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及肌肉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61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电机轴与偏心轮为间隙配合,电机轴通过径向穿过电机轴的调节螺钉与偏心轮连接,电机轴与调节螺钉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振动驱动结构的肌肉按摩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肌肉按摩仪中的振动驱动结构进行改进,将电机轴与偏心轮设置为间隙配合,使电机轴与偏心轮之间存在可实现二者相对位移的间隙,并利用调节螺钉将电机轴与偏心轮进行连接,则电机轴与偏心轮上偏心轴之间的距离可变,通过转动调节螺钉即可对偏心轮的偏心距进行调节,从而轻松实现对振动驱动结构振幅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肌肉按摩仪上按摩头的振幅进行调节,为用户带来良好的按摩体验。良好的按摩体验。良好的按摩体验。

Vibration driving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amplitude and Muscle Massa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及肌肉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设备
,尤其是一种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以及一种肌肉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肌肉按摩仪通过按摩头的振动来刺激人体肌肉以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目前市面上的肌肉按摩仪通常都采用偏心轮来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按摩头的直线往复运动,但由于偏心轮上的偏心距尺寸是固定的,使得肌肉按摩仪上按摩头的振幅固定,用户不能根据自身的按摩需求对按摩头的振幅进行调节。
[0003]公告号为CN 2112142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振幅可变的按摩驱动机构及按摩枪,涉及人体按摩保健设备
,包括:基座、偏心驱动装置、调节装置、传动件以及控制件;偏心驱动装置设于基座上,其上设有驱动轴和第一偏心轴;调节装置可旋转地设于第一偏心轴上,且调节装置的转动轴与第一偏心轴同轴设置,调节装置上设有第二偏心轴;传动件可旋转地设于第二偏心轴上,驱动按摩头振动;控制件控制调节装置与偏心驱动装置的相对状态,以改变偏心驱动装置的输出偏心距,从而改变按摩头的振幅。驱动轴正反转时,对应使得调节装置相对偏心驱动装置处于同步转动状态,或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改变偏心驱动装置的输出偏心距,实现正反转以改变按摩头的振动幅度。该专利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对按摩枪的振幅进行调节,但所采用的调节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调节方式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节的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偏心轮和传动臂,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轴连接在偏心轮的中心,偏心轮通过固定在偏心轮上的偏心轴与传动臂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传动臂的另一端与活塞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与偏心轮为间隙配合,电机轴通过径向穿过电机轴的调节螺钉与偏心轮连接,电机轴与调节螺钉螺纹连接。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偏心轮上设有横截面为“D”形的连接孔,电机轴与偏心轮相连接的一端设有横截面为“D”形的连接端头,连接端头插入连接孔中并通过径向穿过连接端头的调节螺钉与偏心轮连接;连接端头的外周平面与连接孔的内壁平面之间留有调节间隙。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间隙的宽度尺寸为1mm。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机轴上设有径向贯通电机轴的内螺纹孔,偏心轮上设有可供调节螺钉穿过的通孔,调节螺钉的外周上设有与内螺纹孔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段。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螺钉的一端端头可拆卸连接有卡簧,卡簧的外径大于偏心轮上通孔的内径;调节螺钉的另一端端头固定有限位螺帽,限位螺帽的外径大于偏心轮上通孔的内径。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限位螺帽上设有与调节螺钉同轴线设置的多边形沉头孔。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螺钉连接卡簧的一端设置有周向设置的卡槽,卡簧与卡槽卡接连接。
[001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肌肉按摩仪,包括按摩仪本体和按摩头,所述按摩仪本体内设有如上述内容所述的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按摩头与活塞杆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按摩仪本体上设有与调节螺钉轴向正对的调节孔。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调节孔中塞装有胶塞。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对肌肉按摩仪中的振动驱动结构进行改进,将电机轴与偏心轮设置为间隙配合,使电机轴与偏心轮之间存在可实现二者相对位移的间隙,并利用调节螺钉将电机轴与偏心轮进行连接,则电机轴与偏心轮上偏心轴之间的距离可变,通过转动调节螺钉即可对偏心轮的偏心距进行调节,从而轻松实现对振动驱动结构振幅的调节;本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改进就实现了对振幅的调节,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肌肉按摩仪上按摩头的振幅进行调节,为用户带来良好的按摩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偏心轮和电机轴的装配结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肌肉按摩仪的剖视图;
[0019]图中标记为:100

电机、200

偏心轮、210

偏心轴、220

连接孔、230

调节间隙、240

通孔、300

传动臂、400

电机轴、410

连接端头、420

内螺纹孔、500

调节螺钉、510

外螺纹段、520

卡簧、530

限位螺帽、531

多边形沉头孔、540

卡槽、600

按摩仪本体、610

调节孔、620

胶塞、700

按摩头、800

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中所公开的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包括电机100、偏心轮200和传动臂300,电机100作为驱动部件带动偏心轮200转动,偏心轮200的中心插入电机100输出端的电机轴400;以水平面为基准,电机轴400从偏心轮200的顶面垂直插入,偏心轮200的底面固定一根垂直设置的偏心轴210,偏心轴210偏离偏心轮200的中心设置;偏心轴210与传动臂30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传动臂300可绕偏心轴210转动,传动臂300的另一端与活塞杆800可转动连接;偏心轮200、传动臂300和活塞杆800组成一个曲柄连杆结构。电机100工作时通过电机轴400带动偏心轮200转动,偏心轮200转动又带动偏心轴210作偏心转动,最终传动臂300带动活塞杆800作直线往复运动。本技术为了使振动驱动结构的振幅可调,即使活塞杆800的最大直线运动距离可调,将电机轴400和偏心轮200之间设置为间隙配合,使电机轴400与偏心轮200之间存在一个可供偏心轮200与电机轴400相对移动的间隙,并采用调节螺钉500来实现电机轴400与偏心轮200的连接,调节螺钉500与电机轴400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转动调节螺钉500即可改变电机轴400与偏心轴210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偏心轮200的偏心距,最终达到改变活塞杆800振幅的效果。
[0022]进一步的,本技术中对偏心轮200和电机轴400的结构进行优化,如图2所示,
在偏心轮200的中心位置设置一个连接孔220,连接孔220的横截面为“D”形,即连接孔220的内壁面为圆弧面和平面组成;相应的,将电机轴400与偏心轮200相连接一端的端头设置为与连接孔220相匹配的连接端头410,连接端头410的横截面也为“D”形,即将电机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包括电机(100)、偏心轮(200)和传动臂(300),电机(100)的输出端通过电机轴(400)连接在偏心轮(200)的中心,偏心轮(200)通过固定在偏心轮(200)上的偏心轴(210)与传动臂(30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传动臂(300)的另一端与活塞杆(800)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400)与偏心轮(200)为间隙配合,电机轴(400)通过径向穿过电机轴(400)的调节螺钉(500)与偏心轮(200)连接,电机轴(400)与调节螺钉(500)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200)上设有横截面为“D”形的连接孔(220),电机轴(400)与偏心轮(200)相连接的一端设有横截面为“D”形的连接端头(410),连接端头(410)插入连接孔(220)中并通过径向穿过连接端头(410)的调节螺钉(500)与偏心轮(200)连接;连接端头(410)的外周平面与连接孔(220)的内壁平面之间留有调节间隙(23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间隙(230)的宽度尺寸为1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幅可调的振动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400)上设有径向贯通电机轴(400)的内螺纹孔(420),偏心轮(200)上设有可供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王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