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面积操作综合化水肥供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肥供给系统设备
,具体讲一种大面积操作综合化水肥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在农业施肥领域多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现有的水肥供给设备对水与肥料的混合效率较低,使得水与肥料的混合时间较长,且不容易混合均匀,从而影响植物灌溉的效率,使得植物的灌溉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同时现有的水肥供给设备无法根据浇灌区域以及浇灌面积进行调整,无法同时进行大面积以及局部供给,在进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操作综合化水肥供给系统,包括有移动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1)的车厢内部依次设置有肥料储存箱(2)、水箱(7)以及混合箱(9),所述混合箱(9)的一侧下端连通有若干横向排列的第一出料管(15),若干所述第一出料管(15)表面均设置有开关阀,所述混合箱(9)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卷管器(28),若干所述卷管器(28)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吸泵(52),若干所述卷管器(28)表面分别缠绕有第一水管(51),若干所述第一水管(51)的一侧分别和若干所述第一出料管(15)的一侧螺纹连接,若干所述第一水管(51)的另一侧分别和若干所述第一吸泵(52)的进水端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一吸泵(52)的另一侧均设置有浇灌箱(30),若干所述浇灌箱(30)靠近若干所述第一吸泵(52)的一侧下端分别连通有第一进料管(29),若干所述第一吸泵(52)的出水端分别与若干所述第一进料管(29)相连通,若干所述浇灌箱(30)的一侧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收藏盒(39),若干所述收藏盒(39)的内部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吸泵(54),若干所述第二吸泵(54)的进水端分别与若干所述浇灌箱(30)的一侧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二吸泵(54)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水鼓卷管器(48),若干所述水鼓卷管器(48)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水管(49),若干所述第二水管(49)的一侧分别和若干所述第二吸泵(54)的出水端相连通,若干所述收藏盒(39)的一侧均开设有拉槽(57),若干所述第二水管(49)的另一侧分别穿过若干所述拉槽(57)连接有第一喷头(50),若干所述浇灌箱(30)的前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背带(3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操作综合化水肥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移动车(1)车厢两侧的所述浇灌箱(30)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出料管(31),两个所述第二出料管(31)的上端连通有第三吸泵(53)的进水端,两个所述第三吸泵(53)的出水端分别螺纹连接有L型硬管(32),两个所述L型硬管(32)的相远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4),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4)的另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35),四个所述第一液压杆(35)的延长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6),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36)另一侧中间设置有第二喷头(37),两个所述第二喷头(37)分别靠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36)的一侧中间连通有第一软管(33),两个所述第一软管(33)穿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4)的中间分别和两个所述L型硬管(32)的一侧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面积操作综合化水肥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移动车(1)车厢两侧的所述浇灌箱(30)的另一侧均设置有第三连接板(42),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42)的另一侧上下端分别设置有推杆(43),八个所述推杆(43)分别靠近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栓(44),八个所述螺栓(44)的延长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42)与靠近所述移动车(1)车厢两侧的所述浇灌箱(30)的一侧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板(42)靠近八个所述推杆(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玲歆,马荣花,姚斌,朱克保,梅万付,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县能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