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50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套管钻孔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链、连接头、活动钻头、连接转轴和传动套筒,所述连接头安装在钻斗底部,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头上端,所述连接头内设空腔,且所述连接头一侧外壁开设有连接通槽,所述传动链设置在连接通槽内,且所述传动链上端与驱动机构连接,传动套筒设置在连接头内部底端中部,且所述传动套筒前后两端中部与连接头内壁通过连接转轴对应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钻头上端中部与传动套筒下端中部通过连接套筒对应连接。通过改变传动套筒的角度,带动活动钻头朝外偏出,活动钻头偏出钢套管口外扩大研磨范围,解决了不能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在岩层钻进的问题。层钻进的问题。层钻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全套管成孔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业界的发展,基坑深度越来越深,支护结构嵌固深度也越来越深,支护结构也开始产生嵌岩要求。
[0003]现有的技术中,采用普通的搓管机虽然垂直度控制较好,但是无法入岩钻探;如采用全套管全回转钻机,虽然垂直度精度控制好,但是效率低,成本高;目前很多项目采用旋挖硬咬合入岩,但是,因为没有钢套管,所以垂直度不好控制,精度不高,尤其是遇到岩石等复杂地层,垂直度更差;如果采用旋挖液压驱动器下钢套管,虽然效率高,但是难以入岩,只能到达土岩交界面。
[0004]针对钢套管只能到达岩面无法在岩层内继续钻进的工程,在进行岩层部分钻进时,需要钻头在钢套管提前钻进,在钻进过程中,钻斗为了进入钢套管,直径需要小于钢套管内径7

15cm,从而,导致钻头直径小于套管内径,因此,不能实现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在岩层钻进的工程。
[0005]针对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钻斗为了进入钢套管,直径小于钢套管内径,导致钻头直径小于套管内径,不能实现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在岩层钻进的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链、连接头、活动钻头、连接转轴和传动套筒,所述连接头安装在钻斗底部,钢套管设置在连接头外侧;
[0008]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头上端,所述连接头内设空腔,且所述连接头一侧外壁开设有连接通槽,所述传动链设置在连接通槽内,且所述传动链上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套筒设置在连接头内部底端中部,且所述传动套筒前后两端中部与连接头内壁通过连接转轴对应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链下端与传动套筒顶端一侧连接,所述活动钻头上端中部与传动套筒下端中部通过连接套筒对应连接。
[0009]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传动链细微移动,传动链带动传动套筒竖向转动,方便快速的带动活动钻头偏出钢套管口外扩大研磨范围,实现了活动钻头的微扩孔,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与稳定。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头内部下端为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两侧均设有由上而下倾斜的斜面。
[0011]设置活动空腔,方便流出传动套筒转动空间,活动空腔两侧设置斜面,方便传动套
筒在转动到最大角度事,贴合传动套筒,避免连接头内壁与传动套筒碰撞,影响转动精度。
[0012]进一步,所述传动套筒顶端另一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连接头内壁连接。
[0013]设置复位弹簧,方便在传动套筒逆时针转动后,带动传动套筒复位后,并细微调整传动套筒的角度,让传动套筒保持竖直状态。
[0014]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支座、连接主轴和滚筒,所述轴承支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支座对称分布在连接头上端前后两侧,所述滚筒设置在两个轴承支座之间,且所述滚筒中端与两个轴承支座上端通过连接主轴对应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侧与连接主轴后端连接。设置驱动电机,给整个装置提供动力,设置轴承支座,方便安装固定滚筒,设置滚筒,方便带动传动链移动,从而调节活动钻头转动。
[0015]进一步,所述传动链中部设有限位环,所述连接通槽中部开设有限位槽口,所述限位环设置在限位槽口内并与限位槽口滑动连接。设置限位环和限位槽口,方便现在传动链移动的距离,防止过得移动,让传动套筒受损。
[0016]进一步,所述连接头上端一侧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轮和连接支座,所述连接支座下端与连接头上端连接,所述缓冲轮设置在连接支座上端并与连接支座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链上端与缓冲轮表面贴合滑动。设置缓冲轮,方便让传动链上端在拐角处形成弧形,减缓磨损。
[0017]进一步,所述连接通槽底端一侧设有缓冲滚筒,所述缓冲滚筒中部与连接头内壁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链下端与缓冲滚筒表面贴合滑动。设置缓冲滚筒,方便让传动链下端在拐角处形成弧形,减缓磨损。
[0018]进一步,所述传动套筒底端与连接头底端水平对齐,所述连接套筒顶端一侧设有抵杆。设置抵杆,方便活动钻头和连接头之间在抵杆处均匀受力。
[0019]进一步,所述活动钻头下端面为朝下及朝外布置的球形面。活动钻头设置球形面,球形面与岩面接触面更广,便于接触岩面进行研磨周边的岩石。
[0020]进一步,所述活动钻头下端球形面设有多个错位分布的钻齿。设置钻齿,有利于提高钻进的效率以及钻进坚硬的岩石。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使用时,驱动机构暂停,活动钻头下垂,复位弹簧带动传动套筒保持竖直状态,使活动钻头的外侧壁与钢套管之间具有间隙,钻斗得以在钢套管中穿过;当活动钻头触岩时,驱动机构带动滚筒顺时针转动,滚筒带动传动链向上移动,传动链带动传动套筒逆时针转动,传动套筒带动活动钻头偏离连接头的外侧壁朝外偏出,活动钻头偏出钢套管口外扩大研磨范围,实现了活动钻头的微扩孔,解决了不能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在岩层钻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的总装结构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的内部结构图一;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4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6]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驱动电机1,缓冲轮2,连接支座3,传动链4,连接通槽5,缓冲滚筒6,活动空腔7,传动套筒8,连接套筒9,活动钻头10,钢套管11,复位弹簧12,连接头13,轴承支座14,滚筒15,连接主轴16,抵杆17,钻齿18,连接转轴19,斜面20,限位环21,限位槽口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9]目前针对钢套管只能到达岩面无法在岩层内继续钻进的工程,在进行岩层部分钻进时,需要钻头在钢套管提前钻进,在钻进过程中,钻斗为了进入钢套管,直径需要小于钢套管内径7

15cm,从而导致钻头直径小于套管内径,因此不能实现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在岩层钻进的工程。
[0030]如图1

4所述,本实施例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链4、连接头13、活动钻头10、连接转轴19和传动套筒8,连接头13 安装在钻斗底部,钢套管11设置在连接头13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传动链、连接头、活动钻头、连接转轴和传动套筒,所述连接头安装在钻斗底部,钢套管设置在连接头外侧;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连接头上端,所述连接头内设空腔,且所述连接头一侧外壁开设有连接通槽,所述传动链设置在连接通槽内,且所述传动链上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套筒设置在连接头内部底端中部,且所述传动套筒前后两端中部与连接头内壁通过连接转轴对应转动连接,所述传动链下端与传动套筒顶端一侧连接,所述活动钻头上端中部与传动套筒下端中部通过连接套筒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内部下端为活动空腔,所述活动空腔两侧均设有由上而下倾斜的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套筒顶端另一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连接头内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下同直径的全套管成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轴承支座、连接主轴和滚筒,所述轴承支座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支座对称分布在连接头上端前后两侧,所述滚筒设置在两个轴承支座之间,且所述滚筒中端与两个轴承支座上端通过连接主轴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全忠刘峻滕林文静羊发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