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705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包括进水总管、水箱、水泵系统和出水管,所述进水总管通过第一进水支管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系统,所述进水总管上还设置有透平装置,所述透平装置的末端连接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与逆变器相连,所述逆变器分别与智能控制柜和电网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来水水源能量浪费。免来水水源能量浪费。免来水水源能量浪费。

An energy-saving superimposed water suppl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给排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二次供水给水设备,一般分两种情况,来水水源直接储存到水箱,水泵从水箱取水加压供给用户,这种方式来水水源能量完全释放、未能充分利用,来水动能完全释放浪费;同时来水水源对水箱不断的冲击、水溅射以及水流声噪音大,对设备寿命和环境影响较大。第二种情况,来水水源直接连接水泵加压供水,来水水源能量过大,富余能量未能很好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能够避免来水水源能量浪费。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包括进水总管、水箱、水泵系统和出水管,所述进水总管通过第一进水支管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系统,所述进水总管上还设置有透平装置,所述透平装置的末端连接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与逆变器相连,所述逆变器分别与智能控制柜和电网相连。
[0005]所述进水总管还通过第二进水支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第二进水支管连接在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和水泵系统之间。
[0006]所述第一进水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智能控制柜相连。
[0007]所述第二进水支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与所述智能控制柜相连。
[0008]所述水泵系统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二进水支管连接在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水泵系统之间。
[0009]所述出水管的末端与加压水管相连,所述加压水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智能控制柜相连。
[0010]所述水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组件、水泵和出水组件,所述水泵与所述智能控制柜相连。
[0011]有益效果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进水管设置透平装置,将来水水源能量流体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并进一步转换成电能,并通过逆变器将电能整频输送到控制柜,控制柜将收集的电能向给水设备控制阀、水泵、检测元件等进行供电,同时将富余电能输送到电网。通过该方式简单,可靠,有效收集来水水源能量,同时可以减少来水水源对水箱和给水设备的影响,具有节能
环保。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总管1、水泵系统2、出水管3、智能控制柜4。所述进水总管1可以通过第一进水支管5与水箱6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进水总管1还通过第二进水支管7与出水管3连接,所述水箱6的出水口与出水管3,出水管3上设置有水泵系统2,出水管3的末端设置有加压出水管9;所述进水总管1和加压出水管9上均设置有检测仪表件;
[0017]进水总管1上设置有透平装置10,透平装置10的末端连接发电机11,所述发电机11与逆变器12相连,逆变器12分别与智能控制柜4和电网14相连。所述第一进水支管5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5,第二进水支管7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6,所述第一控制阀15和第二控制阀16均与所述智能控制柜4相连。本实施方式中的水箱6内包括水箱附件、通气、溢流、排水设施和液位检测等。
[0018]水泵系统2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组件、水泵和出水组件,所述水泵系统2进水端分两路,分别为第二进水支管7和水箱6的出水端连接,其中,所述水泵与智能控制柜4相连。
[0019]加压出水管9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且压力传感器13与智能控制柜4相连。
[0020]智能控制柜4可以将收集到的电能分别向进水总管1上的检测仪表件、水泵、加压出水管9上的检测仪表件供电,实现供电、数据采集、联锁保护和控制功能。
[0021]其工作原理如下:
[0022]当来水水源压力充足时,来水经过透平装置10,由于来水本身具有动能,冲击透平装置10中的旋转轴转动,将流体动能转换成机械能,旋转轴转动在发电机11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能,进一步将电能通过逆变器12输出至智能控制柜4,多余的电能可以输出至电网14,这样完成来水水源能量收集过程。
[0023]当来水水源压力不足但稳定、且流量满足情况时,通过第二进水支管7与水泵系统2直连,来水水源经过水泵系统2直接叠压,达到出水恒定压力,满足用户。该过程在水源压力基础上差多少,叠压补多少,实现节能叠压供水。另外,多余水量可以通过第一进水支管5进入水箱6,从而在水箱6内存储水。该过程中,由于水箱6出水口和水泵系统2之间设置有单向阀8,且第二进水支管7位于单向阀8与水泵系统2之间,因此可以防止水流通过出水管3从水箱出水口进入水箱6的问题发生。
[0024]在白天或夜间用水低峰期时,来水水源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来水水源直通水泵系统2叠压供水线路关闭,即关闭第二进水支管7,来水水源通过第一进水支管5给水箱6供
水,设备采用水泵系统2抽取水箱6的方式进行供水,避开高峰期,达到稳定用户供水并减轻来水水源供水压力的作用。
[0025]由此可见,本实施方式为了合理利用来水水源能量,来水水源经透平装置,将来水水源动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透平装置的旋转部件转动,切割磁力线感应发电产生电能。发电机将收集电动输出到逆变器,经逆变器整频,达到工业用电频率,输送到智能控制柜,智能控制柜将收集电能输送到供水设备用电处,满足用电要求。另外将收集多余电能可输送到电网,达到节约能源和环保。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同样涉及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如图2所示,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没有第二进水支管,即进水总管不与水泵系统相连。其来水水源进入进水总管1后直接进入水箱6,再由水箱6出口经过水泵系统2送入用户。该实施方式中,来水水源经透平装置10,将来水水源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并通过发电装置11将机械能转换成电动,通过逆变器12输出至智能控制柜4,智能控制柜4将收集电能输送到供水设备用电。来水水源经过透平装置,直接给水箱供水,一方面来水水源能量被收集和就地利用,另一方面降低来水水源对水箱冲击和避免能量完全释放,水泵系统直接从水箱取水,加压变频供水,供向用户。
[0027]不难发现,本技术通过在进水管设置透平装置,将来水水源能量流体动能转换成机械能,并进一步转换成电能,并通过逆变器将电能整频输送到控制柜,控制柜将收集的电能向给水设备控制阀、水泵、检测元件等进行供电,同时将富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叠压给水设备,包括进水总管、水箱、水泵系统和出水管,所述进水总管通过第一进水支管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相连;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上还设置有透平装置,所述透平装置的末端连接发电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与逆变器相连,所述逆变器分别与智能控制柜和电网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还通过第二进水支管与所述出水管相连,所述第二进水支管连接在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和水泵系统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叠压给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智能控制柜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学聪冯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