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904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矿山机电及矿业安全相关技术领域的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粉尘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主体,发生器主体上设置有制尘腔体和矩阵式产尘器,制尘腔体内开设有粉尘配比腔体、一级承重板、布线腔体、加热腔体、振动腔体、传动腔体、二级承重板;传动腔体内设置有驱动轮、传动轮、摆动轮、平衡箱、主滑轮和防脱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际使用结果表明,机械结构设计合理、电气系统布局得当,振动频率高、动力强劲,多粒径粉尘配比精确、混合均匀,粉尘含水率制备精度高、均匀性好,矩阵式产尘器可实现点线面喷撒且喷速可调,完全能够满足粉尘运移模拟实验对各项实验条件的科学要求,适合推广应用。适合推广应用。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机电及矿业安全相关
,具体是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矿产量的不断提升,依靠于自动化采煤机械的广泛使用,但随之而来的是煤矿采煤工作面的粉尘量也相应增多。煤矿粉尘通常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粗尘直径大于40μm,细尘直径10~40μm,微尘直径0.25~10μm,以及超微粉尘直径小于0.25μm,而粉尘直径小于5μm时称为呼吸性粉尘,大量的粉尘不仅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加健康,沉积于肺部还会引起尘肺病,煤矿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的采煤机割煤、拉架移架、破煤机破煤、转载机转运、胶带运煤等生产环节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粉尘,并会随着井下新鲜风流污染工作面影响作业环境,同时煤矿粉尘浓度达到一定条件时还具有燃烧与爆炸性,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安全隐患巨大,粉尘防治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0003]为了弄清矿井粉尘污染的运移情况和作用机理,需要借助相关实验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实验过程中为了使粉尘的作用效果最佳还原真实的情况,减少实验误差,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粉尘发生器包括发生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器主体(1)包括制尘腔体(2)与矩阵式产尘器(3),所述制尘腔体(2)内设有粉尘配比腔体(4),粉尘配比腔体(4)下方设有一级承重板(202),一级承重板(202)下方设有加热腔体(7),加热腔体(7)的一侧设有布线腔体(5),加热腔体(7)的另一侧设有二级承重板(203),布线腔体(5)的下方设有传动腔体(9),加热腔体(7)内还设有振动腔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尘腔体(2)上设有箱体盖(201)、箱体门(204)、触摸屏(601)与集尘箱(205);所述粉尘配比腔体(4)内安装有一号电磁阀(401)、二号电磁阀(402)、三号电磁阀(403)、单体箱(404)、开关控制器(405)、主控制器(6)和储水箱(16);所述布线腔体(5)内设有粉尘滑道(14)、输水管道(17)、振动电机(22)和振动控制器(19);所述加热腔体(7)内设有水雾电机(15)、水雾控制器(18)、加热丝(701)、拉力弹簧(801)、减振弹簧(702)和摆动橡胶垫(703);所述振动腔体(8)内设有防尘软垫(802)、紧箍圈(803)和四号电磁阀(804);所述传动腔体(9)内设有驱动轮(901)、传动轮(902)、摆动轮(903)、轴承(904)、平衡箱(10)、主滑轮(11)、分滑轮(12)和防脱轨道(13);所述矩阵式产尘器(3)上设有一号产尘电机(301)、二号产尘电机(302)、三号产尘电机(303)、四号产尘电机(304)、产尘控制器一(20)、产尘控制器二(21)、一级颗粒喷嘴(305)、二级颗粒喷嘴(306)、三级颗粒喷嘴(307)和点式颗粒喷嘴(3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尘腔体(2)呈圆柱形结构设计,所述制尘腔体(2)顶端通过铰链与箱体盖(201)转动连接,制尘腔体(2)一侧设有连接的箱体门(204),箱体门(204)贯穿粉尘配比腔体(4)与布线腔体(5),箱体门(204)和箱体盖(201)上均设有把手,所述制尘腔体(2)另一侧、粉尘配比腔体(4)墙壁上镶嵌有触摸屏(601),所述触摸屏(601)与主控制器(6)电性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承重板(202)上设有安装的主控制器(6)与开关控制器(405),所述主控制器(6)内部核心元件采用DSP28335控制芯片,开关控制器(405)内部核心元件采用AT89C51单片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箱(404)内侧底部分别镶嵌有一号电磁阀(401)、二号电磁阀(402)和三号电磁阀(403),一号电磁阀(401)、二号电磁阀(402)和三号电磁阀(403)的控制端口分别与开关控制器(405)的PWM端口电性相连,开关控制器(405)的双向通讯端口与主控制器(6)的双向通讯端口电性相连;所述单体箱(404)的底部均贯穿一级承重板(202)伸入粉尘滑道(14)内,单体箱(404)、粉尘滑道(14)皆呈倒漏斗型结构设计,粉尘滑道(14)底端伸入振动腔体(8)内;所述储水箱(16)固定安装在一级承重板(202)一侧,所述储水箱(16)底端中心处通过输水管道(17)与水雾电机(15)输入端连通,水雾电机(15)固定安装在加热腔体(7)上,水雾电机(15)输出端与水雾喷嘴(23)连通,水雾喷嘴(23)伸入振动腔体(8)内;所述水雾电机(15)采用微型步进电机,水雾电机(15)通过驱动电路二与水雾控制器
(18)电性相连,水雾控制器(18)的双向通讯端口与主控制器(6)的双向通讯端口电性相连,水雾控制器(18)内核心元件采用AT89C51单片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度及喷速可调矩阵式多粒径粉尘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体(7)呈圆柱形结构设计,所述加热腔体(7)内壁上缠绕有加热丝(701),加热丝(701)直接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涂庆毅张贵生常波峰苗彦平马亮杨臻张伟石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