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8239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磁场发生部,所述磁场发生部能产生旋转磁场,所述旋转磁场用于使被测件产生感应电流;检测输出部,具有至少两个接线端,至少两个所述接线端用于与所述被测件电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检测输出部能够经所述回路采集所述被测件产生的感应电流并对采集的结果进行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测试装置实现非接触式探伤,即避免了在检测过程中对被测件造成二次损伤,又避免了对检测人员的伤害,产品使用安全性更佳。产品使用安全性更佳。产品使用安全性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件探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机器人的全生命周期中,线束是其出现问题并导致整机失效的高频部分之一。而电缆的问题排查尤为棘手。因为很大一部分电缆失效状态是铜丝疲劳断裂。这种状态下,电缆出于断裂和未断裂的中间态,依靠现有的手段,很难判断出电缆铜丝的实际断裂状态,更难确认断裂位置。比如电网电缆探伤仪,需要给电缆两端加入高压或工频正弦波电压,才能感应出电缆的破损位置;超声波探伤仪对非金属电缆绝缘护套会有较为有效的反馈,而对于金属断裂,超声波很难起到作用;X射线探伤仪,如果达到可以看清金属断裂的级别,不仅造价高昂,而且强射线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测试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磁场发生部,所述磁场发生部能产生旋转磁场,所述旋转磁场用于使被测件产生感应电流;
[0007]检测输出部,具有至少两个接线端,至少两个所述接线端用于与所述被测件电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检测输出部能够经所述回路采集所述被测件产生的感应电流并对采集的结果进行输出。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磁场发生部包括:
[0009]第一磁体部;
[0010]第二磁体部,与所述第一磁体部相对且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二者在相对一侧的磁极相反,且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之间的空间能用于供被测件穿过;
[0011]驱动部,与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相连,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旋转。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体部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第一直流电磁铁,多个所述第一直流电磁铁周向相隔设置;
[0013]所述第二磁体部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第二直流电磁铁,多个所述第二直流电磁铁周向相隔设置,其中,
[0014]所述第一直流电磁铁所通电流的方向和所述第二直流电磁铁所通电流的方向相反;
[0015]所述第一直流电磁铁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直流电磁铁的数量相等。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包括:
[0017]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部相连,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带动所述第一磁体部旋转;
[0018]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磁体部相连,所述第二传动件运动带动所述第二磁体部旋转;
[0019]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相连,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运动。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磁体部、所述第二磁体部和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设有把手结构;
[0021]所述磁场发生部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所述电池配置为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供电。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3]第三传动件,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中的一个或两个设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件和所述传动结构传动相连,所述传动结构和所述第三传动件的传动运动使得所述磁场发生部能沿所述第三传动件运动。
[002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第三传动件包括丝杆,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所述丝杆适配的螺纹结构。
[002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还包括:
[0026]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用于固定被测件,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架体,至少两个所述架体所在的直线穿过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之间的空间。
[002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输出部包括示波器。
[0028]本技术依据楞次定律,通过匀速运动的磁力线切割被测件,例如电缆,让电缆中产生稳定周期的电流波形,并当装置从头到尾扫描完电缆后,分析电流波形或者电流值中异常部分的时间节点和幅值,来分析出电缆铜丝断裂处的位置和断裂程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给电缆加大电流的探伤方式而言,本实施例有不破坏被测件的优势,而相比于超声波和视检的探伤方式而言,本实施例的探测精准度更高,相比于X射线的探伤方式而言,本实施例的测量模式是不会对操作者和周围人群造成任何伤害的。
[002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30]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003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测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测试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图3中所示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示出的测试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示出的检测输出部的输出结果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8]100A、测试装置;100B、测试装置;110、磁场发生部;111、第一磁体部;1111、第一直流电磁铁;112、第二磁体部;1121、第二直流电磁铁;113、驱动部;1131、第一传动件;1132、第二传动件;1133、驱动件;114、固定架;1141、把手结构;115、第三传动件;116、支架;1161、架体;120、检测输出部;121、接线端;200、被测件;a、磁感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0040]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41]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内、外、左、右、前、后等)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0042]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场发生部,所述磁场发生部能产生旋转磁场,所述旋转磁场用于使被测件产生感应电流;检测输出部,具有至少两个接线端,至少两个所述接线端用于与所述被测件电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检测输出部能够经所述回路采集所述被测件产生的感应电流并对采集的结果进行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部包括:第一磁体部;第二磁体部,与所述第一磁体部相对且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二者在相对一侧的磁极相反,且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之间的空间能用于供被测件穿过;驱动部,与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相连,并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磁体部和所述第二磁体部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部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第一直流电磁铁,多个所述第一直流电磁铁周向相隔设置;所述第二磁体部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第二直流电磁铁,多个所述第二直流电磁铁周向相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直流电磁铁所通电流的方向和所述第二直流电磁铁所通电流的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直流电磁铁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直流电磁铁的数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磁体部相连,所述第一传动件运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