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747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53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化学式为Ni

A precursor of cathode material for power lithium ion batter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对成熟,同行的竞争优势已不在。为了适应电动汽车高功率输出,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应运而生。和常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以在大电流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满足了车载动力电池的需要。
[0003]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粒度一般在3~4 um,较小的粒度有利于缩短锂离子的迁移路径,提高锂离子的传输效率,从而适应大电流充放电。然而,由于粒度较小,该类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加工性能不佳,在电池级片滚压的过程中发生破裂,导致电性能骤降。此外,较小的粒度对应前驱体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相反,随着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粒度的增加,产品的加工性能增强,锂离子传输路径增大,导致效率降低,倍率性能下降。
[000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于产品层面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化学式为Ni
x
Co
y
Mn
z
M
k
(OH)2,其中,M为Zr、Al、La、T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0.3≤x<0.7,0<y≤0.25,0.05<z≤0.3,0.001≤k<0.004。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D50为6~8um,粒度径距0.50<(D90

D10)/D50<0.80,振实密度为1.05~1.45g/cm3,比表面积为70~120m2/g。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于方法层面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配制Ni、Co、Mn、M盐的混合溶液;配制摩尔浓度为8~10mol/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沉淀剂;配制摩尔浓度为2~4mol/L的氨水溶液作为络合剂;步骤二、向封闭的反应釜中加入纯水、所述沉淀剂和所述络合剂配成底液,通过所述沉淀剂控制底液的pH值为12.20~12.60,通过所述络合剂控制底液中的氨浓度为0.2~0.4mol/L,温度维持在60~70℃;步骤三、保持反应釜的搅拌开启,通入空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空气与所述氮气的体积比为0.8:1~1.2:1,流量为300~400L/h,将步骤一中的所述混合溶液、所述沉淀剂与所述络合剂分别以300~800mL/min的流速持续加入反应釜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反应过程
中pH维持在11.55~11.95,反应的温度维持在60~70℃,反应釜的转速为500~700r/min;溢流流向提浓机,控制反应釜中的固含量为20~26%,当反应釜中物料的粒度D50生长到6~8um,粒度径距0.50<(D90

D10)/D50<0.80时,停止反应;步骤四、将步骤三中的共沉淀产物经过压滤、洗涤、干燥得到疏松多孔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在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中Ni、Co、Mn、M的总摩尔浓度为1.8~2.5mol/L。
[0010]2.上述方案中,在步骤一中,所述M盐为Zr盐、Al盐、La盐、Ti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11]3.上述方案中,在步骤三中,反应过程中氨浓度控制在0.2~0.4mol/L。
[0012]4.上述方案中,前驱体的化学式为Ni
x
Co
y
Mn
z
M
k
(OH)2,其中,M为Zr、Al、La、T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0.3≤x<0.7,0<y≤0.25,0.05<z≤0.3,0.001≤k<0.004。
[00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制备前驱体的过程中引入Zr、Al、La、Ti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实现了Ni、Co、Mn、M元素在原子层面的均匀分布。此外,M元素的引入有利于稳定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的结构,使其结构能够在大电流条件下充放电而不被破坏,有利于提高循环与倍率性能。
[0014]2、在反应准备阶段,通过沉淀剂控制底液的pH值为12.20~12.60;在反应过程中,pH维持在11.55~11.95。在高pH值下,利于晶核的形成,晶体生长缓慢,初始粒度较小;低pH值下,利于晶核的长大,最终反应釜中物料的粒度D50生长到6~8um。该粒度有利于提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加工性能,有效地防止在电池级片滚压的过程中发生破裂。
[0015]3、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前驱体时,持续通入流量为300~400L/h的空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空气与氮气的体积比满足0.8:1~1.2:1。混合气中的氧气能够将部分Co
2+
、Mn
2+
氧化为Co
3+
、Mn
3+
,细化了一次粒子,形成疏松多孔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增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缩短了锂离子传输路径,提高锂离子传输效率,解决了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因粒度增大而倍率性能下降的问题。此外,空气与氮气的体积比需满足0.8:1~1.2:1,混合气体中的空气含量过高会导致过量的Co
2+
、Mn
2+
氧化,使得前驱体产品内部过于松散,球型度变差,加工性能变差;而混合气体中的空气含量过低时则会导致Co
2+
、Mn
2+
氧化不足,产品内部致密,降低倍率性能。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截面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3所制备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截面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制备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截面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与各对比例所制备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叙述对本案进行清楚说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案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案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案的精神与范围。
[0018]本文的用语只为描述特定实施例,而无意为本案的限制。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19]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Ni
x
Co
y
Mn
z
M
k
(OH)2,其中,M为Zr、Al、La、Ti中的一种或者多种,0.3≤x<0.7,0<y≤0.25,0.05<z≤0.3,0.001≤k<0.0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驱体,其特征在于:D50为6~8um,粒度径距0.50<(D90

D10)/D50<0.80,振实密度为1.05~1.45g/cm3,比表面积为70~120m2/g。3.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配制Ni、Co、Mn、M盐的混合溶液;配制摩尔浓度为8~10mol/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作为沉淀剂;配制摩尔浓度为2~4mol/L的氨水溶液作为络合剂;步骤二、向封闭的反应釜中加入纯水、所述沉淀剂和所述络合剂配成底液,通过所述沉淀剂控制底液的pH值为12.20~12.60,通过所述络合剂控制底液中的氨浓度为0.2~0.4mol/L,温度维持在60~70℃;步骤三、保持反应釜的搅拌开启,通入空气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空气与所述氮气的体积比为0.8:1~1.2:1,流量为300~400L/h,将步骤一中的所述混合溶液、所述沉淀剂与所述络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用褚凤辉袁超群李加闯王梁梁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金通储能动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