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700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内管、球囊、阶梯状外管以及接头,所述阶梯状外管安装在接头右端且延伸至接头内部,所述阶梯状外管内部设有内管,所述内管左端穿过阶梯状外管且延伸至接头内部,球囊固定连接在阶梯状外管右端,所述球囊的左端与阶梯状外管连通,球囊的右端与内管环形外端的右部连通,所述球囊由球囊近端、球囊远端和球囊中端组成,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关于球囊中端的中心对称分布,球囊中端相对于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向内凹陷。本球囊扩张导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对球囊扩张导管的结构优化设计,可以使得气囊均匀膨胀扩充人工瓣膜,使其完全贴紧瓣膜表面,提高瓣膜贴壁性。提高瓣膜贴壁性。提高瓣膜贴壁性。

Balloon dilating cath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是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现有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以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和主动脉瓣膜球囊成形术(PBAV)中,利用球囊导管直接扩张病变位置的主动脉瓣膜达到,达到治疗效果。
[0003]现有的瓣膜置换术中人工瓣膜,其中自膨式瓣膜在手术过程中会出现释放后的人工瓣膜无法贴紧在瓣膜上,会出现人工瓣膜瓣周漏情况,对心脏负荷大,严重时会引发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通过对球囊扩张导管的结构优化设计,可以使得气囊均匀膨胀扩充人工瓣膜,使其完全贴紧瓣膜表面,提高瓣膜贴壁性。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内管、球囊、阶梯状外管以及接头,所述阶梯状外管安装在接头右端且延伸至接头内部,所述阶梯状外管内部设有内管,所述内管左端穿过阶梯状外管且延伸至接头内部,球囊固定连接在阶梯状外管右端,所述球囊的左端与阶梯状外管连通,球囊的右端与内管环形外端的右部连通,所述球囊由球囊近端、球囊远端和球囊中端组成,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关于球囊中端的中心对称分布,球囊中端相对于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向内凹陷。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接头沿着阶梯状外管向球囊内部注入充盈液时,球囊中的球囊近端、球囊远端和球囊中端均匀膨胀,由于球囊中端相对于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向内凹陷,注入充盈液时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先膨胀,通过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的膨胀先固定球囊,避免球囊中端在膨胀过程中偏向某个位置,然后球囊中端在持续充盈中均匀膨胀扩张,使其完全贴紧瓣膜表面,提高瓣膜贴壁性。抽出球囊内部的充盈液时,球囊进行收缩。
[0007]优选的,所述内管环形外端固定有两个示标,两个所述示标均设在球囊内部,示标用于标示球囊的工作状态,方便操作者观察。
[0008]优选的,所述阶梯状外管包括细管以及粗管,所述粗管固定在细管左端,所述细管右端与球囊固定连接,所述粗管左端延伸至接头内部,细管以及粗管的设计便于阶梯状外管与球囊的连接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接头包括导丝穿管以及倾斜注液管,所述导丝穿管上端固定倾斜注液管,所述导丝穿管与内管内部相通,所述倾斜注液管与阶梯状外管内部相通,导丝穿过导丝穿管,抽入有充盈液的注射管与倾斜注液管连接,并向倾斜注液管内注入充盈液,使充盈
液沿着阶梯状外管进入到球囊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接头内部左壁固定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安装在内管环形外端,密封件便于对接头以及内管之间的空隙进行密封,避免从接头中注入的充盈液从接头以及内管之间的空隙中排出。
[0011]优选的,所述接头环形内壁右部位置设有密封垫圈,且密封垫圈安装在阶梯状外管环形外端,密封垫圈便于对接头与阶梯状外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避免充盈液泄漏。
[0012]优选的,所述内管内部为空心结构,中空的内管套穿在导丝上,并沿着导丝进行移动。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球囊扩张导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对球囊扩张导管的结构优化设计,可以使得气囊均匀膨胀扩充人工瓣膜,使其完全贴紧瓣膜表面,提高瓣膜贴壁性。实际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接头沿着阶梯状外管向球囊内部注入充盈液时,球囊中的球囊近端、球囊远端和球囊中端均匀膨胀,由于球囊中端相对于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向内凹陷,注入充盈液时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先膨胀,通过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的膨胀先固定球囊,避免球囊中端在膨胀过程中偏向某个位置,然后球囊中端在持续充盈中均匀膨胀扩张,使其完全贴紧瓣膜表面,提高瓣膜贴壁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内管、球囊、示标的安装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球囊完全充盈时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阶梯状外、密封件、接头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0018]图中:1、内管;2、球囊;21、球囊近端;22、球囊远端;23、球囊中端;3、阶梯状外管;4、密封件;5、接头;6、示标;31、细管;32、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实施例:一种球囊扩张导管。
[0021]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内管1、球囊2、阶梯状外管3以及接头5,所述阶梯状外管3安装在接头5右端且延伸至接头5内部,所述阶梯状外管3内部设有内管1,所述内管1左端穿过阶梯状外管3且延伸至接头5内部,球囊2固定连接在阶梯状外管3右端,所述球囊2的左端与阶梯状外管3连通,球囊2的右端与内管1环形外端的右部连通,所述内管1环形外端固定有两个示标6,两个所述示标6均设在球囊2内部,示标6用于标示球囊2的工作状态,方便操作者观察,所述球,2由球囊近端21、球囊远端22和球囊中端23组成,球囊近端21和球囊远端关22于球囊中端23的中心对称分布,球囊中端23相对于球囊近端21和球囊远端22向内凹陷,实际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接头5沿着阶梯状外管3向球囊2内部注入
充盈液时,球囊2中的球囊近端21、球囊远端22和球囊中端23均匀膨胀,由于球囊中端23相对于球囊近端21和球囊远端22向内凹陷,注入充盈液时球囊近端21和球囊远端22先膨胀,通过球囊近端21和球囊远端22的膨胀先固定球囊2,避免球囊中端23在膨胀过程中偏向某个位置,然后球囊中端23在持续充盈中均匀膨胀扩张,使其完全贴紧瓣膜表面,提高瓣膜贴壁性。抽出球囊2内部的充盈液时,球囊2进行收缩。
[0022]参照图2所示,所述阶梯状外管3包括细管31以及粗管32,所述粗管32固定在细管31左端,所述细管31右端与球囊2固定连接,所述粗管32左端延伸至接头5内部,细管31以及粗管32的设计便于阶梯状外管3与球囊2的连接固定。
[0023]参照图4所示,接头5包括导丝穿管以及倾斜注液管,所述导丝穿管上端固定倾斜注液管,所述导丝穿管与内管1内部相通,所述倾斜注液管与阶梯状外管3内部相通,导丝穿过导丝穿管,抽入有充盈液的注射管与倾斜注液管连接,并向倾斜注液管内注入充盈液,使充盈液沿着阶梯状外管3进入到球囊2内部,内管1内部为空心结构,中空的内管1套穿在导丝上,并沿着导丝进行移动。
[0024]参照图4所示,接头5内部左壁固定密封件4,所述密封件4安装在内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内管、球囊、阶梯状外管以及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外管安装在接头右端且延伸至接头内部,所述阶梯状外管内部设有内管,所述内管左端穿过阶梯状外管且延伸至接头内部,球囊固定连接在阶梯状外管右端,所述球囊的左端与阶梯状外管连通,球囊的右端与内管环形外端的右部连通,所述球囊由球囊近端、球囊远端和球囊中端组成,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关于球囊中端的中心对称分布,球囊中端相对于球囊近端和球囊远端向内凹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环形外端固定有两个示标,两个所述示标均设在球囊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外管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