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及其加工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819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按重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Zn:7.5

A high-strength 7000 series aluminum alloy profile and its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及其加工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材料成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及其加工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7000系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以及优良的抗断裂韧性和抗疲劳的性能,此外,7000系铝合金的热加工性能、耐腐蚀性能也较好,因此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车辆、建筑、桥梁和大型压力容器等领域。
[0003]在7000系铝合金中,其主要强化元素为Zn和Mg,两者在合金中能形成强化相η相(MgZn2)和T相(Al2Mg3Zn3)。当Zn的质量分数在7

12%,Mg的质量分数在2

3%,且Zn与Mg质量比≥3时,Zn和Mg在合金中主要形成η相。随着Zn和Mg含量的提高,强化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合金强度得到提高;当Zn、Mg的原子比接近T相时,合金综合性能最好。7000系铝合金还含有Cu,在平衡状态下,Cu在Al基体中的固溶极限为5.56%。当Cu含量很高且Mg含量很低时,合金会形成θ相(Al2Cu)。Cu可有效地提高沉淀相的弥散程度,通过提高晶界析出相中的Cu含量,降低晶界与晶内的电位差,可降低合金的应力腐蚀开裂倾向。但当Zn、Mg含量比较小时,Cu含量越高,合金韧性越差。
[0004]7000系铝合金属于可热处理的强化合金,主要是通过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析出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第二相颗粒以达到强化目的,即时效强化,又称沉淀强化。7000系铝合金的时效析出序列为:过饱和固溶体

溶质原子偏聚区(GP区)

亚稳相η'

平衡相η。在时效早期阶段,析出相为GP区。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或保温时间的加长,以GP区为核心形成与Al基体半共格的亚稳相η'。GP区和亚稳相η'都能对合金起强化作用,其中η'相起主要强化作用。η'相容易在位错、晶界等处形核长大,其对合金的强化作用受共格程度和均匀性的影响。η'相可作为与Al基体不共格的平衡相η的晶核,随着η相的形成和长大,合金强度开始下降。
[0005]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Al

Zn

Mg

Cu系超高强铝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铝合金通过调整主合金元素以优化铝合金的强化相类型,保证合金强度与韧性的同时,具有高的淬透性;并通过在传统热处理工艺上开发双深冷嵌入的多级热处理工艺,调整强化相的分布状态。该铝合金需要通过双深冷嵌入的多级热处理工艺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工序稍显复杂,而且合金的韧性和伸长性能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该铝合金型材具有高Zn/Mg比,以及低Cu含量的特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合金成分调控以及双级时效处理,获得组织均匀,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强7000系铝合金。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按重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
[0009]Zn:7.5

7.65%,
[0010]Mg:1.5

1.7%,
[0011]Cu:0.16

0.2%,
[0012]Zr:0.17

0.2%,
[0013]Fe:0.04

0.06%,
[0014]Si:0.01

0.05%,
[0015]余量为Al。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按重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
[0017]Zn:7.65%,
[0018]Mg:1.57%,
[0019]Cu:0.16%,
[0020]Zr:0.17%,
[0021]Fe:0.05%,
[0022]Si:0.03%,
[0023]余量为Al。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的加工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25]S1.备料:准备好原材料纯铝锭、纯锌锭和中间合金Al

50Mg、Al

50Cu、Al

10Zr以及细化剂Al

5Ti

1B;
[0026]S2.合金熔炼:先预热至200℃,然后加入纯铝锭和中间合金Al

50Cu,升温熔化,在720

725℃下再依次加入纯锌锭、中间合金Al

50Mg和Al

10Zr,其中每次加料后保温10min;在718

722℃进行精炼,静置10min后除渣,最后加入细化剂Al

5Ti

1B,在710

720℃下浇注;
[0027]S3.合金铸锭和均匀化处理:对S2浇注得到的合金进行铸锭,合金均匀化的处理温度为470℃,保温时间为24h,空冷;热挤压前,先将挤压坯、凹模进行预热,其预热温度分别为430℃和450℃,保温时间为1h;凸模和挤压筒预热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1h;热挤压速率为V=2mm/s,挤压比为39.4;
[0028]S4.热挤压成型:热挤压成型棒材的固溶处理温度为470℃,保温时间为1h,保温完成后水淬;
[0029]S5.人工时效:在固溶处理后进行人工时效。
[0030]进一步地,所述人工时效为双级时效工艺,所述双级时效工艺条件分别为120℃/6h+160℃/(8、10、12、14、16h),以及120℃/6h+180℃/(8、10、12、14、16h)。
[0031]双级时效通常指第一级低温时效+第二级高温时效。其中,一级低温时效后,合金析出大量细小且均匀分布的GP区;随后进入二级高温时效,GP区向η'相转变。通过改变双级时效工艺,即控制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能有效改善合金晶内和晶界处的析出相的密度、形貌、尺寸等,从而改善合金力学性能。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加入的中间合金Al

50Mg为原材料总重量的3

3.4%;加入的中间合金Al

50Cu为原材料总重量的0.32

0.4%;加入的中间合金Al

10Zr
为中间合金的1.7

2%。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纯铝锭的纯度在99.85%以上。
[0034]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所述S2中,在精炼时采用的精炼剂为六氯乙烷。
[0035]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中间合金Al

50Mg中,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Zn:7.5

7.65%,Mg:1.5

1.7%,Cu:0.16

0.2%,Zr:0.17

0.2%,Fe:0.04

0.06%,Si:0.01

0.05%,余量为Al。2.一种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数,包括以下组分:Zn:7.65%,Mg:1.57%,Cu:0.16%,Zr:0.17%,Fe:0.05%,Si:0.03%,余量为Al。3.一种如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高强7000系铝合金型材的加工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备料:准备好原材料纯铝锭、纯锌锭和中间合金Al

50Mg、Al

50Cu、Al

10Zr以及细化剂Al

5Ti

1B;S2.合金熔炼:先预热至200℃,然后加入纯铝锭和中间合金Al

50Cu,升温熔化,在720

725℃下再依次加入纯锌锭、中间合金Al

50Mg和Al

10Zr,其中每次加料后保温10min;在718

722℃进行精炼,静置10min后除渣,最后加入细化剂Al

5Ti

1B,在710

720℃下浇注;S3.合金铸锭和均匀化处理:对S2浇注得到的合金进行铸锭,合金均匀化的处理温度为470℃,保温时间为24h,空冷;热挤压前,先将挤压坯、凹模进行预热,其预热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耿华朱世安蔡月华韦杰宝张大童宁成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豪美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