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97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机用吹风装置,该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包括:风轮以及带动风轮双向旋转的第二周向驱动器;转动设置在风轮外周的风向调控罩壳以及带动风向调控罩壳旋转的第一周向驱动器,风向调控罩壳上形成有处于风轮外周的吸风口和送风口;风向调控罩壳具有使送风口朝向室内以便风轮正向旋转将室外新风自吸风口吸入并自送风口送入室内的新风吸入位,以及使送风口朝向室外以便风轮反向旋转将室内废风自吸风口吸入并自送风口排出室外的废风排出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仅设置一个风轮,通过改变风轮的吹风方向及风向调控罩壳的周向位置即使吹风装置具有不同的功能,不仅节约了动力成本,降低了运行能耗,减少了运行噪音,而且缩小了新风机的体积。了新风机的体积。了新风机的体积。

Blowing device for fresh air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机用吹风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新风机用吹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风机运用新风对流技术,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杀菌、消毒、过滤等措施后,再输入到室内,从而最大程度化的进行室内空气置换。
[0003]如公开号为CN11395903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热交换新风机,该新风机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内设有四个腔体,分别是设置有室外进风口的第一腔体,设置有室内送风口的第二腔体,设置有室外排风口的第三腔体,以及设置有室内回风口的第四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通过热交换器的壳程相连通以形成新风通道,第四腔体和第三腔体则通过热交换器的管程相连通以形成排风通道。
[0004]在机身内设置四个独立的腔体后,只需确保室外进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与相应腔体相连通即可,从而能够根据需要将室外进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内回风口和室外排风口设置在机身的任意位置。
[0005]然而,该新风机的不足之处在于:(1)机身内形成了相互独立的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并分别采用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实现新风通道对室外新风的引入以及排风通道对室内废风的排出,不仅体积较大,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而且两台风机的运行能耗较高,产生的噪音较大;(2)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使用新风机时,也无需同时进行新风引入和废风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风机用吹风装置,该新风机用吹风装置通过风向调控罩壳转动即可分别导通至少两个方向的通风风道,且无需设置两个风机进行空气流向的调节,体积小,运行所需的耗能低。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包括:
[0009]风轮以及带动风轮双向旋转的第二周向驱动器;
[0010]转动设置在风轮外周的风向调控罩壳以及带动风向调控罩壳旋转的第一周向驱动器,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上形成有处于风轮外周的吸风口和送风口;
[0011]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具有使送风口朝向室内以便风轮正向旋转将室外新风自吸风口吸入并自送风口送入室内的新风吸入位,以及使送风口朝向室外以便风轮反向旋转将室内废风自吸风口吸入并自送风口排出室外的废风排出位。
[0012]本专利技术中,风轮转动连接在风向调控罩壳内,第二周向驱动器可在两个方向(正转或反转)上带动风轮旋转而对空气产生吸引,以确定吹风装置对气流的大致引导方向(使新风从室外进入室内或使废风从室内排出室外)。风向调控罩壳可以相对于机壳旋转,而使吸风口和送风口分别到达不同的工作位置,以辅助风轮确定最终的空气流向。
[0013]当需要引入新风时,风向调控罩壳旋转至使吸风口朝向室外且送风口朝向室内,此时吸风口和送风口之间形成新风通道;风轮正向旋转将室外新风自吸风口吸入并自送风口送入室内,此时风向调控罩壳处于新风吸入位。
[0014]当需要排出废风时,风向调控罩壳旋转至使送风口朝向室外,此时风轮反向旋转将室内废风自吸风口吸入并自送风口排出室外,此时风向调控罩壳处于废风排出位。
[0015]显然,风轮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只是相对而言的,本专利技术对不同工作状态下风轮的具体转向没有特别要求;同时,风向调控罩壳是可以在机壳内360
°
旋转的,本专利技术对其转向也没有特别要求。
[0016]本专利技术中仅设置一个风轮,通过改变风轮的吹风方向以及风向调控罩壳的周向位置即使吹风装置具有不同的功能(将新风引入室内或将废风排出室外),不仅节约了动力成本,降低了运行能耗,减少了运行噪音,而且缩小了新风机的体积。
[0017]本专利技术中,风轮和风向调控罩壳分别具有独立的周向驱动器,因此二者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第一周向驱动器和第二周向驱动器均与控制模块相连,该控制模块根据指令控制第一周向驱动器和第二周向驱动器工作以使风向调控罩壳和风轮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
[0018]控制模块所接收的指令可以是用户控制操作盘或遥控器发出的,也可以是控制模块在接收到与之相连的环境监测模块发出的监测数据并进行比对后自行生成的;环境监测模块能够对室内外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同一环境参数的室内数值和室外数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自动生成相应控制指令,以控制第一周向驱动器和第二周向驱动器工作。
[0019]在上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中,所述的吸风口的周向宽度大于所述的送风口的周向宽度以便大量吸风和集中送风;
[0020]所述的吸风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件。
[0021]本专利技术中,吸风口由于设置在风向调控罩壳的圆周面上,因此其周向宽度能够设置得较大,以增大进风量;送风口一般与新风机机壳上的出风口相当,将其周向宽度设置得较小不会徒增新风机机壳的体积。
[0022]本专利技术中,吸风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件,该过滤件不仅能够在新风吸入时对新风进行过滤,还能在排出废风时对室内废风进行过滤;该过滤件的种类可以任意选择。
[0023]在上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中,过滤件在风向调控罩壳上的可拆卸安装方式为: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21)的外周侧形成有安装槽(211b),所述的吸风口(211a)处于安装槽(211b)的中心且贯通安装槽(211b)的槽底,所述的安装槽(211b)的槽底形成有处于吸风口(211a)开口外缘的限位台阶();
[0024]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21)的外周侧设有用于将过滤件(29)束缚在安装槽(211b)内的外限位框架(211c),该外限位框架(211c)的一种一侧与风向调控罩壳(21)之间形成有便于拆装过滤件(29)的拆装口(211d)。
[0025]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中,所述的拆装口(211d)呈条形且其长度方向沿风向调控罩壳(21)的轴向延伸;
[0026]所述的吸风口(211a)处设有用于防止过滤件(29)伸入风向调控罩壳(21)内的内限位框架()。
[0027]在安装过滤件时,内限位框架能够辅助限位台阶对过滤件进行定位,避免过滤件插入风向调控罩壳(21)内而影响风轮工作。
[0028]在上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中,所述的吸风口和送风口相邻,且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的内周壁上设有处于吸风口和送风口之间的挡风件,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和所述的风轮之间形成有用于将空气自吸风口绕过风轮引至送风口处的导风通道。
[0029]为了提高风轮对气流的引导效率,本专利技术将吸风口与送风口设置为相邻,并利用挡风件阻止气流直接从吸风口进入送风口,利用风轮的离心力将气流引入导风通道,本专利技术中,导风通道自吸风口始,绕过风轮途径吸风口的对侧后,至送风口处终;在风轮的离心作用下,气流经导风通道加速后从送风口处离开风向调控罩壳。在上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中,所述的挡风件的前端向风轮延伸,且所述的挡风件上形成有朝向吸风口以避免气流直接从吸风口进入送风口的挡风面,以及朝向送风口以将导风通道内的气流引入送风口的第一导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轮(23)以及带动风轮(23)双向旋转的第二周向驱动器(24);转动设置在风轮(23)外周的风向调控罩壳(21)以及带动风向调控罩壳(21)旋转的第一周向驱动器(22),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21)上形成有处于风轮(23)外周的吸风口(211a)和送风口(212a);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21)具有使送风口(212a)朝向室内以便风轮(23)正向旋转将室外新风自吸风口(211a)吸入并自送风口(212a)送入室内的新风吸入位,以及使送风口(212a)朝向室外以便风轮(23)反向旋转将室内废风自吸风口(211a)吸入并自送风口(212a)排出室外的废风排出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口(211a)的周向宽度大于所述的送风口(212a)的周向宽度以便大量吸风和集中送风;所述的吸风口(211a)处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件(29)。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21)的外周侧形成有安装槽(211b),所述的吸风口(211a)处于安装槽(211b)的中心且贯通安装槽(211b)的槽底,所述的安装槽(211b)的槽底形成有处于吸风口(211a)开口外缘的限位台阶();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21)的外周侧设有用于将过滤件(29)束缚在安装槽(211b)内的外限位框架(211c),该外限位框架(211c)的一种一侧与风向调控罩壳(21)之间形成有便于拆装过滤件(29)的拆装口(211d)。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装口(211d)呈条形且其长度方向沿风向调控罩壳(21)的轴向延伸;所述的吸风口(211a)处设有用于防止过滤件(29)伸入风向调控罩壳(21)内的内限位框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口(211a)和送风口(212a)相邻,且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21)的内周壁上设有处于吸风口(211a)和送风口(212a)之间的挡风件(214),所述的风向调控罩壳(21)和所述的风轮(23)之间形成有用于将空气自吸风口(211a)绕过风轮(23)后引至送风口(212a)处的导风通道(212b)。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机用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风件(214)的前端向风轮(23)延伸,且所述的挡风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华宋涛郑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林斯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