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51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防水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包括土工布、粘接式防水板、高分子薄膜、止水带、搭接杆和搭接块;土工布和粘接式防水板之间通过高分子薄膜相互密贴粘接;两个粘接式防水板搭接接头之间设置有搭接区,其中一个的粘接式防水板搭接接头上方开设有搭接槽,另一个的粘接式防水板搭接接头底部通过搭接杆连接设置有搭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土工布与粘接式防水板之间覆盖高分子薄膜,提高二者的密贴粘结效果;相邻粘接式防水板的搭接区用于盲管布设,两个粘接式防水板端头通过搭接块和搭接槽搭接;相邻粘接式防水板的搭接接头内侧采用止水带以达到封闭效果;有效解决了防水板拼接缝隙易出现漏水的情况。漏水的情况。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防水板是隧道防排水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之间设置,可以有效阻隔围岩和初期支护中的地下水渗入隧道二次衬砌结构中。防水板铺设是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常见的防水板与初支之间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焊接、钉接。大量工程实践证明,由于初期支护平整度难以保证,防水板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卷绕铺设后的防水板难以与表面粗糙的土工布密贴,采用焊接、钉接的连接方式繁琐复杂,且不当的施工方法会导致防水板出现划破、焊破的危害,整体防水效果很难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旨在简化施工过程,提供快速的安装方式和可靠的防水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包括土工布、粘接式防水板、高分子薄膜、止水带、搭接杆和搭接块;土工布和粘接式防水板之间通过高分子薄膜相互密贴粘接;两个粘接式防水板搭接接头之间设置有搭接区,其中一个的粘接式防水板搭接接头上方开设有搭接槽,另一个的粘接式防水板搭接接头底部通过搭接杆连接设置有搭接块;搭接区内设置有止水带。
[0005]作为优选,所述两个粘接式防水板端头通过搭接块和搭接槽相互搭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式防水板内壁上还铺设有防水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搭接区的宽度为80mm。
[0008]作为优选,相邻的粘接式防水板搭接接头之间通过止水带相互密封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土工布与粘接式防水板之间覆盖一层高分子薄膜,可以提高二者间的密贴和粘结效果;纵向相邻粘接式防水板形成的搭接区用于盲管布设,搭接区内,两个粘接式防水板端头通过搭接块和搭接槽相互搭接;相邻粘接式防水板的搭接接头内侧采用止水带以达到封闭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防水板拼接缝隙易出现漏水的情况;采用的粘接式防水板在铺设过程中一次封闭成环,与初支密贴。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搭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的平铺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实施例平铺搭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号说明:
[0017]1、土工布;2、粘接式防水板;3、高分子薄膜;4、搭接区;5、止水带;21、搭接槽;22、搭接杆;23、搭接块。
[001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1]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包括土工布1、粘接式防水板2、高分子薄膜3、止水带5、搭接杆22和搭接块23;土工布1和粘接式防水板2之间通过高分子薄膜3相互密贴粘接;两个粘接式防水板2搭接接头之间设置有搭接区4,其中一个的粘接式防水板2搭接接头上方开设有搭接槽21,另一个的粘接式防水板2搭接接头底部通过搭接杆22连接设置有搭接块23;搭接区4内设置有止水带5。
[0024]具体的,所述两个粘接式防水板2端头通过搭接块23和搭接槽21相互搭接。
[0025]具体的,所述粘接式防水板2内壁上还铺设有防水层。
[0026]具体的,所述搭接区4的宽度为80mm。
[0027]具体的,相邻的粘接式防水板2搭接接头之间通过止水带5相互密封连接。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时,初期支护纵向相邻土工布1之间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于搭接,土工布1与粘接式防水板2之间覆盖一层高分子薄膜3,可以提高二者间的密贴和粘结效果;纵向相邻粘接式防水板2形成的搭接区4用于盲管
布设,搭接区4内,两个粘接式防水板2端头通过搭接块23和搭接槽21相互搭接;相邻粘接式防水板2的搭接接头内侧采用止水带5以达到封闭的效果;有效的解决了防水板拼接缝隙易出现漏水的情况;本技术方案采用的粘接式防水板2在铺设过程中一次封闭成环,与初支密贴,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进行焊接、钉接,能有效避免防水板出现高温焊破或锐器划破的状况。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粘贴方式的隧道新型防水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工布(1)、粘接式防水板(2)、高分子薄膜(3)、止水带(5)、搭接杆(22)和搭接块(23);土工布(1)和粘接式防水板(2)之间通过高分子薄膜(3)相互密贴粘接;两个粘接式防水板(2)搭接接头之间设置有搭接区(4),其中一个的粘接式防水板(2)搭接接头上方开设有搭接槽(21),另一个的粘接式防水板(2)搭接接头底部通过搭接杆(22)连接设置有搭接块(23);搭接区(4)内设置有止水带(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林李保金程高军王熙婷曹康玲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兰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