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电传感肌肤的路基路面隐蔽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无损检测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于电传感肌肤的路基路面隐蔽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老旧混凝土结构的退化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因为它可能威胁到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导致财产和生命的巨大损失。因此,许多国家已拨出大量建设预算用于旧结构的维修和保养。在我国路基路面工程中对于大车流量、重荷载路段中出现的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混凝土隐蔽缺陷,常采用截断开挖等方式进行检测,因此对于隐蔽缺陷的准确评估已经迫在眉睫。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低成本、非侵入、可视化、安全性能好等特点,多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地下水检测与勘探和混凝土无损检测等方面。由于常用的ERT无损检测系统无法正常检测作为绝缘体的混凝土电导率变化,使得目前国际上没能形成一套应用于混凝土绝缘体中的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RT)无损检测系统。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在无需破坏路面结构的情况下观测路基路面隐蔽缺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传感肌肤的路基路面隐蔽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如下:采用复合薄膜电传感肌肤作为混凝土绝缘体的导电涂层,预置混凝土电极布置装置于所监测混凝土结构中;向所述混凝土电极布置装置中注入持续电流,采集所述混凝土电极布置装置的电压数据;将所述电压数据利用电阻层析成像技术对所述复合薄膜电传感肌肤进行图像重构,得到所监测混凝土结构破坏前后电导率变化的差分图像;通过所述差分图像,观测路基路面隐蔽缺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传感肌肤的路基路面隐蔽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混凝土电极布置装置埋至混凝土内部,具体布置方法为:当混凝土浇筑一半厚度时,将所配置的混合溶液喷涂至混凝土上表面形成下半部分复合薄膜电传感肌肤,达到一定厚度时阵列排布格栅铜片电极在所述复合薄膜电传感肌肤上,采用导电银膏将银丝导线一端粘贴在每个所述格栅铜片电极表面,将所述银丝导线按照设计路径引出后再采用高压喷枪将所配置的混合溶液喷涂至所述格栅铜片电极、导电银膏、银丝导线所在表面完成上半部分复合薄膜电传感肌肤,最后浇筑剩余预制混凝土,完成混凝土电极布置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传感肌肤的路基路面隐蔽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薄膜电传感肌肤为水性聚氨酯/碳纳米管/硅粉复合薄膜电传感肌肤,采用碳纳米管粉末与水性聚氨酯混合制备分散液组分,散装水泥与硅粉混合磨制得到固体粉体组分,按比例将所述分散液组分与所述固体粉体组分混合搅拌,采用高压喷枪将所制混合液均匀喷涂于所测混凝土表面得到所述水性聚氨酯/碳纳米管/硅粉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逍野,周小勇,向小旭,黄灿,王跃,谭飞,赵冠华,窦志明,朱俊波,岳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