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2843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7 08:06
本申请实施例是关于一种空气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空气再生技术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超氧化钾使用的安全性、可控性。空气再生系统包括: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送水器;混合反应生氧器,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分别与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的出料口以及送水器的送水口连接;二氧化碳吸收器,二氧化碳吸收器的入口分别与混合反应生氧器的氢氧化钾溶液出口、空气进气通道连接,用于将氢氧化钾溶液出口流入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混合,以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对于现有技术,超氧化钾能够和水完全反应,制氧量可以根据需要而投放所需质量的超氧化钾药剂和水,反应可控性强、反应完全,可以提高超氧化钾使用的安全性、可控性。可控性。可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空气再生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员在密闭空间中,如防空洞、矿井、潜艇等环境下,需要空气中的氧气的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若是氧气浓度过低或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均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0003]为此,在密闭空间中,通常会配置有超氧化钾颗粒作为生氧剂,使用中,工作人员可以将一定量的超氧化钾颗粒暴露于密闭空间的空气中,超氧化钾颗粒会于空气当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和氢氧化钾,同时,氢氧化钾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从而能够提升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然而,超氧化钾颗粒在实际的使用当中,一方面,超氧化钾颗粒与水汽的反应不可控,一旦将超氧化钾颗粒暴露于空气中,其制氧的过程则无法中断。另一方面,超氧化钾颗粒的外表面与水蒸气反应过程中,超氧化钾颗粒表面产生的碳酸钾会形成糊状的包裹层,使得超氧化钾颗粒难以实现完全的分解。同时,在对使用完的超氧化钾颗粒处理中,处理人员难以分辨是否完全反应,对未完全反应的超氧化钾颗粒进行处理过程中,由于未完全反应的超氧化钾为强氧化剂,若是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危险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超氧化钾使用的安全性、可控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再生系统,包括:
[0007]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
[0008]送水器;
[0009]混合反应生氧器,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分别与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的出料口以及所述送水器的送水口连接;
[0010]二氧化碳吸收器,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氢氧化钾溶液出口、空气进气通道连接,用于将所述氢氧化钾溶液出口流入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混合,以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001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2]可选的,前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中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包括:
[0013]超氧化钾药剂罐;
[0014]投料阀,所述投料阀的入口与所述超氧化钾药剂罐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投料阀的出口与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投料阀内具有旋转阀芯,所述旋转阀芯具
有相关独立隔离的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当所述旋转阀芯旋转,所述第一空间循环经过所述投料阀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二空间循环经过所述投料阀的入口和出口。
[0015]可选的,前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中所述投料阀的出口与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
[0016]可选的,前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一阀门以及所述投料阀的出口之间设置有正压干燥管路。
[0017]可选的,前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中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包括:
[0018]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的出料口以及所述送水器的送水口连接;
[0019]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出口连通。
[0020]可选的,前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中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腔室,所述反应腔室内部设置有搅拌叶轮以及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反应腔室的入口以及所述搅拌叶轮之间。
[0021]可选的,前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中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器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口。
[0022]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空气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0023]根据生氧请求指令,控制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向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投送超氧化钾药剂,控制所述送水器向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送水。
[002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25]可选的,前述的空气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生氧请求指令包含生氧量,控制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向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投送超氧化钾药剂,控制所述送水器向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送水,包括:
[0026]根据所述生氧量按照预设规则计算投送超氧化钾药剂的第一质量、送水的第二质量;
[0027]控制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向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投送第一质量的超氧化钾药剂;
[0028]控制所述送水器向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送第二质量的水。
[0029]可选的,前述的空气再生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还包括:
[0030]根据二氧化碳吸收请求指令,控制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器将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氢氧化钾溶液出口流入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混合,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0031]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空气再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32]本方案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向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投送超氧化钾药剂,控制所述送水器向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送水,使超氧化钾药剂和水在混合反应生氧器中混合反应,形成氢氧化钾溶液,并反应生成氧气,为环境的空气补充氧气含量。相对于现有技术,超氧化钾能够和水完全反应,制氧量可以根据需要而投放所需质量的超氧化钾药剂和水,反应可控性强、反应完全,可以提高超氧化钾使用的安全性、可控性。
[0033]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如后。
附图说明
[003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35]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再生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36]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再生系统的投料阀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再生系统的投料阀第一竖直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再生系统的投料阀第二竖直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空气再生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空气再生系统的喷淋式二氧化碳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7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空气再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8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空气再生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3]图9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体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送水器;混合反应生氧器,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分别与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的出料口以及所述送水器的送水口连接;二氧化碳吸收器,所述二氧化碳吸收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氢氧化钾溶液出口、空气进气通道连接,用于将所述氢氧化钾溶液出口流入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混合,以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包括:超氧化钾药剂罐;投料阀,所述投料阀的入口与所述超氧化钾药剂罐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投料阀的出口与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连接,所述投料阀内具有旋转阀芯,所述旋转阀芯具有相关独立隔离的第一空间以及第二空间,当所述旋转阀芯旋转,所述第一空间循环经过所述投料阀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二空间循环经过所述投料阀的入口和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阀的出口与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的入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以及所述投料阀的出口之间设置有正压干燥管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生氧器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的入口分别与所述超氧化钾药剂投料器的出料口以及所述送水器的送水口连接;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入口与所述反应器的出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勇任孝江王鹏孙书运史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