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643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振动从电线向端子配件传播的线束。该线束具备:电线(We)和组装于电线(We)的末端的连接器(1),连接器(1)具备:端子配件(10),其直接或间接地与电线(We)的末端电连接;绝缘性的壳体(20),其在将电线(We)及端子配件(10)容纳于内侧的容纳室(20c)的同时使电线(We)从容纳室(20c)的引出口(20d)向外侧引出;密封部件(43),其填埋容纳室(20c)的内周壁与电线(We)之间的间隙;以及电线保持件(60),其在容纳室(20c)中保持电线(We),壳体(20)具有保持电线保持件(60)的保持部(20g)。保持部(20g)。保持部(20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线束中,已知这样一种线束,其被构成为在电线的末端组装有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的电线。在该连接器中,端子配件在壳体中与电线的末端电连接,并且该电线被引出至壳体之外。在线束中,使该连接器与端子台或配对侧连接器嵌合连接,随之,使端子配件与端子台等的配对侧端子配件嵌合连接,或将端子配件螺纹固定于配对侧端子配件。关于这种线束,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至3中公开。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107152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

192359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

4155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然而,在线束中,在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情况下,由于端子台等设置于车身侧的电气设备等,因此若由于行驶时的路面输入、加减速而对从连接器引出的电线的引出部分施加力,则伴随该力的电线的晃动可能会作为振动向端子配件侧传播。并且,在该线束中,当伴随该电线的晃动的振动传递到端子配件时,嵌合连接状态的端子配件与配对侧端子配件之间的接点处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在其相互间的通电性能有可能产生偏差。另外,在该线束中,当伴随着电线的晃动的振动传递到端子配件时,有可能对螺纹固定状态的端子配件和配对侧端子配件施加过载荷。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振动从电线向端子配件传播的线束。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电线;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组装于所述电线的末端,所述连接器具备: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电线的所述末端电连接;绝缘性的壳体,所述绝缘性的壳体在将所述电线以及所述端子配件容纳于内侧的容纳室的同时使所述电线从所述容纳室的引出口向外侧引出;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填埋所述容纳室的内周壁与所述电线之间的间隙;以及电线保持件,所述电线保持件在所述容纳室中保持所述电线,所述壳体具有保持所述电线保持件的保持部。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束即使在车辆行驶时在电线的引出部分发生的晃动作为振动传递到连接器,也能够利用电线保持件和保持部来抑制该振动向端子配件传播。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立体图。
[0016]图2是从屏蔽罩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立体图。
[0017]图3是图1的X

X线剖视图。
[0018]图4是将实施方式的线束部分散开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5是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6是从其他角度观察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7是表示第一电线保持件的立体图。
[0022]图8是第一电线保持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9是表示屏蔽罩的立体图。
[0024]图10是屏蔽罩的分解立体图。
[0025]图11是表示第二电线保持件的立体图。
[0026]图12是第二电线保持件的分解立体图。
[0027]符号说明
[0028]1 连接器
[0029]10 端子配件
[0030]20 壳体
[0031]20c 容纳室
[0032]20d 引出口
[0033]20g 保持部
[0034]21 壳体主体
[0035]21a 第一空间部
[0036]21b 第一开口部
[0037]22 罩部件
[0038]22a 第二空间部
[0039]22b 第二开口部
[0040]24 罩锁定机构(锁定机构)
[0041]30 屏蔽罩
[0042]43 端子侧密封部件(密封部件)
[0043]60 第一电线保持件(电线保持件)
[0044]60b 肋
[0045]61 第一电线保持部件
[0046]62 第二电线保持部件
[0047]We 电线
[0048]WH 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束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0050][实施方式][0051]基于图1至图12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束的1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52]图1至图4的附图标记WH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线束。该线束WH是所谓的带连接器的电线,具备电线We和组装于该电线We的末端的连接器1。此处所示的线束WH具备电极的数量为多个的连接器1,且具备与该电极的数量对应的根数的电线We。在该示例中,该线束WH具备2根电线We和电极数为2个的连接器1。
[0053]连接器1通过从末端插入嵌合于配对侧嵌合部(省略图示)而与配对侧端子配件(省略图示)电连接。例如,此处所示的连接器1构成为使后述的壳体20的嵌合部20a插入嵌合于具有内周壁面的孔状的配对侧嵌合部的内侧。该连接器1使嵌合部20a相对于该孔状的配对侧嵌合部沿着该配对侧嵌合部的孔轴方向插拔。配对侧嵌合部例如形成为与孔轴方向正交的正交截面呈矩形。另外,配对侧嵌合部也可以形成为筒状,并使嵌合部20a插入嵌合于其内侧的空间。
[0054]例如,该连接器1通过与配对侧设备(省略图示)的配对侧端子配件电连接,从而使该配对侧设备与电线We的目标设备(省略图示)之间电连接。该配对侧设备具备金属制的框体,将在该框体的壁体形成的贯通孔用作配对侧嵌合部。另外,该配对侧设备在该框体的内部具备端子台或配对侧连接器。配对侧端子配件是该端子台或配对侧连接器所具有的部件。因此,连接器1的嵌合部20a插入嵌合于配对侧嵌合部的内侧,在框体的内部与端子台或配对侧连接器的配对侧端子配件电连接。
[0055]以下,在没有特别说明地仅记载为插入方向的情况下,该插入方向表示连接器1的嵌合部20a相对于配对侧嵌合部的插入方向。另外,在没有特别说明地仅记载为拔出方向的情况下,该拔出方向表示连接器1的嵌合部20a相对于配对侧嵌合部的拔出方向。另外,在没有特别说明而仅记为插拔方向的情况下,该插拔方向表示连接器1的嵌合部20a相对于配对侧嵌合部的插拔方向。
[0056]该连接器1具备端子配件10、将电线We及端子配件10容纳的绝缘性的壳体20及用于实现噪声降低的导电性的屏蔽罩30(图1、图3及图4)。
[0057]端子配件10由金属等导电性材料形成。例如,该端子配件10通过对作为母材的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切断加工等冲压成型而形成为规定形状。
[0058]该端子配件10具有与配对侧端子配件的配对侧端子连接部物理连接且电连接的端子连接部11(图1、图3和图4)。例如,端子连接部11和配对侧端子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其特征在于,具备:电线;以及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组装于所述电线的末端,所述连接器具备:端子配件,所述端子配件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电线的所述末端电连接;绝缘性的壳体,所述绝缘性的壳体在将所述电线和所述端子配件容纳于内侧的容纳室的同时使所述电线从所述容纳室的引出口向外侧引出;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填埋所述容纳室的内周壁与所述电线之间的间隙;以及电线保持件,所述电线保持件在所述容纳室中保持所述电线,所述壳体具有保持所述电线保持件的保持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保持件具有突起状的肋,所述肋对所述电线的外周面作用按压力,并通过该按压力产生对所述电线的保持力。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保持件配置于比所述密封部件靠所述端子配件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所述壳体主体设置有容纳所述电线及所述端子配件的第一空间部和使所述电线及所述端子配件插入于所述第一空间部的第一开口部;罩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祐也竹下祐平町田健吾杉山大介岩部真明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