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华北落叶松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培育的管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华北落叶松的培育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华北落叶松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培育的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华北落叶松(学名:Larix principis
‑
rupprechtii Mayr)是松科,落叶松属乔木,高可达30米,胸径1米;枝平展,具不规则细齿;叶片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倒披针状窄条形,扁平,稀呈四棱形,球果基部苞鳞的先端露出;种子斜倒卵状椭圆形,灰白色,种翅上部三角状,4
‑
5月花期,10月球果成熟。
[0003]该种木材淡黄色或淡褐色,材质坚韧,结构致密,纹理直,含树脂,耐久用。可供建筑,桥梁,电杆、舟车、器具、家具、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干可割取树脂,树皮可提取栲胶。华北落叶松生长快,材质优良,用途大,对不良气候的抵抗力较强,并有保土、防风的效能,可作分布区内以及黄河流域高山地区及辽河上游高山地区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树种。
[0004]目前,华北落叶松的管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华北落叶松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林培育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在华北落叶松树林中选择目标树:根据经营目标确定目标树的目标胸径;按照公式N=10000
×
a
‑2×
π
‑1×
(d/200)
‑2,计算单位公顷目标树数量,再根据公式D=d
×
100
‑1×
a,计算得到相邻目标树间距,其中,N为单位公顷目标树数量;a为目标树自由生长到目标胸径时,树冠与胸径的比值;d为目标胸径,单位为厘米;D为相邻目标树间距,单位为米;根据单位公顷目标树数量和相邻目标树间距选择个体突出、干形通直、树冠圆满、树高不低于主林冠层、顶无双头和干无损伤的落叶松作为目标树并标记;(b)在华北落叶松树林中选择和采伐干扰树:选择处于目标树同林层且树冠与目标树树冠搭接的林木,以及位于被干扰半径之内的林木作为干扰树,其中,被干扰半径=下次采伐时目标树胸径
×
a,a为目标树自由生长到目标胸径时,树冠与胸径的比值;然后采伐干扰树;(c)目标树修枝:在秋冬目标树停止生长期进行修枝,修枝高度为树高1/3~1/2;修枝茬口平滑,与树体平行,不留短橛,不成坑洼;(d)目标树和干扰树之外的林木管理:按照正常伐密留稀、伐次留好、伐小留大原则进行疏伐;(e)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幼树阶段:扩穴除草、增温保水、促进幼苗生长;对草本、藤本进行割灌、折灌;高生长阶段:控制森林密度,保持林木高径比在80
‑
100之间,自然整枝不能超过树高1/3;阶段末期选择目标树并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赵久宇,周庆营,崔立志,支乾坤,王艳军,郭敬丽,陈永军,刘帅,张学民,丁赓,李晓辉,李艳山,刘超,任光宇,金春生,吕康乐,徐国巧,赵晓宇,刘瑞敏,孟令宇,席常新,方旭,巩军权,窦洪海,曾繁伟,张万红,王军,张二亮,李校,张立民,任志军,绳亚军,黄永辉,杨绕华,王海东,张宝祥,陈志国,李秀明,姚丽芳,李大勇,佟晓华,丛鑫泽,任天翼,李桂森,李艳杰,孟凡军,巩建新,刘凯庭,刘沛源,魏浩亮,丁万林,张旭,孙文,王祺龙,宋宏博,魏天玉,郭人,田佳杰,侯菲,杨婧文,张建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