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一种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863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它包括:步骤一、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振幅谱系数a;步骤二、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能量衰减斜率b;步骤三、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相关度系数c;步骤四、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信噪比SNR;步骤五、计算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地震勘探中反射地震资料处理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 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介质具有粘弹性,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能量的吸收衰 减,表现为地震波振幅变弱,同相轴变粗,进而会导致地震成果数据的分辨率 严重降低,极大限制了地震成果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使用范围。针对地震 成果数据面临的能量吸收衰减问题,已发展了很多吸收补偿方法,比如反Q滤 波法、Q偏移法等,通过这些吸收补偿方法,可以对地震成果数据进行一定程 度的吸收补偿处理,但经过该处理后的地震成果数据的吸收补偿是否合理,目 前多通过剖面对比与频谱分析等常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评价,现有方法选用的 评价指标单一,评价结果易受信噪比、时窗选取范围等外部因素干扰,具有较 强不稳定性,当前针对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能够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的方法较 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这种 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法评价指标单一、结 果不稳定,无法对地震成果数据的吸收补偿进行多因素综合、定量分析评价的 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地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 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
[0005]步骤一、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振幅谱系数a;
[0006]对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前后的同一时窗作归一化振幅频谱分析,基于频 谱形态、高低频展布特征、主频与带宽信息,从频谱的角度去判定吸收补偿的 合理性,a为主频移动值f与带宽band的乘积,即a=f
×
band,f是地震成果数 据吸收补偿前后主频移动值,band是吸收补偿后的带宽,band为振幅谱纵坐标 为0.2时的高频与低频差值;
[0007]步骤二、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能量衰减斜率b;
[0008]对地震道从浅至深采用广义S变换作时频分析,时频谱横向上分析高频能 量的补偿情况,纵向上分析中深层能量的恢复情况,b定义为能量衰减斜率,定 义地震道长度为T秒,采样间隔为sam,则采样点数n=T/sam,对于某地震道第 u个采样点,u∈[0,n),它的时间深度表示为t
u
=u
×
sam,它对应的能量衰减斜率表 示为该采样点对应的时频谱主频F
u
与后一个相邻采样点对应的时频谱主频F
u+1
之差,记为b
u
=F
u+1

F
u
,则该地震道的能量衰减斜率表示为地震数据无吸收衰减时b=1,完全吸收衰减时b=0, 欠补偿时为负值,其他情况取正值;
[0009]步骤三、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相关度系数c;
[0010]统计地震成果数据浅层的主频为f
main
,利用主频为f
main
的雷克子波生成人工 合成
地震记录,将吸收补偿后的地震成果数据与该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作互相关 计算,求取相关度系数,记为c;
[0011]步骤四、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信噪比SNR;
[0012]假设信噪比计算时窗表示为[w
ij
]M
×
N
,在该时窗内共有N道地震数据,每道 地震数据有M个地震采样点,i∈M,j∈N,w
ij
表示第j道上的第i点对应的振 幅数值,因为地震数据具有同相性,且噪音是随机的,设有效信号表示为signal, 噪音表示为noise,则有
[0013]w
ij
=signal
ij
+noise
ij
[0014][0015]有效信号signal
i
是N道地震道水平叠加的结果,于是N道有效信号的总能 量表示为:
[0016][0017]N道信号的总能量表示为
[0018][0019]并有E=E
signal
+E
noise
[0020]由此得到信噪比SNR为
[0021][0022]步骤五、计算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评价值ε,通过评价值ε的大小,评价 吸收补偿的合理性,若ε<0时,表示吸收补偿为欠补偿,存在补偿不足情况, 当0<ε<0.5时,表示吸收补偿为过补偿,存在补偿过度情况,当ε>0.5或等于 0.5时,表示吸收补偿为合理的;
[0023]ε值的计算方法:将步骤一到四计算得到的a,b,c与SNR值代入下面的吸收 补偿评价值计算公式
[0024]ε=SNR
×
(0.3a+0.4abs(b)+0.3c)/max(a,b,c)
×
sign(b)
[0025]其中,abs(b)是求取b的绝对值运算,max(a,b,c)是求取a,b,c中最大的绝对 值,sign(b)是取符号运算,如果b是负数,则sign(b)=

1,否则sign(b)=1。
[002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以地震成果数据信噪比值为背景值,考虑地震成果数据成像品质 的影响,从振幅谱、时频谱与相关系数等不同角度,多因素综合、定量判定吸 收补偿的合理性。
[0028]2.本专利技术吸收补偿评价值计算简单,可以快速应用于叠后成果数据吸收补 偿的定量分析评价。
[0029]3.本专利技术为吸收补偿处理效果是否理想提供参考依据,为地震处理的参数 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评价手段。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原始地震成果数据与采用反Q滤波处理后,不同的吸收补偿处理数 据图,图1中,(1)为原始地震成果数据,对(1)采用反Q滤波,不同的Q场 得到了(2)、(3)与(4)三种不同的吸收补偿处理数据。
[0031]图2图1中4种数据分别对应的时频图。
[0032]图3图1中4种数据分别对应的归一化振幅频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34]这种地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
[0035]步骤一、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振幅谱系数a;
[0036]对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前后的同一时窗作归一化振幅频谱分析,基于频 谱形态、高低频展布特征、主频与带宽信息,从频谱的角度去判定吸收补偿的 合理性,a为主频移动值f与带宽band的乘积,即a=f
×
band,f是地震成果数 据吸收补偿前后主频移动值,band是吸收补偿后的带宽,band为振幅谱纵坐标 为0.2时的高频与低频差值;
[0037]步骤二、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能量衰减斜率b;
[0038]对地震道从浅至深采用广义S变换作时频分析,时频谱横向上分析高频能 量的补偿情况,纵向上分析中深层能量的恢复情况,b定义为能量衰减斜率,定 义地震道长度为T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振幅谱系数a;对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前后的同一时窗作归一化振幅频谱分析,基于频谱形态、高低频展布特征、主频与带宽信息,从频谱的角度去判定吸收补偿的合理性,a为主频移动值f与带宽band的乘积,即a=f
×
band,f是地震成果数据吸收补偿前后主频移动值,band是吸收补偿后的带宽,band为振幅谱纵坐标为0.2时的高频与低频差值;步骤二、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能量衰减斜率b;对地震道从浅至深采用广义S变换作时频分析,时频谱横向上分析高频能量的补偿情况,纵向上分析中深层能量的恢复情况,b定义为能量衰减斜率,定义地震道长度为T秒,采样间隔为sam,则采样点数n=T/sam,对于某地震道第u个采样点,u∈[0,n),它的时间深度表示为t
u
=u
×
sam,它对应的能量衰减斜率表示为该采样点对应的时频谱主频F
u
与后一个相邻采样点对应的时频谱主频F
u+1
之差,记为b
u
=F
u+1

F
u
,则该地震道的能量衰减斜率表示为地震数据无吸收衰减时b=1,完全吸收衰减时b=0,欠补偿时为负值,其他情况取正值;步骤三、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相关度系数c;统计地震成果数据浅层的主频为f
main
,利用主频为f
main
的雷克子波生成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将吸收补偿后的地震成果数据与该人工合成地震记录作互相关计算,求取相关度系数,记为c;步骤四、计算地震成果数据的信噪比SN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