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和电池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18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和电池包,旨在解决现有电池端水快换装置体积大、流阻高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连接构件、快换插头和浮动组件,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穿过固定底座上的固定孔与浮动组件相连,浮动组件包括固定外管和浮动内管,固定外管与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浮动内管的至少一部分和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均套设在固定外管中,快换插头与浮动内管相连,设置在浮动内管的外侧壁上的浮动限位构件能够在由固定外管和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共同形成的浮动槽中移动,以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仅通过较短的管路便能够实现吸收水流方向公差的效果。便能够实现吸收水流方向公差的效果。便能够实现吸收水流方向公差的效果。

Battery end water quick change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和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提供一种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和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换电系统水路部分,有严格的稳定性要求,无论是车身端与电池端的插拔还是电池端出水管路连接到电池包内水冷板的结构都需要有足够的容差来吸收位置的偏差或者组装公差。然而,由于电池包上盖板、水快换装置、水管以及水口等零件Z向的累计公差较大,现有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难以仅依靠较短的水管来吸收上述公差,因此,现有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通常包括一段具有多处弯折、且至少两个直角的水管,这就导致水管的总长度远大于电池包的总厚度,此种结构设置方式不仅会导致电池包的成本高,还会导致电池包的体积过大,无法为电动汽车提供长续航性能。
[000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和电池包来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技术问题,即,现有电池端水快换装置体积大、流阻高的问题。
[0005]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端水快换装置,所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连接构件、快换插头和浮动组件,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浮动组件相连,所述浮动组件包括固定外管和浮动内管,所述固定外管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浮动内管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均套设在所述固定外管中,所述快换插头与所述浮动内管相连,所述浮动内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浮动限位构件,所述固定外管和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共同形成浮动槽,所述浮动限位构件能够在所述浮动槽中移动,以使所述浮动内管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外管轴向浮动,所述连接构件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浮动内管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快换插头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三通道。
[0006]在上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外管的远离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沿径向向内延伸以形成倒扣结构,所述倒扣结构、所述固定外管的一部分内侧壁和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固定底座的端面共同形成所述浮动槽。
[0007]在上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动组件还包括弹性波纹管,所述弹性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内管和所述快换插头相连,所述弹性波纹管设置成能够使所述快换插头相对所述固定外管的径向移动,所述弹性波纹管的内部形成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通过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0008]在上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动内管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固定底座的一侧延伸以形成套设在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中的延伸段。
[0009]在上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动内管的延伸段的外侧壁上形成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环形密封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抵接至所述浮动内管和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之间。
[0010]在上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环形密封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形密封槽呈平行设置。
[0011]在上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动组件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性波纹管和所述快换插头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形成有第五通道,所述第三通道通过所述第五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相连通。
[0012]在上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波纹管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直段、弹性波浪段和第二平直段,所述第一平直段与所述浮动内管相连,所述第二平直段与所述连接管相连。
[0013]在上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动内管上设置有第一环形连接槽,所述第一平直段插接至所述第一环形连接槽中;并且/或者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环形连接槽,所述第二平直段插接至所述第二环形连接槽中。
[0014]在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
[001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通过浮动组件的设置达到仅使用较短的水管便能够吸收水流方向公差的目的,进而在保证低流阻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电池包的成本,还能够为电池包内的直插式水管路设置提供解决方案。
[0016]此外,在本技术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倒扣结构能够在组装浮动内管时有效防止浮动内管脱落,以提高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装配效率。
[0017]此外,在本技术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多个环形密封槽和密封圈的共同设置能够有效防止管路内的水溢出,更好地保证其密封性。
[0018]此外,在本技术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弹性波纹管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电池端水快换装置能够吸收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各个方向的公差。
附图说明
[0019]参照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0022]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固定底座;11、密封垫圈;
[0025]2、连接构件;21、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23、第一通道;
[0026]3、快换插头;31、第三通道;32、快换插座;33、快换套管;
[0027]4、浮动组件;41、固定外管;411、浮动槽;412、倒扣结构;42、浮动内管;421、浮动限位构件;422、第二通道;423、延伸段;424、环形密封槽;425、密封圈;426、弧形槽;43、弹性波
纹管;431、第四通道;432、第一平直段;433、弹性波浪段;434、第二平直段;44、连接管;441、第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本技术并不对所述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的具体应用对象和类型作任何限制,其可以用于三元电池包,可以用于锰酸锂电池包,还可以用于钛酸锂电池包,这都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自行设定。这种具体应用对象或具体类型的改变并不偏离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因此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X向”、“Y向”、“Z向”、“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具体而言,“X向”指的是垂直于图2中所示的平面的方向,即水在快换插头中的流动方向,“Z向”指的是图2中所示的平面的竖直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包括固定底座、连接构件、快换插头和浮动组件,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浮动组件相连,所述浮动组件包括固定外管和浮动内管,所述固定外管与所述固定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浮动内管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均套设在所述固定外管中,所述快换插头与所述浮动内管相连,所述浮动内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浮动限位构件,所述固定外管和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共同形成浮动槽,所述浮动限位构件能够在所述浮动槽中移动,以使所述浮动内管能够相对所述固定外管轴向浮动,所述连接构件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道,所述浮动内管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快换插头的内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的第三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管的远离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沿径向向内延伸以形成倒扣结构,所述倒扣结构、所述固定外管的一部分内侧壁和所述连接构件的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固定底座的端面共同形成所述浮动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端水快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还包括弹性波纹管,所述弹性波纹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内管和所述快换插头相连,所述弹性波纹管设置成能够使所述快换插头相对所述固定外管的径向移动,所述弹性波纹管的内部形成有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通过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鹏姜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