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428707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提供的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科室当前进行CT影像扫描患者对应的基础信息;获取该患者对应拍摄的CT影像,并进行初步解析,提取该CT影像对应的各扫描参数和各采集参数;对CT影像的基准参数进行采集;基于采集的各信息进行CT影像质量分析模型搭建;对该CT影像对应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和深度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病患拍摄CT影像进行多维度的影像质量参数采集与分析,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对医学影像质量分析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问题,提高了病患拍摄CT影像质量分析的精准性,进而大幅度降低了医生对病患病情诊断的误判率。患病情诊断的误判率。患病情诊断的误判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影像医学质量
,涉及到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医学影像技术也变的愈发成熟,CT、MRI、PET等影像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和在临床广泛应用,为医生窥测人体内部脏器、组织等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0003]CT影像设备拍摄的医学影像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医生对就诊病患的病情分析,进而决定了医生对就诊病患的的病情诊治效果,由此可见,对影像进行质量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对病患拍摄的医学影像进行质量分析主要集中于对病患拍摄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进行分析,很显然,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反映了医学影像的质量情况,但是医学影像的质量存在多种影像因素,如操作人员的拍摄技术问题、影像后续的处理问题等,因此,当前对医学影像质量分析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无法提高对医学影像质量分析的精准性,进而无法有效的降低医生对病患病情诊断的误判率,同时当前对医学影像质量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病患基础信息获取:获取目标科室当前进行CT影像扫描患者对应的电子病例,从该电子病例中提取该患者对应的基础信息,其中,该患者对应的基础信息具体为该患者对应的预设检测部位和预设检测病灶类型;第二步、CT影像提取及初步解析:当该患者完成CT影像拍摄后,获取该患者对应的CT影像,基于该患者对应的CT影像,从中提取出该CT影像对应的各扫描参数和各采集参数;第三步、CT影像基准参数采集:基于该CT影像对应的各采集参数,从中提取出该CT影像对应的扫描层面数目,进而将该CT影像分割为各层面区域,将各层面区域依次编号为1,2,...i,...n,将各层面区域中显示的影像导入影像基准参数提取模型中,提取各层面区域中显示影像对应的各基准参数;第四步、CT影像质量分析模型搭建:基于该患者对应的基础信息、该CT影像对应的各扫描参数、各采集参数和各层面区域中显示影像对应的各基准参数,搭建CT影像质量分析模型;第五步、CT影像质量初步分析:将该CT影像对应的各扫描参数、各采集参数和该CT影像各层面区域中显示影像对应的各基准参数代入CT影像质量分析模型中,对该CT影像质量进行初步分析,得到该CT影像对应的综合质量指数;第六步、CT影像质量深度分析:基于该CT影像对应的综合质量指数,将该CT影像对应的综合质量指数与预设的CT影像对应的标准质量指数进行对比,若该CT影像对应的综合质量指数小于预设的CT影像对应的标准质量指数,则将该CT影像记为质量不合格影像,并对质量不合格影像进行分析,若该CT影像对应的综合质量指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CT影像对应的标准质量指数,则将该CT影像记为质量合格影像;第七步、CT影像质量分析结果反馈:当该CT影像为质量不合格影像时,将该质量不合格影像对应的质量异常因素和各质量异常因素对应的处理措施发送至目标科室设备调控管理人员,进行影像采集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T影像对应的各扫描参数具体包括该CT影像对应的球管电压、球管电流、曝光时长和拍摄方位参数;该CT影像对应的各采集参数具体包括该CT影像对应的扫描层面数目和该CT影像各扫描层面对应的厚度,其中,该CT影像对应的拍摄方位参数为拍摄倾斜角、拍摄窗宽和拍摄窗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层面区域中显示影像对应的各基准参数具体表示为各层面区域中显示影像对应的噪声值、对比度、锐利度、分辨率、可见度和伪影参数,其中,伪影参数包括伪影状态和伪影类型,伪影类型包含设备伪影、金属伪影和人员运动伪影。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T影像质量分析模型搭建的具体搭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从该患者对应的基础信息中提取该患者对应的预设检测部位和预设检测病灶类型,基于该患者对应的预设检测部位和预设病灶类型,从影像检测数据库中提取该患者对应的各标准扫描参数和各标准采集参数;将该患者对应的各标准扫描参数作为第一影像辅助质量因子,将该患者对应的各标准采集参数作为第二影像辅助质量因子,同时从影像检测数据库中提取CT影像对应的各标准
基准参数,将CT影像对应的各标准基准参数作为主体影像质量因子,根据第一影像辅助质量因子和第二影像辅助质量因子,构建影像质量辅助分析模型,将各主体影像质量因子构建影像质量主体分析模型,将影像质量主体分析模型和影像质量辅助分析模型进行整合,生成CT影像质量分析模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医学质量分析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该CT影像对应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具体包括对该CT影像对应的扫描参数、采集参数和该CT影像各层面区域中显示影像对应的各基准参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该CT影像对应的各扫描参数,将CT影像对应的各扫描参数与影像质量辅助分析模型中第一影像辅助质量因子进行对比,统计该CT影像扫描参数综合合格指数,并记为β1;获取该CT影像对应的各采集参数,将该CT影像对应的各采集参数与影像质量辅助分析模型中第二影像辅助质量因子进行对比,统计该CT影像采集参数综合合格指数,并记为β2;获取该CT影像各层面区域中显示影像对应的各基准参数,将各层面区域中显示影像对应的各基准参数与影像质量主体分析模型中的主体影像质量因子进行对比,统计该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祥刘永光贾桂静高恒元邝炎辉龚静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