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中药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825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发热中药贴,包括保护层(1)、自发热层(5)、隔离层(2)、中药层(4)和贴合层(3);其中,所述隔离层(2)上设置有半密闭储药空间(6),所述中药层(4)设置在所述隔离层(2)的半密闭储药空间(6)中;贴合层(3)密封覆盖在隔离层(2)的半密闭储药空间(6)上;所述自发热层(5)设置在所述隔离层(2)和所述保护层(1)之间;所述贴合层(3)上有均匀排布的气孔;所述隔离层(2)由不透气的医用材料制成;该中药贴在使用过程中,能显著降低有效药用成分的散失;同时,在自发热层的配合作用下,能显著提高有效药用成分对皮肤的渗透效果,从而使中药贴的药效显著提高。贴的药效显著提高。贴的药效显著提高。

A self he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发热中药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发热中药贴。

技术介绍

[0002]中药外敷药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可渗透皮肤的药物为引,引导群药,达到透入皮肤,产生活血化瘀,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的一类中药产品;该类中药产品敷于体表,其含有的药用成分能快速渗透皮肤,从而刺激神经末梢,利用发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药理,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该类药物能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快速直达皮下组织,从而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更强的药理作用,进而对某些疾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0003]目前的中药外敷产品多为药敷包或者药敷贴,为了提高药敷效果,往往还会与自发热材料进行配合,制成自发热的药敷包或药敷贴,达到快速起效和药效更好的作用。然而,由于现有的药敷产品中的中药材多为粉末或膏状,挥发、渗透速度均较慢,有效药用成分的渗出率也较低,极大的影响了药敷产品的药效;且大多药敷产品采用透气的材料制成,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的有效药用成分会快速进入空气而散失掉,导致药敷产品的实际药效与理论药效差异较大,治疗效果也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药敷产品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药敷产品存在的有效药用成分容易散失、利用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发热中药贴;该中药贴中的隔离层设置有半密闭储药空间,在使用过程中,能显著降低有效药用成分的散失;同时,在自发热层的配合作用下,能显著提高有效药用成分对皮肤的渗透效果,从而使中药贴的药效显著提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发热中药贴,包括保护层、自发热层、隔离层、中药层和贴合层;其中,所述隔离层上设置有半密闭储药空间,所述中药层设置在所述隔离层的半密闭储药空间中;贴合层密封覆盖在隔离层的半密闭储药空间上;所述自发热层设置在所述隔离层和所述保护层之间;所述贴合层上有均匀排布的气孔;所述隔离层由不透气的医用材料制成。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发热中药贴,通过对隔离层进行特殊结构设计,在隔离层上设置有半密闭的储药空间,并将中药层设置在该储药空间中;在中药贴使用过程中,通过自发热层对中药层进行加热,使中药层中的有效药用成分能快速挥发出来,并只能通过贴合层上的小孔与皮肤接触,从而避免了有效药用成分在空气中的散失,有效药用成分的利用率更高;同时,隔离层上的储药空间与皮肤形成密闭空间,在自发热层的加热作用下,密闭空间中形成类似熏蒸的效果,从而更有利于有效药用成分对皮肤的渗透,使中药贴的药效显著提高,有利于中药贴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0007]其中,所述保护层能对自发热层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自发热层的脱落和划伤,并保证自发热层的正常发热;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医用无纺布层。
[0008]其中,所述自发热层由自发热材料制备而成,在接触氧气后,能进行氧化反应,释放热量,从而达到发热的目的;所述的自发热层能通过热传导的方式透过隔离层加热中药层,从而促进中药层中有效药用成分的快速挥发和扩散;优选的,所述自发热层的自发热最高温度不超过50℃,发热温度超过40℃的时间不低于4h。
[0009]其中,所述隔离层上的半密闭储药空间,能使中药层中的有效药用成分只能通过贴合层上的气孔与皮肤接触,从而使有效药用成分更多的渗透到皮肤中,避免了有效药用成分扩散进入空气而散失,使中药贴的治疗效果更好;优选的,所述隔离层上的半密闭储药空间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1个、2个或多个,从而使中药贴适用于人体各个部位,贴合效果更好,应用范围更大;同时,不同半密闭储药空间中的中药层成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10]其中,所述的隔离层是采用医用弹性复合材料制成,从而在中药贴进行贴合时,半密闭储药空间可以适当形变而产生一定负压,贴合效果会更好;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由聚乳酸类聚酯材料制成;优选的隔离层材料,具有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无有毒有害物等优点。
[0011]其中,所述的中药层由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材料制成,在加热情况下,能释放有效药用成分,渗透进入皮肤,刺激神经末梢,利用发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药理,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等目的;所述的中药层可以是中药粉末,也可以是中药膏,还可以是含有有效药用成分的复合材料。
[0012]优选的,所述中药层是由负载有液体中药组分的多孔材料制成;所述的液体中药组分吸附在多孔材料中小孔中;液体中药组分被加热后,其中的有效药用成分更容易挥发出来;同时,通过多孔材料的负载,能调节液体中药组分的挥发速度,使中药贴在使用过程中,液体中药组分的挥发速度保持一致,避免了前期液体中药组分挥发速度过快、皮肤不能完全吸收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液体中药组分的利用率;其中,所述的液体中药组分可以是中药中有效药用成分提取物的溶液,也可以是通过熬煮得到的中药汤剂;所述的多孔材料为医用的多孔凝胶材料或多孔无机材料;所述的多孔材料包括硅藻土、沸石、生物质炭、多孔海藻酸钠凝胶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其中,所述的贴合层具有粘附功能,能粘附在人体皮肤上,其上均匀排布的气孔能为有效药用成分渗透入皮肤提供通道,使有效药用成分与皮肤的接触均匀,皮肤对有效药用成分的吸收效率更高;所述贴合层上的气孔直径为0.1

1.0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自发热中药贴在隔离层上设置有半密闭的储药空间,并将中药层设置在该储药空间中,使中药层中的有效药用成分只能通过贴合层上的小孔与皮肤接触,从而避免了有效药用成分在空气中的散失,有效药用成分的利用率更高。
[0015]2、本专利技术自发热中药贴隔离层上的储药空间与皮肤形成密闭空间,在自发热层的加热作用下,能形成类似熏蒸的效果,从而更有利于有效药用成分对皮肤的渗透,使中药贴的药效显著提高。
[0016]3、本专利技术自发热中药贴中中药层是由负载有液体中药组分的多孔材料制成,有效药用成分更容易挥发出来;同时,通过多孔材料的负载,能调节液体中药组分的挥发速度,使中药贴在使用过程中,液体中药组分的挥发速度保持一致,避免了前期液体中药组分挥
发速度过快、皮肤不能完全吸收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液体中药组分的利用率。
[0017]4、本专利技术自发热中药贴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易于工业化生产,对中药贴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0018]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自发热中药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自发热中药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自发热中药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自发热中药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

保护层;2

隔离层;3

贴合层;4

中药层;5

自发热层;6

半密闭储药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发热中药贴,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层(1)、自发热层(5)、隔离层(2)、中药层(4)和贴合层(3);其中,所述隔离层(2)上设置有半密闭储药空间(6),所述中药层(4)设置在所述隔离层(2)的半密闭储药空间(6)中;贴合层(3)密封覆盖在隔离层(2)的半密闭储药空间(6)上;所述自发热层(5)设置在所述隔离层(2)和所述保护层(1)之间;所述贴合层(3)上有均匀排布的气孔;所述隔离层(2)由不透气的医用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为医用无纺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发热层(5)的自发热最高温度不超过50℃,发热温度超过40℃的时间不低于4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垚森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涵逸一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