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51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包括箱体、加热室和风室,加热室和风室均位于箱体内部,加热室位于风室的上方,风室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Y型出风管,Y型出风管延伸至加热室内,且与加热室相连通,风室的顶部固定有电机,加热室的底部设有通孔,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延伸至加热室内部,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样品架,样品架位于加热室内部,样品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远离样品架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挡板,加热管和弧形挡板均固定于加热室的底平面上。通过弧形挡板、加热管和样品架的结构变化,提高实验效率,减少干扰因素,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


[0001]本技术涉及老化试验装置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

技术介绍

[0002]热老化试验箱学名“通风老化试验箱”,适用于电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试验、电子零件及塑化制品的通风老化试验、评价和判断其适用性用于在高温环境条件下储存和使用。在模拟高温和大气压下将样品在空气中老化后,测量它们的性能并与未老化样品的性能进行比较。
[0003]现有的热老化试验箱,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由于进风系统设置不合理,容易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以解决加热不均匀、进风系统干扰实验结果,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包括箱体、加热室和风室,所述加热室和风室均位于箱体内部,所述加热室位于风室的上方,所述风室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有Y型出风管,所述Y型出风管延伸至加热室内,且与加热室相连通,所述风室的顶部固定有电机,所述加热室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延伸至加热室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样品架,所述样品架位于加热室内部,所述样品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远离样品架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加热管和弧形挡板均固定于加热室的底平面上。
[000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样品架包括支撑杆和圆形置物网,所述支撑杆与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所述圆形置物网绕支撑杆垂直固定于支撑杆上。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弧形挡板所在圆的圆心与圆形置物网所在圆的圆心相重合。
[000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室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内设置有孔塞,所述通气孔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固定于箱体的顶平面上,所述散热网内设置有推进气缸,所述推进气缸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孔塞。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室的顶部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风室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主板,所述温度传感器与主板电性连接。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Y型出风管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加热室内部,且出风口面向弧形挡板设置。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Y型出风管的底部外侧固定有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位于鼓风机的上方,并与主板信号连接。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热室的外侧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柜门的一侧设置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主板电性连接。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风室的外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风道。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固定于加热室的底平面上。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样品架转动,并将加热管对称设置在样品架两侧,可以使样品受热均匀,弧形挡板的设置,可以反射热量至样品架,提高加热效率;Y型出风管和弧形挡板的组合,一方面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另一方面避免直接吹向样品,影响实验结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的内部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0]1、箱体;2、加热室;21、通孔;22、通气孔;23、孔塞;24、散热网;25、推进气缸;26、温度传感器;27、柜门;28、观察窗;29、控制面板;210、密封垫;3、风室;31、主板;32、盖板;33、进风道;4、鼓风机;41、Y型出风管;42、出风口;43、气体流量计;5、电机;6、样品架;61、支撑杆;62、圆形置物网;7、加热管;8、弧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如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3]实施例1
[002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包括箱体1、加热室2和风室3,所述加热室2和风室3均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加热室2位于风室3的上方,加热室2的内壁上安装有超细玻璃纤维保温棉,起到保温效果,避免热量损失,所述风室3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鼓风机4,所述鼓风机4的出风口连通有Y型出风管41,所述Y型出风管41延伸至加热室2内,且与加热室2相连通,也就是说有两根管道进入加热室2内,这样的结构,保证有足够的氧气供应,所述风室3的顶部固定有电机5,所述加热室2的底部设有通孔21,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通孔21延伸至加热室2内部,为减少热量损失,在所述通孔21上设置有密封垫210,密封垫210采用耐高温、耐磨损的材料制成,所述密封垫210固定于加热室2的底平面上。
[002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样品架6,所述样品架6位于加热室2内部,样品架6包括支撑杆61和圆形置物网62,所述支撑杆61与电机5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所述圆形置物网62绕支撑杆61垂直固定于支撑杆61上,圆形置物网6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孔,增大样品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考虑不同实验的需要,圆形置物网62可以设置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设
置为3个。
[0026]为提高样品受热的均匀度,提高加热效率和稳定性,所述样品架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加热管7,加热管7采用翅片式加热管,具有升温快、发热均匀、散热性能好、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热装置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7设置为两根,且两根加热管7的高度要高于支撑杆61的高度,以保证样品的能够完全在受热范围内,所述加热管7远离样品架6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挡板8,两块弧形挡板8凹面面对加热管7,且弧形挡板8所在圆的圆心与圆形置物网62所在圆的圆心相重合,可以反射热量至样品架6上,提高热量利用率,弧形挡板8的高度高于加热管7的高度,同时,弧形挡板8的两端与加热室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不影响内部的空气流通。
[0027]使用时,将样品放置在样品架6上,启动电机5带动样品架6旋转,同时启动加热管7进行加热,根据需要,启动鼓风机4进行送风,保证加热室2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相对于现有技术,解决了样品加热不均匀、进风系统干扰实验结果的问题。
[0028]实施例2
[0029]请参阅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加热室(2)和风室(3),所述加热室(2)和风室(3)均位于箱体(1)内部,所述加热室(2)位于风室(3)的上方,所述风室(3)的底平面上设置有鼓风机(4),所述鼓风机(4)的出风口连通有Y型出风管(41),所述Y型出风管(41)延伸至加热室(2)内,且与加热室(2)相连通,所述风室(3)的顶部固定有电机(5),所述加热室(2)的底部设有通孔(21),所述电机(5)的输出轴穿过通孔(21)延伸至加热室(2)内部,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样品架(6),所述样品架(6)位于加热室(2)内部,所述样品架(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加热管(7),所述加热管(7)远离样品架(6)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挡板(8),所述加热管(7)和弧形挡板(8)均固定于加热室(2)的底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架(6)包括支撑杆(61)和圆形置物网(62),所述支撑杆(61)与电机(5)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所述圆形置物网(62)绕支撑杆(61)垂直固定于支撑杆(6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热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板(8)所在圆的圆心与圆形置物网(62)所在圆的圆心相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老化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室(2)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22),所述通气孔(22)内设置有孔塞(23),所述通气孔(22)的外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仁杰滕鹏飞张光武徐建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