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250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钢架,所述承重钢架的下端设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设有滚轮,两组所述承重钢架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梁、支撑台、驱动电机、螺杆和导向杆,所述支撑梁固定在两组所述承重钢架的中部,所述支撑台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螺杆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支撑梁上设有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其能降低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了施工效率。了施工效率。

A movable load-bearing bent of long-span concrete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行业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经常遇到板梁、弧形或拱式、平顶等建筑物,如水电站厂房、民用房屋、交通梁、隧洞及大坝导流底孔洞洞顶部位,这类建筑物需要在悬空条件下浇筑混凝土,由于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因此需对顶模进行支撑。为达到较大的受力要求,通常采用排架承重,其占用的材料较多,施工工期也较长。在施工中,也常需要调整位置,现有技术是将排架拆除再重新安装,这无疑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从而也导致了施工的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技术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钢架,所述承重钢架的下端设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设有滚轮,两组所述承重钢架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梁、支撑台、驱动电机、螺杆和导向杆,所述支撑梁固定在两组所述承重钢架的中部,所述支撑台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螺杆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支撑梁上设有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相匹配,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
[0006]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的下端,所述下支撑板的四角均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与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若干第一连杆和若干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部交叉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与所述上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左端通过第一滑轮与所述下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右端与所述下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通过第二滑轮与所述上支撑板滑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螺杆的数量为2个,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2个,所述螺杆和所述导向杆分布在所述支撑台的四个角,两个所述螺杆对角分布,两个所述导向杆对角分布。
[0009]优选地,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控制器,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其有益效果在于,其可以将其移动至施工位置,并将能够将两组承重钢架抬升,使得上模板升至指定位置,驱动
电机驱动螺杆转动使得支撑台抵在底面,保证施工稳定,其能降低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包括:110、上模板;120、承重钢架;200、升降平台;210、下支撑板;211、滚轮;220、上支撑板;230、液压缸;240、第一连杆;241、第一滑轮;250、第二连杆;251、第二滑轮;310、支撑台;320、支撑梁;330、驱动电机;340、螺杆;350、导向杆;36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0015]参见附图的图1

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 2是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6]优选实施例。
[001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包括上模板110,所述上模板110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钢架120,所述承重钢架120的下端设有升降平台200,所述升降平台200的下端设有滚轮211,两组所述承重钢架120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梁320、支撑台310、驱动电机330、螺杆340和导向杆350,所述支撑梁320固定在两组所述承重钢架120的中部,所述支撑台310置于所述支撑梁320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 330安装在所述支撑台310上,所述螺杆340通过所述驱动电机330驱动,所述支撑梁320上设有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340相匹配,所述导向杆350安装在所述支撑台310上,所述导向杆350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
[0018]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200包括上支撑板220和下支撑板210,所述滚轮 211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210的下端,所述下支撑板210的四角均设有液压缸 230,所述液压缸230的缸体与所述下支撑板210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230 的活塞与所述上支撑板220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230是电控液压缸230,四个所述液压缸230同步驱动,所述液压缸230的活塞向上顶起,则所述上支撑板220向上移动,即所述承重钢架120向上移动。
[0019]优选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若干第一连杆240和若干第二连杆250,所述第一连杆240和第二连杆250一一对应,所述第一连杆240和第二连杆250的中部交叉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40的右端与所述上支撑板220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40的左端通过第一滑轮241与所述下支撑板2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 250的右端与所述下支撑板210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50的左端通过第二滑轮 251与所述上支撑板220滑动连接。所述承重钢架120向上移动,所述第一连杆240的左端向右滑动,同时所述第二连杆250左端向右滑动,所述第一连杆 240和第二连杆250可以辅助支撑所述上支撑板220。
[0020]优选地,所述螺杆340的数量为2个,所述导向杆350的数量为2个,所述螺杆340和所述导向杆350分布在所述支撑台310的四个角,两个所述螺杆 340对角分布,两个所述导向杆350对角分布。所述螺杆340和所述导向杆 350分布在所述支撑台310的四个角,可以更
加稳定地支撑所述支撑梁320,能保证所述支撑梁320的稳定移动。
[0021]优选地,所述支撑台310上设有控制器360,两个所述驱动电机330均与所述控制器360电性连接。两个所述驱动电机330通过同一个所述控制器360控制,保证两个所述驱动电机330的同步,保证了两个所述螺杆340的稳定同步转动。
[0022]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专利申请涉及的控制器、上模板和承重钢架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技术专利的技术点所在,本技术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0023]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重钢架,所述承重钢架的下端设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设有滚轮,两组所述承重钢架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梁、支撑台、驱动电机、螺杆和导向杆,所述支撑梁固定在两组所述承重钢架的中部,所述支撑台置于所述支撑梁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螺杆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支撑梁上设有螺纹孔和导向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杆相匹配,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混凝土顶板可移动承重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板的下端,所述下支撑板的四角均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下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旭平徐炜杰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巨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