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50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液晶模组包括中框、面框、液晶玻璃以及支撑柱组件,中框包括第一侧板以及与第一侧板连接的第一挡板,面框包括第二侧板以及与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二挡板,液晶玻璃的BM区域嵌设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形成的夹层中,且BM区域内开设有限位孔,支撑柱组件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且支撑柱组件嵌设于限位孔内,支撑柱组件用于限制液晶玻璃的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支撑柱组件,能够保障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夹层间隙均匀,并且支撑柱组件能够限制液晶玻璃的各向位移,避免了因中框、面框结构形变或尺寸问题导致的液晶玻璃压迫性渗光。导致的液晶玻璃压迫性渗光。导致的液晶玻璃压迫性渗光。

A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玻璃易碎易擦伤,传统设计中,将液晶玻璃四周BM区置于中框之上、面框之下进行保护,且面框下表面、中框上表面要贴附缓冲胶条保护玻璃。
[0003]传统的液晶玻璃主要包括液晶面板、COF(Chip On Flex,覆晶薄膜)、S

PCB边板(Source PCB)等主要组件,而液晶面板区域分为两部分:有效显示区域(AA区域,Active Area)和四周黑色矩阵区域(BM区域),其中,四周BM区域主要用于数据信号及扫描信号的布线。在纯黑画面或偏暗画面模式下,如果液晶玻璃受到外力挤压导致局部变形,其内部的液晶分子会偏转一定角度导致部分光能可以穿透,从而形成压迫性渗光问题。
[0004]通常面框和液晶玻璃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纵向设计间隙,用以避免因挤压产生的液晶玻璃局部形变。
[0005]但是,实际生产中,背板、中框、面框等结构件来料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变或者尺寸误差问题,这样会导致预留间隙失效,进而会导致液晶玻璃压迫性渗光的问题,影响纯黑画面或偏暗画面的均匀性。
[0006]目前,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现有技术中,面框和液晶玻璃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的纵向设计间隙,用以避免因挤压产生的液晶玻璃局部形变,但是,实际生产中,背板、中框、面框等结构件来料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变或者尺寸误差问题,这样会导致预留间隙失效,进而会导致液晶玻璃压迫性渗光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缓解或解决上述提及问题中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液晶模组,其中,包括:
[0009]中框,所述中框包括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第一挡板;
[0010]面框,所述面框包括第二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侧板贴合在所述第一侧板上;
[0011]液晶玻璃,所述液晶玻璃包括AA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AA区域四周的BM区域,所述BM区域嵌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的夹层中,且所述BM区域内开设有限位孔;
[0012]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且所述支撑柱组件嵌设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支撑柱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液晶玻璃的移动。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
[0014]支撑柱本体,所述支撑柱本体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
板相抵接;
[0015]弹性泡棉,所述弹性泡棉套设于所述支撑柱本体上,所述弹性泡棉用于与所述限位孔相抵接。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本体与所述第一挡板为一体成型设置。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本体呈圆柱体状。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BM区域的宽度的30%。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BM区域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设计间隙。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设计间隙为0.6

1.0mm。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BM区域包括第一边框区域、第二边框区域、第三边框区域以及第四边框区域,所述第一边框区域、所述第二边框区域、所述第三边框区域以及所述第四边框区域首尾依次连接形成矩形环,且所述第一边框区域、所述第二边框区域、所述第三边框区域以及所述第四边框区域上分别设置有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支撑柱组件相抵接。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晶模组还包括:
[0023]背板,所述背板的第三侧板的外侧与所述第一侧板贴合相接;
[0024]LED灯,所述LED灯固定于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
[0025]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位于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LED灯之间,且所述导热件自所述第三侧板延伸至所述背板底部的沉槽内;
[0026]光学膜片组,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LED灯的出光面与所述液晶玻璃的入光面之间。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下增光膜以及上增光膜,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片、所述下增光膜以及所述上增光膜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
[002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模组,由此该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具有上述液晶模组所有的结构特征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液晶模组包括中框、面框、液晶玻璃以及支撑柱组件,中框包括第一侧板以及与第一侧板连接的第一挡板,面框包括第二侧板以及与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二挡板,液晶玻璃的BM区域嵌设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形成的夹层中,且BM区域内开设有限位孔,支撑柱组件位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且支撑柱组件嵌设于限位孔内,支撑柱组件用于限制液晶玻璃的移动。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支撑柱组件,能够保障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夹层间隙均匀,并且支撑柱组件能够限制液晶玻璃的各向位移,避免了因中框、面框结构形变或尺寸问题导致的液晶玻璃压迫性渗光。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框与支撑柱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泡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泡棉的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8]100、中框;200、面框;300、液晶玻璃;400、支撑柱组件;500、背板;600、LED灯;700、导热件;800、光学膜片组;110、第一侧板;120、第一挡板;210、第二侧板;220、第二挡板;310、BM区域;320、AA区域;330、限位孔;340、COF;350、S

PCB边板;311、第一边框区域;312、第二边框区域;313、第三边框区域;314、第四边框区域;410、支撑柱本体;420、弹性泡棉;430、设计间隙;421、泡棉基体;422、气泡结构;510、第三侧板;810、反射片;820、导光板;830、扩散片;840、下增光膜;850、上增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包括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的第一挡板;面框,所述面框包括第二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侧板贴合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液晶玻璃,所述液晶玻璃包括AA区域以及设置于所述AA区域四周的BM区域,所述BM区域嵌设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的夹层中,且所述BM区域内开设有限位孔;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且所述支撑柱组件嵌设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支撑柱组件用于限制所述液晶玻璃的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支撑柱本体,所述支撑柱本体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挡板相抵接;弹性泡棉,所述弹性泡棉套设于所述支撑柱本体上,所述弹性泡棉用于与所述限位孔相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本体与所述第一挡板为一体成型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本体呈圆柱体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或等于所述BM区域的宽度的3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BM区域一侧与所述第一挡板相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