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7842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涉及红树林种植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红树林时,选择由东向西海拔依次升高,且最低处与最高处海拔高度差在1~3m的泥质滩涂进行混交种植;将泥质滩涂由东向西依次分为A、B、C三个区域,其中A区占地泥质滩涂总面积的40~50%,B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30~35%,C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15~30%;在A区种植海桑,待海桑幼苗长大后,在B区种植秋茄,C区种植红榄李和木麻黄。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红树林的混交种植方法,适宜红树林植被生长固碳能力较强。适宜红树林植被生长固碳能力较强。

A mixed plant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of mangrove vege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树林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树林是全球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虽然仅占全球海岸面积0.5%,但是红树林输出到海洋的碳却占全球森林输出量的11%,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碳累积量的15%也来自红树林,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全球红树林面积锐减35%,平均每年减少2.1%,超过热带雨林和珊瑚礁的减速,减弱了全球红树林的固碳能力。
[0003]因此本申请研究种植了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来面对红树林面积减少而降低固碳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6](1)选择滩涂作为红树林混交种植地;
[0007](2)将泥质滩涂由东向西依次分为A、B、C三个区域;
[0008](3)在A区种植海桑,B区种植秋茄,C区种植红榄李和木麻黄。
[0009]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滩涂为泥质滩涂,由东向西海拔依次升高,且最低处与最高处海拔高度差在0.5~2m。
[0010]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A区占地泥质滩涂总面积的40~50%;B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30~35%;C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15~30%
[0011]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海桑为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和无瓣海桑中的一种或几种混种。
[0012]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A区海桑种植播种方式采用撒播,种植密度在6~7株/cm2;播种后,海桑种子发芽期间每2~3小时喷淡水一次,将盐度控制在1~5%,并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3天/次;发芽期间白天早晚各喷淡水一次,喷淡水将盐度控制在5~8%,并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7天/次;幼苗期间白天早晚各喷淡水一次将盐度控制在8~15%,并施0.5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7天/次,待幼苗长至40cm后停止喷淡水。
[0013]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B区待海桑幼苗长至40cm后,种植秋茄时直接移栽秋茄幼苗,种植密度在1~2株/m2,并施0.5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7天/次,待秋茄幼苗成活后,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
14天/次。
[0014]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C区待海桑幼苗长至40cm后在中间种植木麻黄,种植面积在5~8%,种植密度在2~3株/m2,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14天/次,;所述C区红榄李种植在木麻黄两侧,种植密度在1~2株/m2,木麻黄左侧红榄李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碱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14天/次,木麻黄右侧红榄李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14天/次。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专利技术在种植红树林时,选择由东向西海拔依次升高,且最低处与最高处海拔高度差在1~3m的泥质滩涂进行混交种植;将泥质滩涂由东向西依次分为A、B、C三个区域,其中A区占地泥质滩涂总面积的40~50%,B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30~35%,C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15~30%;在A区种植海桑,待海桑幼苗长大后,在B区种植秋茄,C区种植红榄李和木麻黄;
[0017]选择适宜种植在低滩涂且适合泥沙质的海桑在A区种植,并直接在A区播种,从发芽期间到幼苗长至40cm前,喷淡水量与频率、施肥频率逐渐减少,A区占地面积较大,种植海桑可以将低滩涂的盐度调节至适宜范围,并将滩涂的pH降低,待海桑长至40cm后,完全适应环境,适宜的盐度以及较低的pH,适合B区和C区的秋茄、红榄李和木麻黄移栽和生长,且无遮挡的日照,使温度适合移栽后的秋茄、红榄李和木麻黄,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适宜的温度、pH和盐度,以增强刚移栽的秋茄、红榄李的固碳能力;当移栽成功且秋茄、红榄李长成后,温度过高会影响红树林的固碳能力,将C区的红榄李种植在木麻黄两侧,移栽后日照时间相同,木麻黄长成后,高度高于两侧的红榄李,随太阳移动,上午木麻黄左侧植被接受光照,右侧红榄李在木麻黄阴影下减缓温度上升速度,下午木麻黄左侧植被处于阴影下,温度上升缓慢右侧红榄李接受充足光照,使长成后的红树林整体温度上升得到缓慢,温度降低有利于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增强;木麻黄左侧红榄李施碱性肥料,其他制备施酸性肥料,土壤pH降低有利于红树植物有机碳在土壤中累积,但过低的pH不利于红树林植被的生长,所以在木麻黄左侧红榄李施碱性肥料,伴随肥料在土壤中的流动、沉积,将土壤pH维稳在既能够增强红树林植被的固碳能力,又适宜红树林制备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实施例中混交种植红树林植被的固碳能力的测试方法如下:
[0020]固碳率计算方法:=(植被现存生物量/林龄)
×
红树植物碳含量。将实施例1、2与福建泉州的现有红树林1、2的固碳率进行对比。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23](1)选择滩涂作为红树林混交种植地;
[0024](2)将滩涂由东向西依次分为A、B、C三个区域;
[0025](3)在A区种植海桑,B区种植秋茄,C区种植红榄李和木麻黄。
[0026]优选的,上述步骤(1)中:滩涂为泥质滩涂,由东向西海拔依次升高,且最低处与最高处海拔高度差在1m。
[0027]优选的,上述步骤(2)中:A区占地泥质滩涂总面积的40%;B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30%;C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30%
[0028]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海桑为海南海桑。
[0029]优选的,上述步骤(3)中:A区海桑种植播种方式采用撒播,种植密度在6株/cm2;播种后,海桑种子发芽期间每2小时喷淡水一次,将盐度控制在1%,并施0.3kg/m2含磷和钾2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3天/次;发芽期间白天早晚各喷淡水一次,喷淡水将盐度控制在5%,并施0.3kg/m2含磷和钾20%的酸性磷肥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选择滩涂作为红树林混交种植地;(2)将泥质滩涂由东向西依次分为A、B、C三个区域;(3)在A区种植海桑,B区种植秋茄,C区种植红榄李和木麻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所述滩涂为泥质滩涂,由东向西海拔依次升高,且最低处与最高处海拔高度差在0.5~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A区占地泥质滩涂总面积的40~50%;B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30~35%;C区占泥质滩涂总面积的15~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所述海桑为海南海桑、卵叶海桑、拟海桑和无瓣海桑中的一种或几种混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红树林植被固碳能力的混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中:所述A区海桑种植播种方式采用撒播,种植密度在6~7株/cm2;播种后,海桑种子发芽期间每2~3小时喷淡水一次,将盐度控制在1~5%,并施0.3kg/m2含磷和钾20~30%的酸性磷肥和钾肥,施肥频率为3天/次;发芽期间白天早晚各喷淡水一次,喷淡水将盐度控制在5~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岸滩生态修复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