安装在户外环境中的人脸识别系统翼闸上。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住户遇到雨雪天气使用人脸识别装置进出小区时,雨雪会直接滴落在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检测显示屏上,存在着人脸识别装置的人脸识别摄像头无法识别出用户身份的问题,进而降低了人脸识别装置的使用性能,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人脸识别装置使用性能的人脸识别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壳体、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检测显示屏,所述壳体安装在人脸识别系统翼闸上,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对应壳体的位置设置有遮雨罩,所述遮雨罩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检测显示屏的一面开设有人脸检测孔,所述遮雨罩对应靠近人脸检测孔的位置铰接有遮雨板,所述遮雨板与人脸检测孔呈过盈配合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遮雨罩和遮雨板可以阻挡雨雪直接滴落在人脸识别摄像头和人脸检测显示屏上,当住户遇到雨雪天气使用人脸识别装置进出小区时,可将翻转遮雨板将遮雨板调整至合适住户的位置,从而可以减少人脸识别装置的人脸识别摄像头无法识别出用户身份的问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人脸识别装置的使用性能。
[0009]进一步地,所述遮雨罩与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呈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遮雨罩靠近人脸识别系统翼闸的一端均布有若干固定杆,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对应固定杆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底座,所述底座对应固定杆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槽呈间隙配合设置,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槽的一端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固定槽对应定位块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孔呈过盈配合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雨罩处于不用的状态或损坏需要更换时,住户可通过挤压定位孔内的定位块通过弹簧的弹性形变的方式将定位块从定位孔内挤压出来,然后
住户将固定杆从底座上的固定槽内抽出即可完成拆卸,从而可以起到方便住户拆卸遮雨罩的作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靠近定位块的一端呈倒平角设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定位孔靠近定位块的一端的端面面积,从而可以起到方便住户将定位块插入到定位孔内的作用。
[0013]进一步地,所述遮雨板远离固定杆的一面设置有持握环。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住户需要使用人脸识别装置时或遮雨板处于不用需要翻转遮雨板时,可以减少住户持握遮雨板时的持握面积,从而可以方便住户持握并翻转遮雨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持握环与遮雨板呈铰接方式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持握环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以将持握环翻转贴合在遮雨板上,从而可以减少遮雨罩整体的空间占有面积,进而可以方便住户存储遮雨罩。
[0017]进一步地,所述遮雨板对应持握环的位置开设有供持握环放置的持握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持握环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以将持握环翻转进持握槽内,从而可以减少持握环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减少住户碰撞到持握环导致持握环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提高持握环的使用寿命。
[0019]进一步地,所述持握槽内滑动设置有持握盖。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持握环翻转进持握槽内时,通过持握盖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持握环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持握环与外界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住户碰撞到持握环导致持握环损坏的概率,进而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持握环的使用寿命。
[0021]进一步地,所述持握盖远离持握槽的一面设置有持握块。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住户需要滑动持握盖时,可以减少住户手掌与持握盖之间的持握面积和可以增加住户手掌与持握盖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方便住户滑动持握盖。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1、采用了遮雨罩和遮雨板,从而可以起到提高了人脸识别装置的使用性能的作用;
[0025]2、采用了固定杆、底座、固定槽、弹簧、定位块和定位孔,从而可以起到方便住户拆卸遮雨罩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
技术介绍
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4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图4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图4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10、壳体;11、人脸识别摄像头;12、人脸检测显示屏;13、遮雨罩;14、检测孔;15、遮雨板;16、固定杆;17、底座;18、固定槽;19、弹簧;20、定位块;21、定位孔;22、持握环;23、持握槽;24、持握盖;25、持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参照图2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壳体10、人脸识别摄像头11和人脸检测显示屏12,壳体10安装在人脸识别系统翼闸上,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对应壳体10的位置设置有遮雨罩13,遮雨罩13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11和人脸检测显示屏12的一面开设有人脸检测孔14,遮雨罩13对应靠近人脸检测孔14的位置铰接有遮雨板15,遮雨罩13和遮雨板15均为透明材质,遮雨板15与人脸检测孔14呈过盈配合设置,采用遮雨罩13和遮雨板15可以阻挡雨雪直接滴落在人脸识别摄像头11和人脸检测显示屏12上,当住户遇到雨雪天气使用人脸识别装置进出小区时,可将翻转遮雨板15将遮雨板15调整至合适住户的位置,从而可以减少人脸识别装置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无法识别出用户身份的问题的概率,进而提高了人脸识别装置的使用性能。
[0036]参照图3

图6,遮雨罩13与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呈可拆卸方式连接,遮雨罩13靠近人脸识别系统翼闸的一端均布有四个固定杆16,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对应固定杆16的位置设置有四个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壳体(10)、人脸识别摄像头(11)和人脸检测显示屏(12),所述壳体(10)安装在人脸识别系统翼闸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对应壳体(10)的位置设置有遮雨罩(13),所述遮雨罩(13)靠近人脸识别摄像头(11)和人脸检测显示屏(12)的一面开设有人脸检测孔(14),所述遮雨罩(13)对应靠近人脸检测孔(14)的位置铰接有遮雨板(15),所述遮雨板(15)与人脸检测孔(14)呈过盈配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雨罩(13)与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呈可拆卸方式连接,所述遮雨罩(13)靠近人脸识别系统翼闸的一端均布有若干固定杆(16),所述人脸识别系统翼闸对应固定杆(16)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底座(17),所述底座(17)对应固定杆(16)的位置开设有固定槽(18),所述固定杆(16)与固定槽(18)呈间隙配合设置,所述固定杆(16)靠近固定槽(18)的一端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弹簧(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讯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