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91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废液的酸性进行中和的中和池、用于降低水的硬度的软化池和用于吸附大分子的吸附池,中和池、软化池和吸附池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废液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中的废液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中的废液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Waste liquid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液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质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解煤的质量和燃烧特性,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煤样进行的化验和测试工作,根据测定项目的不同,煤质分析可以分为常规分析和特种分析两大类,煤炭发热量是指煤炭燃烧放热时发出的能量,煤的发热量又称煤炭大卡,是煤炭在氧弹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根据输入硫、氢、全水分、分析水仪器自动计算出煤的高位发热量、低位发热量及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即煤在空气中大气压条件下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实际上是由实验室中测得的煤的弹筒发热量减去硫酸和硝酸生成热后得到的热量,煤的弹筒发热量是在恒容条件下测得的,所以又叫恒容弹筒发热量,由恒容弹筒发热量折算出来的高位发热量又称为恒容高位发热量,而煤在空气中大气压下燃烧的条件是恒压的,其高位发热量是恒压高位发热量,恒容高位发热量和恒压高位发热量两者之间是有差别的,发热量测定过程中每做一个样需要产生约20mL酸性废液,废液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必须处理达标后排放。
[0003]然而,现有煤质检测的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酸性废液的产生会对环境和检测人员的身体健康均造成危害,酸性废液的净化需要委托专业机构的处理,但委托专业机构处理增加了煤质检测的费用的支出,还会造成废液处理步骤的复杂化;并且,在酸性废液运输至实验室外部的过程中,搬运酸性废液的过程会增加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在搬运过程中装有酸性废液的容器会产生晃动,不断晃动的容器易出现倒落导致酸性废液的流出,增加了检测人员清理倒出废液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液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废液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废液的酸性进行中和的中和池、用于降低水的硬度的软化池和用于吸附大分子的吸附池,中和池、软化池和吸附池依次连通。
[0006]进一步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沉淀池,用于过滤固体颗粒及沉淀物,过滤沉淀池与吸附池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收集桶,用于收集经过处理的废液,收集桶与过滤沉淀池相连通且位于过滤沉淀池的下方。
[0008]进一步地,过滤沉淀池内设置有过滤膜;过滤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多个漏水孔均与收集桶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第一端与收集桶相连通,第一管段的第二端与第二管段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二管段的
第二端套设在过滤沉淀池的底部;第二管段为锥形结构,第二管段的第一端为小径端,第二管段的第二端为大径端。
[0010]进一步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排出管,排出管的第一端与吸附池相连通,过滤沉淀池位于排出管的第二端的下方。
[0011]进一步地,中和池设置在软化池内且与软化池相连接,中和池的开口与软化池相连通。
[0012]进一步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紧固件,中和池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紧固孔,软化池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紧固孔,紧固件插设在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内。
[0013]进一步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架连接且位于第一支撑架的上方;软化池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吸附池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架和支撑板之间。
[0014]进一步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顶盖,顶盖可开合地盖设在吸附池的顶部的开口上。
[0015]本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中和池、软化池和吸附池,三池依次连通,在废液处理过程中,带有酸性的废液先排入中和池进行中和,经过酸性中和的废液具有一定硬度,随后废液进入到软化池中进行软化,降低水的硬度,最后从软化池排出的废液进入吸附池,吸附池对废液中存在的大分子进行吸附,实现对废液的净化。采用该废液处理装置能够将废液处理为达到排放标准的液体,并且,简化了酸性废液的处理步骤,降低了酸性废液的处理成本,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同时,还避免了搬运酸性废液造成液体的流出,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的实施例的正面视角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视角的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的实施例的侧视视角的示意图;
[0020]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的第二连接管和收集桶的示意图;以及
[0021]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的软化池、吸附池、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示意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中和池;20、软化池;21、第一连接管;30、吸附池;40、过滤沉淀池;41、过滤膜;42、漏水孔;50、收集桶;60、第二连接管;61、第一管段;62、第二管段;70、排出管;80、紧固件;90、第一支撑架;91、顶板;92、支撑腿;100、第二支撑架;101、支撑板;110、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2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废液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液处理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5,包括用于对废液的酸性进行中和的中和池10、用于降低水的硬度的软化池20和用于吸附大分子的吸附池30,中和池10、软化池20和吸附池30依次连通。
[0028]本技术的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中和池10、软化池20和吸附池30,三池依次连通,在废液处理过程中,带有酸性的废液先排入中和池10进行中和,经过酸性中和的废液具有一定硬度,随后废液进入到软化池20中进行软化,降低水的硬度,最后从软化池20排出的废液进入吸附池30,吸附池30对废液中存在的大分子进行吸附,实现对废液的净化。采用该废液处理装置能够将废液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废液的酸性进行中和的中和池(10)、用于降低水的硬度的软化池(20)和用于吸附大分子的吸附池(30),所述中和池(10)、所述软化池(20)和所述吸附池(30)依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过滤沉淀池(40),用于过滤固体颗粒及沉淀物,所述过滤沉淀池(40)与所述吸附池(30)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收集桶(50),用于收集经过处理的废液,所述收集桶(50)与所述过滤沉淀池(40)相连通且位于所述过滤沉淀池(40)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沉淀池(40)内设置有过滤膜(41);所述过滤沉淀池(4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42),多个所述漏水孔(42)均与所述收集桶(50)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管(60),包括第一管段(61)和第二管段(62),所述第一管段(61)的第一端与所述收集桶(50)相连通,所述第一管段(6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段(62)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管段(62)的第二端套设在所述过滤沉淀池(40)的底部;所述第二管段(62)为锥形结构,所述第二管段(62)的第一端为小径端,所述第二管段(62)的第二端为大径端。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张晶马杰王波王波浪孙乐雨周仙丽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