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双螺旋槽式沉没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462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向双螺旋槽式沉没辊,包括沉没辊本体,所述沉没辊本体的圆周表面设有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螺旋方向相反。在沉没辊本体的表面喷涂有防腐耐磨涂层。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结构相同。由于在沉没辊本体的表面增设了反向螺旋的左右螺旋槽,这种左右对称的双螺旋结构,沉没辊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仅使锌液能在螺旋槽中使锌液流动起来,而且能沿着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向沉没辊的两端流动,还缩短了锌渣在螺旋槽中的停留时间,大大降低了锌渣在槽底的附着,延长了锌渣在槽底堆满的时间,从而延长了沉没辊的使用寿命,与现有的沉没辊相比,使用寿命延长了60%至75%。使用寿命延长了60%至75%。使用寿命延长了60%至75%。

A reverse double spiral groove sinking ro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双螺旋槽式沉没辊


[0001]本技术涉及热镀锌处理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热镀锌处理设备中的沉没辊。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腐蚀在钢板表面进行热镀锌处理,在钢板的表面形成了镀锌层,把这种钢板称为镀锌钢板,比如汽车的车身和车架所使用的钢板就是镀锌钢板。镀锌钢板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熔锌处理后加热镀锌层的GA钢板;另一种是熔锌处理后不加热镀锌层的GI钢板。
[0003]在生产镀锌钢板时,镀锌处理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将钢板连续浸泡在约500℃的熔融锌液中进行处理,在熔融锌液中设置有用于改变钢板行进方向的辊,一般称为“沉没辊”。沉没辊的表面结构对镀锌处理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利用现有的沉没辊进行镀锌处理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容易出现沉没辊与钢板间的打滑,从而损伤钢板的表面;二是沉没辊的辊体一般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的辊体浸在熔融的锌液中,会发生显著的腐蚀;三是沉没辊与钢板在高温环境下,其间还容易出现磨损。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14年4月23日公开了公开号为CN103741090A的专利文献,沉没辊和稳定辊表面涂层的喷涂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工件的预处理:取出已加工成品符合要求的沉没辊或稳定辊,辊子长度为1900mm,直径为φ760~800mm,对其需要喷涂的部位表面进行喷涂前表面处理,采用车削加工或磨削加工方法以获得清洁、符合喷涂工艺要求的表面质量,如发现表面有凹坑、麻点等缺陷,进行补焊修复,然后再次进行精车或磨削加工。喷砂处理,以利于获得涂层与基体之间牢固的结合力。喷涂作业:将预处理完成的工件固定在专用的夹具上,喷涂前工件空转预热至120~250℃,选用喷涂材料为WC

12%Co粉,采用超音速喷涂设备,紧接着进行喷涂,喷涂结束后工件继续空转缓冷,防止变形,喷涂工艺参数控制范围如下:1)氧气流量为750~950 L/m;2)载气流量为2
×
(5~7)L/m;3)燃料流量为20~25 L/h;4)燃烧室压力为0.8~1.0MPa;5)喷射距离为300~350mm;6)辊子水平转动,转动速度为35~45 rpm;7)喷枪左右移动,移动速度为3~4.5mm/s;8)喷涂层数为15~25,每遍完成后间歇5min,再进行下一遍喷涂;涂层表面清理、粗糙度调整:工件喷涂完成后,涂层在空气中冷却并进行表面处理,羽布抛光机清除表面粘附裸粒,调整表面粗糙度达Ra3.5~5,同时初步测量涂层的厚度;封孔处理:将封孔剂均匀涂刷于涂层表面,置于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固化处理,加热炉固化加热温度为400℃~500℃,保温1.5~3小时;动平衡试检验:在动平衡机上按图纸设计要求对辊体动平衡状态进行测量并修正,以符合图纸设计要求;检验包装:动平衡检验结束后即可进行产品最终检验及包装。
[0005]上述专利文献,选用WC

12%Co粉作为喷涂材料在沉没辊的表面进行喷涂,形了耐磨防腐层,解决了沉没辊在熔融锌液中的出现的腐蚀和磨损问题;尽管在沉没辊的表面开有沟槽,解决了沉没辊与钢板间的打滑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沉没辊表面的沟槽纹路时常发生转印到钢板上的现象,从而降低了钢板的品质;二是现有的沉
没辊的使用寿命短,原因是在沉没辊表面的沟槽底部附着有锌渣,随着产线的运行,锌渣会在沟槽底部较快的堆积,锌渣一旦填满沟槽,锌渣就会对镀锌钢板的表面造成划伤,此时沉没辊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因锌渣在沟槽底部堆积的较快,才会造成沉没辊的使用寿命很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反向双螺旋槽式沉没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反向双螺旋槽式沉没辊,包括沉没辊本体,所述沉没辊本体的圆周表面设有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螺旋方向相反。
[0009]进一步地,在沉没辊本体的表面喷涂有防腐耐磨涂层。
[0010]进一步地,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结构相同。
[0011]进一步地,所述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为圆弧槽,左右螺旋槽的槽口处的拐角为圆弧角。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中的螺距均为12mm,槽深均为1.00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中圆弧槽的槽宽均为8.17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中圆弧槽的圆弧半径为5.0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中的槽口处圆弧角的圆弧半径为5.0mm。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由于在沉没辊本体的表面增设了反向螺旋的左右螺旋槽,这种左右对称的双螺旋结构,沉没辊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仅使锌液能在螺旋槽中使锌液流动起来,而且能沿着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向沉没辊的两端流动,还缩短了锌渣在螺旋槽中的停留时间(如果在沉没辊的表面只有一个螺旋槽的话,锌渣会从沉没辊的一端流向另一端,在螺旋槽中的最长流动时间就会增加一倍),大大降低了锌渣在槽底的附着,延长了锌渣在槽底堆满的时间,从而延长了沉没辊的使用寿命,与现有的沉没辊相比,使用寿命延长了60%至75%。
[0018]由于对沟槽型结构的槽截面形状进一步优化设计,将槽截面设计成圆弧槽的形式,避免出现死角,并大大缩短了螺距,经过多次实验,槽宽为8.17mm,螺距为12mm时,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沟槽纹路转印到钢板上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钢板的品质。
[0019]由于在沉没辊本体的表面增设了防腐耐磨涂层,增强了该的产品的防腐性和耐磨性。
附图说明
[0020]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左螺旋槽的放大图。
[0023]图中:1、沉没辊本体;2、左螺旋槽;3、右螺旋槽;4、槽口处圆弧角;5、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如图1、2所示,一种反向双螺旋槽式沉没辊,包括沉没辊本体1,所述沉没辊本体1的圆周表面设有左螺旋槽2和右螺旋槽3,螺旋方向相反。
[0026]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结构相同。所述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为圆弧槽5,左右螺旋槽的槽口处的拐角为圆弧角。所述的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中的槽口处圆弧角4的圆弧半径R1为5.0mm。螺距L为12mm,槽深H为1.00mm,圆弧槽的槽宽S为8.17mm,圆弧槽5的圆弧半径R2为5.0mm。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双螺旋槽式沉没辊,包括沉没辊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没辊本体的圆周表面设有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结构相同,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的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中的螺距均为12mm,槽深均为1.00mm;所述左螺旋槽和右螺旋槽为圆弧槽,左右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怀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隆广州表面改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