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914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端固定有与筒体相连通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对中水进行过滤的网式输送带主体,还包括出料组件以及混合组件;所述出料组件,用于将过滤出的杂质输出,所述出料组件位于所述过滤箱的中部,且所述出料组件贯穿过滤箱设置;所述混合组件,用于使中水与药剂进行充分的混合,所述混合组件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网式输送带主体能对中水进行过滤,同时使得网式输送带主体表面过滤出来的杂质能够进入输料筒的内部,从而通过螺旋输送叶片能将杂质输送出来,实现对杂质的清理,避免杂质堆积在过滤箱的内部不便于取出的情况发生。过滤箱的内部不便于取出的情况发生。过滤箱的内部不便于取出的情况发生。

A reclaimed water reus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水回用
,具体是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在对中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对中水进行过滤,从而去中水内部的杂质,然后向中水的内部添加化学剂使的中水与化学剂进行充分的反应。
[000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229312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的中水回用处理装置,水通过进水口进入至装置的内部,随后水会进入过滤层的内部,由于过滤层的内部为中间高两侧低的结构,且过滤孔位于中间,其形状为半圆形,所以当固定孔对杂质进行过滤后,杂质会储存在过滤层的凹槽处,从而防止固定孔被堵塞。
[0004]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够防止过滤层堵塞,但是不便于对过滤出来的杂质进行清理,长时间使用后,过滤层的内部会堆积大量的杂质,从而会影响过滤层的过滤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现在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端固定有与筒体相连通的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对中水进行过滤的网式输送带主体,所述过滤箱的顶端位于所述网式输送带主体的上方设有便于进料的第一进料口,所述筒体的底端固定便于出料的出料口,还包括出料组件以及混合组件;
[0008]所述出料组件,用于将过滤出的杂质输出,所述出料组件位于所述过滤箱的中部,且所述出料组件贯穿过滤箱设置;
[0009]所述混合组件,用于使中水与药剂进行充分的混合,所述混合组件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组件包括贯穿过滤箱设置的输料筒,所述输料筒的顶端位于过滤箱的内部固定有与输料筒连通的进料筒,所述进料筒的两侧均设有与网式输送带主体相匹配的开口,且两组所述网式输送带主体相互靠近的一端贯穿开口伸入所述进料筒的内部,所述输料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有便于对杂质进行输送的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输料筒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且所述输料筒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便于杂质排出的出口。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组件包括位于筒体内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等距设有多组便
于对中水与药剂进行混合的第一搅拌杆,且所述筒体的顶端位于所述过滤箱的两侧均设有便于药剂进入的第二进料口,所述筒体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的第二电机。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的底端固定有用于对筒体进行支撑的支腿。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杆的表面固定有多组用于增加混合效果的第二搅拌杆。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同一侧的多组第一搅拌杆远离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用于起到刮料作用的刮板,且所述刮板靠近筒体的一侧与筒体的内壁相贴合。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通过设有出料组件,通过网式输送带主体能对中水进行过滤,同时使得网式输送带主体表面过滤出来的杂质能够进入输料筒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一电机、第一转轴、螺旋输送叶片能将杂质输送出来,实现对杂质的清理,避免杂质堆积在过滤箱的内部不便于取出的情况发生,同时本申请中采用网式输送带主体对中水进行过滤,由于网式输送带主体始终处于移动的输送状态,这样在对中水进行过滤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防止网式输送带出现堵塞。
[0017]本技术通过设有混合组件,能对中水与药剂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中水与药剂能混合的更加均匀,提高中水的处理效果,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筒体与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11、筒体;12、过滤箱;13、网式输送带主体;14、输料筒;15、进料筒;16、开口;17、第一电机;18、第一转轴;19、螺旋输送叶片;20、第二电机;21、第二转轴;22、第一搅拌杆;23、第二搅拌杆;24、刮板;25、第一进料口;26、第二进料口;27、出料口;28、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筒体11,所述筒体11的顶端固定有与筒体11相连通的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的内部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对中水进行过滤的网式输送带主体13,具体的,过滤箱12的一侧设有用于带动网式输送带主体13工作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具体阐述,所述过滤箱12的顶端位于所述网式输送带主体13的上方设有便于进料的第一进料口25,所述筒体11的底端固定便于出料的出料口27,具体的,出料口27上设有用于对出料口17进行封堵的阀门,还包括出料组件以及混合组件;
[0024]所述出料组件,用于将过滤出的杂质输出,实现对杂质的清理,避免杂质堆积在过滤箱12的内部不便于取出的情况发生,所述出料组件位于所述过滤箱12的中部,且所述出料组件贯穿过滤箱12设置;
[0025]所述混合组件,用于使中水与药剂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中水与药剂能混合的更
加均匀,提高中水的处理效果,所述混合组件位于所述筒体11的内部。
[0026]所述出料组件包括贯穿过滤箱12设置的输料筒14,所述输料筒14的顶端位于过滤箱12的内部固定有与输料筒14连通的进料筒15,所述进料筒15的两侧均设有与网式输送带主体13相匹配的开口16,且两组所述网式输送带主体13相互靠近的一端贯穿开口16伸入所述进料筒15的内部,所述输料筒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8,所述第一转轴18的表面固定有便于对杂质进行输送的螺旋输送叶片19,所述输料筒14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带动第一转轴18转动的第一电机17,且所述输料筒14远离第一电机17的一端设有便于杂质排出的出口,使用时,通过第一进料口25将中水放入过滤箱12的内部,中水首先落在网式输送带主体13上,通过网式输送带主体13对中水进行过滤,中水中含有的杂质留在网式输送带主体13的上方,由于网式输送带主体13处于移动的输送状态,因此网式输送带主体13上方的杂质能够通过开口16进入进料筒15的内部,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输料筒14的内部,此时启动第一电机17,第一电机17带动第一转轴18转动,第一转轴18带动螺旋输送叶片19转动,从而能够对杂质进行输送,使得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包括筒体(11),所述筒体(11)的顶端固定有与筒体(11)相连通的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的内部对称设有两组用于对中水进行过滤的网式输送带主体(13),所述过滤箱(12)的顶端位于所述网式输送带主体(13)的上方设有便于进料的第一进料口(25),所述筒体(11)的底端固定有便于出料的出料口(2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组件以及混合组件;所述出料组件位于所述过滤箱(12)的中部,且所述出料组件贯穿过滤箱(12)设置;所述混合组件位于所述筒体(1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水回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组件包括贯穿过滤箱(12)设置的输料筒(14),所述输料筒(14)的顶端位于过滤箱(12)的内部固定有与输料筒(14)连通的进料筒(15),所述进料筒(15)的两侧均设有与网式输送带主体(13)相匹配的开口(16),且两组所述网式输送带主体(13)相互靠近的一端贯穿开口(16)伸入所述进料筒(15)的内部,所述输料筒(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8),所述第一转轴(18)的表面固定有便于对杂质进行输送的螺旋输送叶片(19),所述输料筒(14)的一端固定有用于带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兵侯亚平康健贾天聪任晓敏张硕黄博胡进林何朋英张景王尚广刘正应陈朋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锦绣环保科技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