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子铆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63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端子铆压装置,涉及微动开关加工设备领域,包括外壳上料机构和双端子上料机构;所述外壳上料机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压块、插设在两块所述限位压块之间的铆压块、安装在所述铆压块端部的铆压气缸、架设在所述限位压块上方的水平移动气缸、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气缸动力输出端的移动连接块、竖直安装在所述移动连接块上的竖直移动气缸和安装在所述竖直移动气缸动力输出端的外壳移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铆压块和限位压块上开设能够容纳外壳竖直通过的沟槽的方式,能够实现对较小体积的外壳的竖直稳定移动,便于后续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的铆压。于后续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的铆压。于后续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的铆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端子铆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动开关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端子铆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现有的微动开关通常包括外壳、按钮、可动片、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等部件组成,使用时,通过按压按钮带动具有弹性的可动片移动,从而带动常闭端子上的银触点与常开端子电连接导通,从而起到信号连接的作用。
[0003]由于微动开关的零部件都比较精细微小,在将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铆压入外壳内时,若采用普通的铆压装置不仅容易造成压力过大而损坏,且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体积较小,上下料不便,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端子铆压装置,解决现有的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铆压效率且成品率不高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双端子铆压装置,包括外壳上料机构和双端子上料机构;
[0007]所述外壳上料机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压块、插设在两块所述限位压块之间的铆压块、安装在所述铆压块端部的铆压气缸、架设在所述限位压块上方的水平移动气缸、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气缸动力输出端的移动连接块、竖直安装在所述移动连接块上的竖直移动气缸和安装在所述竖直移动气缸动力输出端的外壳移动块,所述铆压块和限位压块端部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外壳竖直通过的沟槽,所述外壳移动块底部开设有两个能够容纳外壳的开口;
[0008]所述双端子上料机构包括中部开设有上料槽的双端子上料块、插设在所述双端子上料块两端的常闭端子上料块和常开端子上料块、与所述常闭端子上料块端部相连接的常闭端子上料气缸以及与所述常开端子上料块端部相连接的常开端子上料气缸,所述双端子上料块上分别开设有常闭端子压接口和常开端子压接口,所述常闭端子压接口内插设有贯通的常闭端子压接棒,所述常开端子压接口内插设有贯通的常开端子压接棒,所述常闭端子压接棒端部安装有常闭端子压接气缸,所述常开端子压接棒端部安装有常开端子压接气缸,所述铆压块端部与常闭端子压接口和常开端子压接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常闭端子连通口和常开端子连通口。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压块一侧平行设有限位上料块,所述限位压块与限位上料块之间差设有上料条,所述上料条端部与外壳上料气缸相连通,所述限位上料块和上料条上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外壳竖直通过的沟槽。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连接块通过两根导柱可水平移动地架设在安装柱上。
[0011]优选的,所述常闭端子上料块和常开端子上料块上分别开设有放置槽。
[0012]优选的,所述常闭端子压接棒和常开端子压接棒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限位棒,所述常闭端子上料块、常开端子上料块、双端子上料块和铆压块上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在铆压块和限位压块上开设能够容纳外壳竖直通过的沟槽的方式,能够实现对较小体积的外壳的竖直稳定移动,便于后续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的铆压;通过将外壳移动块插设入铆压块和限位压块的沟槽内进行外壳移动的方式,保证外壳竖直移动的可靠性;通过常闭端子上料块和常开端子上料块将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送入双端子上料块的上料槽内,保证对精细结构的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稳定移动;通过铆压气缸、常闭端子压接气缸和常开端子压接气缸的协同带动下,能够保证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准确铆压入外壳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外壳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双端子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常闭端子上料气缸和常闭端子压接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外壳,7

限位压块,8

铆压块,9

铆压气缸,10

限位上料块,11

上料条,12

外壳上料气缸,13

水平移动气缸,14

移动连接块,15

竖直移动气缸,16

外壳移动块,17

导柱,18

安装柱,19

上料槽,20

双端子上料块,21

常闭端子上料块,22

常开端子上料块, 23

常闭端子上料气缸,24

常开端子上料气缸,25

常闭端子压接口,26

常开端子压接口,27
‑ꢀ
常闭端子压接棒,28

常闭端子压接气缸,29

常开端子压接气缸,30

放置槽,31

常开端子压接棒,32

限位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双端子铆压装置,包括外壳上料机构和双端子上料机构,从而便于通过外壳上料机构将外壳1送至铆压位点,通过双端子上料机构将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送至铆压位点,将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铆压入外壳1内;
[0022]如图1

3所示,外壳上料机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压块7、插设在两块限位压块7 之间的铆压块8、安装在铆压块8端部的铆压气缸9、架设在限位压块7上方的水平移动气缸 13、安装在水平移动气缸13动力输出端的移动连接块14、竖直安装在移动连接块14上的竖直移动气缸15和安装在竖直移动气缸15动力输出端的外壳移动块16,铆压块8和限位压块 7端部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外壳1竖直通过的沟槽,外壳移动块16底部开设有两个能够容纳外壳1的开口,从而便于将外壳移动块16插入铆压块8和限位压块7的沟槽内,对外壳1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
[0023]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双端子上料机构包括中部开设有上料槽19的双端子上料块20、插设在双端子上料块20两端的常闭端子上料块21和常开端子上料块22、与常闭端子上料块21端部相连接的常闭端子上料气缸23以及与常开端子上料块22端部相连接的常开端子上料气缸24,从而在常闭端子上料气缸23和常开端子上料气缸24的带动下,将常闭端子和常开端子送入双端子上料块20的上料槽19内,双端子上料块20上分别开设有常闭端子压接口25和常开端子压接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端子铆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上料机构和双端子上料机构;所述外壳上料机构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限位压块(7)、插设在两块所述限位压块(7)之间的铆压块(8)、安装在所述铆压块(8)端部的铆压气缸(9)、架设在所述限位压块(7)上方的水平移动气缸(13)、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气缸(13)动力输出端的移动连接块(14)、竖直安装在所述移动连接块(14)上的竖直移动气缸(15)和安装在所述竖直移动气缸(15)动力输出端的外壳移动块(16),所述铆压块(8)和限位压块(7)端部分别开设有能够容纳外壳(1)竖直通过的沟槽,所述外壳移动块(16)底部开设有两个能够容纳外壳(1)的开口;所述双端子上料机构包括中部开设有上料槽(19)的双端子上料块(20)、插设在所述双端子上料块(20)两端的常闭端子上料块(21)和常开端子上料块(22)、与所述常闭端子上料块(21)端部相连接的常闭端子上料气缸(23)以及与所述常开端子上料块(22)端部相连接的常开端子上料气缸(24),所述双端子上料块(20)上分别开设有常闭端子压接口(25)和常开端子压接口(26),所述常闭端子压接口(25)内插设有贯通的常闭端子压接棒(27),所述常开端子压接口(26)内插设有贯通的常开端子压接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晖吴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赛尼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