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392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包括柜体和盖体,该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通过在柜体内设有液位计,液位计能够对柜体内的液态冷却介质实时监控,在监控到柜体内液态冷却介质容量过低时便会发出信号使补液电磁阀及时向柜体内补液,能够及时保证冷却介质的容量避免容量过低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并且在回水管内设有水温传感器,当水温过高时便会控制流量控制阀增大水流量,保证蒸发的冷却介质能够液化效果达到最佳。佳。佳。

Medium inlet and outlet device of supercomputer liquid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控制
,特别涉及了一种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级计算机(Super computer)是指能够执行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量资料与高速运算的电脑。就超级计算机和普通计算机的组成而言,构成组件基本相同,但在性能和规模方面却有差异。超级计算机主要特点包含两个方面:极大的数据存储容量和极快速的数据处理速度,因此它可以在多种领域进行一些人们或者普通计算机无法进行的工作。
[0003]但由于其内电子元件和设备的热流密度极高,研究表明,超级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部件级热流密度高达100W/cm2,仅比太阳表面热流密度低两个数量级。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达6000℃,而半导体集成部件的结温应低于100℃,一般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由制造商规定的:产业级:0~70℃;民用级:

20~80℃;军用级:

55~125℃。如此高的热流密度,如不采取合理的热控制技术,必将严重影响电子元件和设备的热可靠性。
[0004]目前超级计算机一般采用水冷或水冷加风冷模式。但是,水冷系统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冷却效果也并不佳,目前也出现了代替水冷或水冷加风冷的冷却方式,就是利用冷却介质蒸发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蒸发后的冷却介质上升到液化装置的盖体上遇冷又液化回到液冷柜中,但是工作时间长由于冷却介质蒸发后,柜体内的液态冷却介质容量降低,对服务器的散热效果也有所降低,并且液化装置的温度也不能很好地控制,当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冷却介质的液化效果,所以急需设计一款能够实时监控液位及时补液和控制液化装置温度的的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
[0005]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设计一款能够实时监控冷却介质液位并及时补液和控制液化装置温度的的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
[0007]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包括盖体和与外界容器连通的柜体,柜体内设有服务器和液态冷却介质,服务器浸没于液态冷却介质中,柜体设有一端与之连通的补液管,补液管另一端与外界容器连通,补液管设有补液电磁阀,柜体内侧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用于监控液态冷却介质容量的液位计,液位计与补液电磁阀通讯连接,盖体设有用于液化气态冷却介质的液化装置,液化装置设有与之连通的进水管和回水管,回水管设有水温传感器,进水管设有流量控制阀,水温传感器和流量控制阀通讯连接,通过在柜体内设有液位计,能够实时监控柜体内部冷却介质的容量,当容量不足时液位计便会发出预警控制补液电磁阀及时补液,保证柜体内冷却介质的容量能够充分对服务器进行散热,并在回水管上设有水温传感器,当回水温度过高时,水温传感器便会控制
流量控制阀增大水流量,保证气态的冷却介质能够充分热交换进行液化。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柜体内部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配电箱,配电箱分别与液位计和补液电磁阀电性连接,配电箱分别与水温传感器和流量控制阀电性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柜体内设有安装台,安装台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用于内外物理隔离的航空插,本方案限定了航空插的安装方式。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液化装置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出水口与回水管连通,本方案限定了进水口和进水管的连接方式以及出水口和回水管的连接方式。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柜体上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用于显示介质参数的显示屏,显示屏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介质参数包括冷却介质液位、柜体内气压和回水温度。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该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通过在柜体内设有液位计,液位计能够对柜体内的液态冷却介质实时监控,在监控到柜体内液态冷却介质容量过低时便会发出信号使补液电磁阀及时向柜体内补液,能够及时保证冷却介质的容量避免容量过低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并且在回水管内设有水温传感器,当水温过高时便会控制流量控制阀增大水流量,保证蒸发的冷却介质能够液化效果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的整机背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的图2局部A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的图3局部B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的标号与名称对应如下:1、柜体;2、盖体;101、服务器;102、补液管;103、液位计;104、配电箱;105、安装台;106、航空插;201、液化装置;202、进水管;203、回水管;204、流量控制阀;205、进水口;206、出水口;108、显示屏;213、水温传感器;109、补液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包括与外界容器连通的柜体1和盖体2,外界容器内储存有液态冷煤,在柜体1内设有服务器101和液态冷却介质,服务器101浸没在液态冷却介质中,柜体1内侧固定设有一根竖直的液位计103,液位计103能够对柜体1内的液态冷却介质容量进行实时监控,在柜体1底部设有与之连通的补液管102,补液管102一端连通柜体1内部,另一端与外界储存液态冷却介质的容器连通,储存液态冷却介质的容器压强高于柜体1内的压强,在补液时利用形成的
压强差向柜内补液,该冷却介质优选为冷煤,冷煤的蒸发温度为50℃,当服务器10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使温度达到50℃,此时液态冷煤开始发生汽化转变为气态,补液管102内设有补液电磁阀109,补液电磁阀109与液位计103通讯连接,当液位计103检测到柜体1内液态冷煤容量过低时,此时便会发出信号控制补液电磁阀109打开,利用压强差通过补液管102向柜体1内补液,当柜体1内冷煤容量达到系统所设定的饱和值,此时液位计103控制补液电磁阀109关闭并密封,外界停止向柜体1内补液;因本方案的冷却介质可重复利用,所以在盖体2上设有液化装置201,液化装置201设有进水口205和出水口206,进水口205与进水管202连通,出水口206与回水管203连通,进水管202向液化装置201内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包括盖体(2)和与外界容器连通的柜体(1),所述柜体(1)内设有服务器(101)和液态冷却介质,所述服务器(101)浸没于液态冷却介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设有一端与之连通的补液管(102),所述补液管(102)另一端与外界容器连通,所述补液管(102)设有补液电磁阀(109),所述柜体(1)内侧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用于监控液态冷却介质容量的液位计(103),所述液位计(103)与补液电磁阀(109)通讯连接,所述盖体(2)设有用于液化气态冷却介质的液化装置(201),所述液化装置(201)设有分别与之连通的进水管(202)和回水管(203),所述回水管(203)设有水温传感器(213),所述进水管(202)设有流量控制阀(204),所述水温传感器(213)和流量控制阀(204)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级计算机液冷柜的介质进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内部设有与之固定安装的配电箱(10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乾恒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