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房造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49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12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心房造口装置。该心房造口装置包括导丝及导管,导丝与导管同轴连接;导管可相对导丝沿导丝的轴向移动;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收纳管及鞘管,第一固定件与导管连接,第一固定件可跟随导管沿轴向移动并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收纳管内具有容纳空间,收纳管可沿轴向移动;鞘管可沿轴向移动;鞘管上固定连接有造口刀具及第二固定件,鞘管、造口刀具及第二固定件均可收纳在容纳空间内或暴露在容纳空间外;在第一固定件处于收缩状态下,导丝刺穿心房壁且第一固定件穿过心房壁;在第一固定件处于展开状态下,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夹持固定心房壁,造口刀具被配置为对心房壁进行造口作业。壁进行造口作业。壁进行造口作业。

An atrial ostom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房造口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心房造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心脏病的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所有心脏病最终结局之一的心力衰竭却始终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严重的心血管病之一。根据心力衰竭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0003]房间隔造口术是在心衰患者房间隔处造口,从而形成左右心房间的分流,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或左心衰(左向右分流),并在临床上证明了有效性。
[0004]现有技术中,房间隔造口术所用的器械往往结构复杂、操作繁琐,并且定位不够准确,夹持力欠佳,由此会造成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效果不够理想。
[0005]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内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房造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101)及导管,所述导丝(101)与所述导管同轴连接;所述导管可相对所述导丝(101)沿所述导丝(101)的轴向移动;第一固定件(102),所述第一固定件(102)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102)可跟随所述导管沿所述轴向移动并具有收缩状态和展开状态;收纳管(103),所述收纳管(103)内具有容纳空间,所述收纳管(103)可沿所述轴向移动;鞘管(104),所述鞘管(104)可沿所述轴向移动;所述鞘管(104)上固定连接有造口刀具(105)及第二固定件(106),所述鞘管(104)、所述造口刀具(105)及所述第二固定件(106)均可收纳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或暴露在所述容纳空间外;在所述第一固定件(102)处于收缩状态下,所述导丝(101)及所述第一固定件(102)依次穿过心房壁;在所述第一固定件(102)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件(10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06)夹持固定心房壁,所述造口刀具(105)被配置为对心房壁进行造口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房造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104)包括第一鞘管(1041)及第二鞘管(1042),所述收纳管(103)、所述第一鞘管(1041)及所述第二鞘管(1042)依次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鞘管(1041)与所述第二鞘管(1042)可沿轴向相对移动;所述造口刀具(105)设置于所述第一鞘管(1041)靠近所述第二鞘管(1042)的端头处,所述第一鞘管(1041)及所述造口刀具(105)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106)设置于所述第二鞘管(1042)远离所述第一鞘管(1041)的端头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房造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106)包括多个尖齿(1061),多个所述尖齿(1061)沿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慧梅奇峰常志峰龙顺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心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