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55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浇带、置于后浇带左右两侧的上层梁板底模和位于上层梁板底模下的下层梁板;在上层梁板底模和下层梁板之间设有多个呈竖向设置的临时支撑装置,所述临时支撑装置沿后浇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临时支撑柱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支撑筒、连接筒和调节筒,所述支撑筒为一个中部具有圆形或矩形通孔的钢支撑筒,由一块左模板和右模板安装而成;所述连接筒可拆卸安装在支撑筒上,所述调节筒套在连接筒内,并能够在连接筒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并定位;所述支撑筒、连接筒和调节筒中部联通并形成一个混凝土浇筑通道;在两侧的上层梁板底模上均间隔设有多个与混凝土浇筑通道相对应的浇筑口。应的浇筑口。应的浇筑口。

Adjustable post cast strip temporary suppor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临时支撑装置,具体涉及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后浇带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变化、自身收缩不均、沉降不均或是施工需要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梁、板(基础底板)、墙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000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常规做法是在该后浇处及其两侧设置独立的一榀满堂支撑架体,经过规定时间后,再完成后浇带浇筑工作,之后拆除支撑架体。对于不同的后浇类型(如伸缩、沉降等),其要求后浇施工的时间不尽相同,整个施工过程较为繁琐,人力的投入和周材的占用时间相对较多,且随着楼层数的不断增加,对支撑体系的强度也有较大的要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后浇带两侧结构的变形开裂。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2021670704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套管柱支撑后浇带连接结构,该结构中包括连接于顶板后浇带和底板后浇带两侧间的套管柱,所述套管柱为预制柱,包括套管以及套管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在套管柱顶部设有连板,套管柱通过连板与顶板后浇带固定。所设置的套管柱为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强度,能够在模板支撑拆除后,单独对后浇带进行支撑,安装和拆卸方便。但是,上述套管柱高度一致,不能够适应不同层高建筑后浇带的支撑。同时,套管柱安装后,与顶板后浇带和底板后浇带的固定不够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安装高度,且安装结构稳固,支撑强度高,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的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浇带、置于后浇带左右两侧的上层梁板底模和位于上层梁板底模下的下层梁板;在上层梁板底模和下层梁板之间设有多个呈竖向设置的临时支撑装置,所述临时支撑装置沿后浇带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支撑筒、连接筒和调节筒,所述支撑筒为一个中部具有圆形或矩形通孔的钢支撑筒,由一块左模板和右模板安装而成;所述连接筒可拆卸安装在支撑筒上,所述调节筒套在连接筒内,并能够在连接筒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并定位;所述支撑筒、连接筒和调节筒中部联通,并在联通后形成一个混凝土浇筑通道;在两侧的上层梁板底模上均间隔设有多个与混凝土浇筑通道一一对应的浇筑口。这样,所设置的临时支撑装置在上层梁板混凝土浇筑时,能够用作对上层梁板混凝土的支撑,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临时支撑装置中部所形成的混凝土浇筑通道与上层梁板底模的浇筑口相连通,从而在梁板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混凝土进入到混凝土浇筑通道内,与梁板混凝土一起浇筑成型,并在
达到设计强度后,形成具有较好支撑的临时支撑柱,并在所有梁板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后,通过临时支撑柱形成对后浇带的支撑。在临时支撑柱成型后,即可拆除该层所有临时支撑装置,将其用于上一层梁板后浇带的临时支撑。各个临时支撑装置均由支撑筒、连接筒和调节筒组成,在具体安装时,所设置的调节筒能够上下移动并定位,从而调节整个混凝土浇筑通道的高度,进而根据上下楼板的高度调节后浇带临时支撑柱的成型高度,满足不同层高后浇筑支撑柱的需求。另外,由于调节筒是套在连接筒内的,直径较小,从而使得最后成型的临时支撑柱上小下大,在拆除支撑柱时,只需轻敲,即可将支撑柱从楼板上敲开。
[0008]进一步的,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均包括凸起部和设在凸起部左右两侧的连接部,左模板两侧的连接部和右模板两侧的连接部紧贴,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这样,支撑筒由左模板和右模板安装后形成,两凸起部相对应,形成中部的筒体,两则的连接部用于将左模板和右模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且通过紧固件连接后,连接结构稳固,不会存在缝隙,同时,也便于安装和拆卸。
[0009]进一步的,在左模板和右模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呈水平设置的上安装板和下固定板,左模板的上安装板和右模板的上安装板内侧紧贴,形成一个中部具有浇筑口的水平支撑板,左模板的下固定板和右模板的下固定板内侧紧贴,形成一块呈水平设置的钢板。这样,左模板、右模板合围固定后,上下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呈水平设置的平板,上层的水平支撑板用于与连接筒固定安装,下层的钢板用于与下层楼板安装固定。
[0010]进一步的,在左模板的下固定板和右模板的下固定板上、左模板和模板的凸起部外均设有至少一个竖向通孔。这样,所设置的竖向通孔,便于紧固件穿设。
[0011]进一步的,在连接筒的下端设有一个中部具有通孔的平板,所述平板与水平支撑板相贴,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这样,连接筒下端所设置的平板与支撑筒上端的水平支撑板相对应,通过水平支撑板对连接筒形成支撑,并与连接筒通过板面连接,安装空间大,接触面大,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
[0012]进一步的,在下层梁板内、每个临时支撑装置对应处均设有一个预埋套,所述预埋套呈U形,两侧分别具有一个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上下两端分别与下层梁板齐平;在下层梁板下方设有一个左右两端向上折弯的U形环,所述U形环的折弯部上设有螺纹,且穿过各个预埋套的两安装通孔和各个支撑筒下端的钢板后,与一螺母配合,将支撑筒固定安装在下层梁板上。这样,支撑筒的下端与下层梁板之间通过U形环与预埋套配合连接,预埋套中两侧的安装通孔可供U形环两侧穿过,不会对下层梁板结构造成破坏,使得支撑筒的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所设置的U形环下端横梁置于下层梁板下,使得U形环的两侧折弯部与螺母配合后,形成对支撑筒下端钢板的夹紧固定,该设置适用于下层梁板厚度较小。
[0013]进一步的,在下层梁板内、每个临时支撑装置对应处均设有一个预埋套,所述预埋套呈U形,两侧均为一个上端伸出下层梁板外或与下层梁板齐平的内螺纹套筒;各个支撑筒下端的钢板上均设有两个下端穿过钢板并与预埋套中内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螺杆,在每个螺杆上均设有一个将钢板锁紧固定在下层梁板上的锁紧螺母。这样,支撑筒的下端与下层梁板之间通过紧固件与预埋套配合连接,预埋套两侧的螺纹套筒可与紧固件中螺栓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栓与锁紧螺母的配合将支撑筒下端钢板固定在下层梁板上,该安装方式不会对下层梁板结构造成破坏,安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适用于下层梁板厚度较大的情况。
[0014]进一步的,所述左模板的凸起部和右模板的凸起部均呈半圆形,连接筒为一个内
螺纹套筒,调节筒为一个外螺纹套筒,调节筒与连接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模板浇筑后的支撑柱呈圆形,连接筒与调节筒之间相套接,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调节安装高度,进而在调节后,与楼板模板相抵,适应不同层高支撑柱的安装需求。
[0015]进一步的,所述左模板的凸起部和右模板的凸起部均呈矩形,连接筒和调节筒均为矩管,在调节筒的两相对侧均设有一个向外凸起的滑块,在连接筒其中两相对侧均设有一个与滑块相配合并呈竖向设置的滑槽,在连接筒的另两个相对侧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条形孔,在调节筒两相对侧上间隔设有多个与条形孔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调节筒通过两螺栓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包括后浇带(5)、置于后浇带(5)左右两侧的上层梁板底模(7)和位于上层梁板底模(7)下的下层梁板(8);在上层梁板底模(7)和下层梁板(8)之间设有多个呈竖向设置的临时支撑装置,所述临时支撑装置沿后浇带(5)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撑装置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支撑筒(1)、连接筒(2)和调节筒(3),所述支撑筒(1)为一个中部具有圆形或矩形通孔的钢支撑筒,由一块左模板和右模板安装而成;所述连接筒(2)可拆卸安装在支撑筒(1)上,所述调节筒(3)套在连接筒(2)内,并能够在连接筒(2)高度方向上下移动并定位;所述支撑筒(1)、连接筒(2)和调节筒(3)中部联通,并在联通后形成一个混凝土浇筑通道(4);在两侧的上层梁板底模(7)上均间隔设有多个与混凝土浇筑通道(4)一一对应的浇筑口(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均包括凸起部(11)和设在凸起部(11)左右两侧的连接部(12),左模板两侧的连接部(12)和右模板两侧的连接部(12)紧贴,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在左模板和右模板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呈水平设置的上安装板(13)和下固定板(14),左模板的上安装板(13)和右模板的上安装板(13)内侧紧贴,形成一个中部具有浇筑口的水平支撑板,左模板的下固定板(14)和右模板的下固定板(14)内侧紧贴,形成一块呈水平设置的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在左模板的下固定板(14)和右模板的下固定板(14)上、左模板和模板的凸起部(11)外均设有至少一个竖向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后浇带临时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筒(2)的下端设有一个中部具有通孔的平板(21),所述平板(21)与水平支撑板相贴,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绍杰邱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