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博专利>正文

线膛炮身管除铜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77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膛炮身管除铜刷。主要解决现有的擦炮刷淸擦炮管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阴线挂铜无法清除的问题。所述刷体(3)外壁上设有倾斜角度及数量均与炮管阴线一致的弹簧体(4),弹簧体(4)上固定有油石(5)。该线膛炮身管除铜刷提高了清除炮管阴线挂铜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劳动强度。

Copper removal brush for barrel of linear bore gu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膛炮身管除铜刷


[0001]本技术涉及火炮维护保养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适用于火炮线膛炮身管内膛阴线除铜刷。

技术介绍

[0002]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在常规兵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防控警戒、远程压制、高效毁伤,精确打击等重要作用;摧毁敌人地面设施,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火炮身管(以下简称身管)是一根能承受极高压力、高温的厚壁金属管,在发射过程中,管内的高温、高压燃气膨胀做功,为弹丸提供能量及支撑和导向,推动弹丸高速发射出炮口,作为火炮最贵重的部件,一根大口径身管价格一般都在50万元以上。
[0003]火炮身管分两种,内膛有螺旋线为线膛炮,内膛光滑的为滑膛炮。其中线膛炮又分为两种,膛线与火炮身管角度不变的为等齐膛线炮,膛线与火炮身管角度渐变的为混合膛线炮。
[0004]实弹射击时,弹丸在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在炮管内高速运动,弹丸上的铜质弹带挤进并充满炮管阴线,铜质弹带与炮膛剧烈摩擦,加之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形成一层铜膜附着于膛壁,随着射击发数的增加,炮管内壁附着的铜会越积越多,当管壁附着的铜达到一定厚度时,会影响弹丸的正常运动,降低射击精度,甚至造成炮管膨胀,引起膛炸,挂铜会转化为“铜脆”的物质,严重影响身管的使用寿命,炮管内壁的挂铜,必须及时清理。
[0005]炮管挂铜的清理,以往都是用鬃毛刷或者钢丝刷清理,这两种刷子的材质和形状都不适合除铜,淸擦效果不好,挂铜严重时一个炮膛需要一个班的人淸擦半个月甚至时间更长,劳动强度非常大,除铜效率低。目前除铜所用的刷子,还有的用金属丝,将金属丝垂直栽入尼龙圆柱体表面,炮管阴线的沟槽是直角方形,一般深度2毫米、宽度6毫米左右,这种钢丝刷很难清除沟槽里的挂铜,尤其是无法清除阴线沟槽两边的直角的挂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的擦炮刷淸擦炮管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阴线挂铜无法清除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线膛炮身管除铜刷,该线膛炮身管除铜刷提高了清除炮管阴线挂铜的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膛炮身管除铜刷,包括刷体,所述刷体外壁上设有倾斜角度及数量均与炮管阴线一致的弹簧体,弹簧体上固定有油石。
[0008]所述刷体外壁中部设有若干个凸棱,所述弹簧体设置在相邻两个凸棱之间,弹簧体两端分别位于前端盖和后端盖内部,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刷体上。
[0009]所述油石外表面凸出于前端盖和后端盖外表面。
[0010]所述刷体前端侧壁上圆周方向开有数量与炮管阴线一致的径向通孔,所述弹簧体前端折弯后插入径向通孔内,后端位于后端盖与刷体之间。
[0011]所述径向通孔内设有套管,套管与径向通孔过盈配合,弹簧体前端位于套管内。
[0012]所述弹簧体与刷体外壁之间有间隙。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除铜刷沿每条阴线都对应有一条顺着阴线独立清擦的油石,油石可与阴线的底部和两侧相接触,没有死角,从而可以完成对身管阴线底部和两侧挂铜清除。大大提高炮管挂铜的清除效率,经过清擦测试,使用传统炮刷需7个人半个月才能清除的挂铜,改用本除铜刷后7人只需8小时即可完成,清除的效果更干净、彻底。极大的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使用寿命和产品的性能,提高部队的快速反应和作战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等齐膛线除铜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等齐膛线除铜刷的外形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混合膛线除铜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混合膛线除铜刷弹簧片的示意图。
[0018]图中1

前端盖,2

后端盖,3

刷体,4

弹簧体,5

油石,6

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由图1至图4所示,一种线膛炮身管除铜刷,包括刷体3,所述刷体3外壁上设有弹簧体4,弹簧体4的倾斜角度及数量均与炮管阴线一致,弹簧体4上固定有油石5,油石5用胶粘接在弹簧体4上,组成一个弹力油石刷。该除铜刷在推拉力的作用下,弹力油石刷顺着膛线方向往复摩擦,即可将挂铜清除干净。
[0021]该线膛炮身管除铜刷可以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等齐膛线炮身管除铜刷,适用于膛线角度固定的炮管,另一种是混合膛线炮身管除铜刷,适用于膛线角度渐变的炮管。
[0022]如图1、图2为等齐膛线炮身管除铜刷,所述刷体3外壁中部设有若干个凸棱,相邻两个凸棱之间形成一个凹槽,凹槽的数量、角度及宽度与火炮身管阴线一致。刷体3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前端盖1和后端盖2,刷体3与两个端盖的边缘之间有环形间隙。所述弹簧体4设置在凹槽内,此时弹簧体4为弹簧片,弹簧片中部粘接有油石5,组成一个弹力油石刷。弹簧片两端分别位于刷与端盖之间的间隙内,使弹簧片的轴向和径向均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保证弹力油石刷在淸擦阴线凹槽的过程不被卡死。所述油石5外表面凸出于前端盖1和后端盖2外表面,使得擦炮膛时油石可以与炮膛阴线凹槽底部接触。该阴线除铜刷在推拉力的作用下,每个弹力刷的油石顺着膛线方向往复摩擦,直至挂铜清除干净。
[0023]如图3、图4为混合膛线炮身管除铜刷,所述刷体3前端侧壁上圆周方向开有径向通孔,径向通孔的数量与炮管阴线一致。此时弹簧体4为弹簧丝,弹簧丝上固定有油石5,且油石5外表面凸出于后端盖2外表面。弹簧丝前端折弯,折弯角度为100度,可以为油石5提供径向弹力,组成一个弹力油石刷。刷体3前端连接前端盖1,后端连接后端盖2,后端盖2与刷体3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所述弹簧丝前端折弯后插入径向通孔内,后端位于后端盖2与刷体3之间的间隙内,使弹簧丝的轴向和径向均有一定的活动余量,可扭转,这样在擦混合膛线炮膛时,随着通过对除铜刷的推拉操作,每条弹力油石刷随着膛线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完成对混合膛线阴线凹槽的除铜淸擦。从而随着角度变化的阴线进行变化角度,使油石始终与炮膛
阴线凹槽底部接触。所述径向通孔内可以设有套管6,弹簧体4前端位于套管6内,套管6与径向通孔过盈配合,避免除铜刷脱离炮管后弹力油石刷脱落。
[0024]所述等齐膛线炮身管除铜刷、混合膛线炮身管除铜刷中,弹力油石刷可以根据油石的粗细不同制作多个,在使用时,根据炮管挂铜的多少,选用不同粗细的油石刷,采用先粗后细的油石进行除铜淸擦,提高除铜的淸擦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膛炮身管除铜刷,包括刷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3)外壁上设有倾斜角度及数量均与炮管阴线一致的弹簧体(4),弹簧体(4)上固定有油石(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膛炮身管除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3)外壁中部设有若干个凸棱,所述弹簧体(4)设置在相邻两个凸棱之间,弹簧体(4)两端分别位于前端盖(1)和后端盖(2)内部,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2)通过螺纹连接在刷体(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膛炮身管除铜刷,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石(5)外表面凸出于前端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刘博刘鹏王玉祥王伟博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