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878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包括灯箱本体和灯箱本体底部的基座,所述灯箱本体的背面下方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灯箱本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管,所述灯管的周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罩,所述灯罩设有三个透光区域,所述灯箱本体的亮度通过该三个透光区域调节;该新型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能够根据需求调整灯箱本体的亮度,满足使用需求,且能够调整照明角度,使光亮在一定区域内照出,使用简单方便,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A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brightness of light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广告灯箱
,尤其涉及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LED广告灯箱不断的闪动结合停留,有效的提高了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提高了广告单位面积利用率,和变换灯箱及滚动灯箱一样广告效果不言而喻。LED广告灯箱集霓虹灯的优点于一身,白天晚上可以不间断的闪动,动静结合引起人们的注意。各种文字、图案有序跳跃、交替辉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满足观者视觉感受,推动广告主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灯箱是通过背面的LED灯珠发光,然后照亮表面的贴膜,从而起到广告宣传效果。但传统的灯箱亮度无法根据环境及时调节,且主要宣传角度和照明区域无法调整,使用不便,不易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需求调整灯箱本体的亮度,满足使用需求,且能够调整照明角度,使光亮在一定区域内照出,使用简单方便的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包括灯箱本体和灯箱本体底部的基座,所述灯箱本体的背面下方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灯箱本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管,所述灯管的周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罩,所述灯罩设有三个透光区域,所述灯箱本体的亮度通过该三个透光区域调节。
[0005]优选的,所述灯箱本体的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灯管设在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灯管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实现上下移动。
[0006]优选的,所述灯箱本体的顶部设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有两个垂直交错的连接杆,所述灯罩通过两个连接杆与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灯罩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实现上下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灯管与灯罩位于同一轴线上。
[0008]优选的,所述灯罩的三个透光区域从上至下依次为哑光部、遮光部与透光部,所述哑光部、遮光部与透光部的透光性从上至下依次增强,单个透光区域的高度大于灯管的长度,所述灯罩向下移动或灯管向上移动均可调整灯箱本体的亮度。
[0009]优选的,所述灯罩在透光部的圆周设有透光缺口,所述透光缺口的长度与透光部的高度一致,所述灯管设在透光部内时,所述透光缺口相对于灯管的位置可调。
[0010]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座的圆周设有啮合齿,所述上固定座的一侧设有啮合齿轮,所述上固定座通过啮合齿与啮合齿轮相配合,所述上固定座的轴心处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第一轴承设在灯箱本体的顶部,所述啮合齿轮的轴心处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轴承设在灯箱本体的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驱动啮合齿轮带动上固定座转动,从而使灯罩旋转。
[0011]优选的,所述灯箱本体的背面还设有过线孔和驱动开关。
[0012]本技术公开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包括灯箱本体和灯箱本体底部的基座,所述灯箱本体的背面下方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灯箱本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管,所述灯管的周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罩,所述灯罩设有三个透光区域,所述灯箱本体的亮度通过该三个透光区域调节;该新型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能够根据需求调整灯箱本体的亮度,满足使用需求,且能够调整照明角度,使光亮在一定区域内照出,使用简单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顶部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中灯罩16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灯箱本体;11、固定座;12、第一电动推杆;13、灯管;14、上固定座;141、啮合齿;142、啮合齿轮;143、连接轴;144、第一轴承;145、连接杆;146、第二轴承;15、电动推杆;16、灯罩;161、哑光部;162、遮光部;163、透光部;164、透光缺口;17、连接杆;18、转动把手;2、基座;3、凹腔;4、控制开关;5、过线孔;6、驱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1]请参照图1

6,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包括灯箱本体1和灯箱本体1底部的基座2,所述灯箱本体1的背面下方设有凹腔3,所述凹腔3内设有控制开关4,所述灯箱本体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管13,所述灯管13的周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罩16,所述灯罩16设有三个透光区域,所述灯箱本体1的亮度通过该三个透光区域调节。
[0022]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灯箱本体1的底部设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2,所述灯管13设在第一电动推杆12的输出端,所述灯管13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2实现上下移动,用于调节灯管13的高度,所述灯箱本体1的顶部设有上固定座14,所述上固定座14的底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15,所述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设有两个垂直交错的连接杆17,所述灯罩16通过两个连接杆17与第二电动推杆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灯罩16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5实现上下移动。
[0023]进一步的,所述灯管13与灯罩16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灯罩16的三个透光区域从上至下依次为哑光部161、遮光部162与透光部163,所述哑光部161、遮光部162与透光部163的透光性从上至下依次增强,哑光部161遮光性强,几乎不透光,遮光部162次之,透光部163正常透光,材质为亚克力或玻璃;单个透光区域的高度大于灯管13的长度,所述灯罩16向下移动或灯管13向上移动均可调整灯箱本体1的亮度。
[002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灯罩16在透光部163的圆周设有透光缺口164,所述透光缺口
164的长度与透光部163的高度一致,所述灯管13设在透光部163内时,所述透光缺口164相对于灯管13的位置可调,所述上固定座14的圆周设有啮合齿141,所述上固定座14的一侧设有啮合齿轮142,所述上固定座14通过啮合齿141与啮合齿轮142相配合,所述上固定座14的轴心处设有连接轴143,所述连接轴143通过第一轴承144设在灯箱本体1的顶部,所述啮合齿轮142的轴心处设有连接杆145,所述连接杆145通过第二轴承146设在灯箱本体1的顶部并向上延伸,所述连接杆145的端部设有转动把手18,所述转动把手18驱动啮合齿轮142带动上固定座14转动,从而使灯罩16旋转。
[0025]当灯管13位于哑光部161内时,此时灯箱本体1的亮度最弱,而灯管13本身的亮度通过透光缺口164照射至灯箱本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包括灯箱本体和灯箱本体底部的基座,所述灯箱本体的背面下方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设有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本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管,所述灯管的周围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灯罩,所述灯罩设有三个透光区域,所述灯箱本体的亮度通过该三个透光区域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本体的底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灯管设在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灯管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实现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箱本体的顶部设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的底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有两个垂直交错的连接杆,所述灯罩通过两个连接杆与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灯罩通过第二电动推杆实现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与灯罩位于同一轴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调整灯箱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京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柏盛名匠标识制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