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540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第一限位圈的外壁套设有第二限位圈,壳体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调节组件,壳体的正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分层取样组件,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连接板,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该装置通过调节组件向下移动第二限位圈,从而收紧第一限位圈,避免在上提壳体时土壤掉落,通过分层取样组件从下至上依次抽出第三限位板,从而使壳体内的土壤依次从壳体的底部沿第一限位圈掉落,便于一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采集和取样,提高采集取样的效率,且便于操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A device for sampling cultivated land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重金属污染土壤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治理时,需要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采样,以根据采样的土壤指定土壤的净化方案,但是现有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采样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一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采样,增加工作量,实用性较低,且在将土壤采样装置抽出土地时,采样装置内的土壤易掉落,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第一限位圈的外壁套设有第二限位圈,壳体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调节组件,壳体的正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分层取样组件,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连接板,连接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
[0005]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座、螺纹杆和压板,安装座与壳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螺纹杆的外壁与安装座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杆的底部延伸至安装座底部,螺纹杆位于安装座底部的一端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外壁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孔,螺纹杆的顶部延伸至连接板的顶部,螺纹杆位于连接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呈开口状设计,所述第二限位圈的内壁直径小于壳体的外壁直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圈的外壁开设有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限位圈的内壁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
[0009]优选的,所述分层取样组件包括第二通槽、限位槽、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第二通槽阵列开设在壳体的正面,限位槽开设在第二通槽的底部内壁,第一限位板的外壁套设在限位槽的内壁,第二限位板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通过螺钉与第二通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板的背面贯穿第二通槽并延伸至壳体内,第三限位板的正面延伸至壳体外。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2]综上所述,该装置通过调节组件向下移动第二限位圈,从而收紧第一限位圈,避免在上提壳体时土壤掉落,通过分层取样组件从下至上依次抽出第三限位板,从而使壳体内的土壤依次从壳体的底部沿第一限位圈掉落,便于一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采集和取样,提高采集取样的效率,且便于操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的第三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的第二通槽和限位槽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壳体;2、第二限位圈;3、第一限位圈;4、调节组件;401、压板;402、安装座;403、螺纹杆;5、推杆;6、连接件;7、连接板;8、分层取样组件;801、第一限位板;802、第二限位板;803、第三限位板;804、第二通槽;805、限位槽;9、第一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3,第一限位圈3的外壁套设有第二限位圈2,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6,连接件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连接板7,连接件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5,壳体1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调节组件4,通过调节组件4向下移动第二限位圈2,从而收紧第一限位圈3,避免在上提壳体1时土壤掉落,调节组件4包括安装座402、螺纹杆403和压板401,安装座402与壳体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螺纹杆403的外壁与安装座402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杆403的底部延伸至安装座402底部,螺纹杆403位于安装座402底部的一端与压板40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调整调节组件4时,通过握把转动螺纹杆403,使螺纹杆403在安装座402顶部开设的第一螺孔内转动,从而带动压板401向下移动,压板401带动第二限位圈2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限位圈2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收紧第一限位圈3。
[0019]进一步的,安装座402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403外壁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孔,螺纹杆403的顶部延伸至连接板7的顶部,螺纹杆403位于连接板7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通过握把便于转动螺纹杆403,方便操作。
[0020]进一步的,壳体1的底部呈开口状设计,便于土壤沿第一限位圈3进入壳体1内,第二限位圈2的内壁直径小于壳体1的外壁直径,避免第二限位圈2和壳体1向下移动进入土壤的过程中,第二限位圈2脱离第一限位圈3,壳体1对第二限位圈2的顶部进行限位,第一限位圈3的外壁开设有环形阵列排布的第一通槽9,第二限位圈2的内壁直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
便于收紧第一限位圈3。
[0021]如图2

3所示,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分层取样组件8,便于一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采集和取样,提高采集取样的效率,且便于操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分层取样组件8包括第二通槽804、限位槽805、第一限位板801、第二限位板802和第三限位板803,第二通槽804阵列开设在壳体1的正面,限位槽805开设在第二通槽804的底部内壁,第一限位板801的外壁套设在限位槽805的内壁,第二限位板802的底部与第一限位板80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802通过螺钉与第二通槽804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三限位板803的背面贯穿第二通槽804并延伸至壳体1内,第三限位板803的正面延伸至壳体1外,通过扳手或螺丝刀等工具拆卸固定第二限位板802与壳体1连接的螺钉,从而使第一限位板801移动至限位槽805内,然后将第三限位板803沿第二通槽804插入壳体1内,通过第三限位板803对壳体1内的土壤进行分层,插入第三限位板803后,先通过调节组件4使第二限位圈2向上移动,便于土壤掉落,然后从下至上依次抽出第三限位板803,从而使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3),第一限位圈(3)的外壁套设有第二限位圈(2),壳体(1)的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调节组件(4),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分层取样组件(8),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6),连接件(6)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连接板(7),连接件(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5);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安装座(402)、螺纹杆(403)和压板(401),安装座(402)与壳体(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螺纹杆(403)的外壁与安装座(402)的顶部螺纹连接,螺纹杆(403)的底部延伸至安装座(402)底部,螺纹杆(403)位于安装座(402)底部的一端与压板(401)的顶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采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02)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403)外壁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孔,螺纹杆(403)的顶部延伸至连接板(7)的顶部,螺纹杆(403)位于连接板(7)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华柴冠群范成五罗沐欣键王丽秦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