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428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包括阀体和阀盖,阀体内部设有负压阀盘和正压阀盘,二者下方分别设有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阀体内部被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分隔成上腔、中腔和下腔,负压阀盘与正压阀盘通过导杆连接构成同轴结构,阀盖底部盲孔一的内侧嵌设有双开口筒型衬套,负压阀盘顶部盲孔二的内侧嵌设有单开口筒型衬套,导杆顶端与单开口筒型衬套滑动连接,负压阀盘顶部与双开口筒型衬套滑动连接,导杆底端与正压阀盘固接,阀体左侧设有与中腔相连通的进/出气口,阀体底部设有出/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好,易于加工,安装使用灵活方便,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石油、化工等储罐上作为储罐必备的安全装置。的安全装置。的安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体
,尤其涉及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

技术介绍

[0002]储存轻质油品、芳烃、化工原料、化学液体等的储罐,由于外界温度的变化及储存原料的输入和输出所造成罐体内气体的进出,会导致罐体内部与外界产生压差。为了保持罐体内压力的平衡,避免储罐的破裂,呼吸阀已经成为了各种储罐必备的安全装置。我国炼油厂、石化工厂、各类油库等地方呼吸阀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但是,普遍存在老式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不易加工,密封性差,安装使用不便等缺点。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好,易于加工,安装使用灵活方便,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石油、化工等储罐上作为储罐必备的安全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推广应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顶部设有阀盖,所述阀体内部设有负压阀盘和正压阀盘,二者下方分别设有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所述阀体内部被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分隔成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阀盖到上透气膜网间为上腔,负压阀盘在上腔内活动,所述上透气膜网到下透气膜网间为中腔,正压阀盘在中腔内活动,所述下透气膜网到阀体底部间为下腔,所述下腔、上腔与储罐相通,所述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均与阀体固定连接,不可移动,所述正压阀盘为圆板式,所述负压阀盘为倒叉型,所述负压阀盘与正压阀盘通过导杆连接构成同轴结构,所述阀盖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盲孔一,所述盲孔一内侧嵌设有双开口筒型衬套,所述负压阀盘顶部设有盲孔二,所述盲孔二内侧嵌设有单开口筒型衬套,所述导杆顶端与单开口筒型衬套滑动连接,所述负压阀盘顶部与双开口筒型衬套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底端与正压阀盘固接,所述负压阀盘上连接有接地线,所述正压阀盘上方设有加重块,所述阀体左侧设有与中腔相连通的进/出气口,所述阀体底部设有出/进气口,所述进/出气口的上方设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通过螺钉与阀体固接,所述防雨罩的下方设有滤网。
[0005]优选地,所述阀体与阀盖上设有相匹配的螺栓孔,所述阀盖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阀体上。
[0006]优选地,所述阀体与阀盖上对应设有四组相匹配的螺栓孔。
[0007]优选地,所述阀体与阀盖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
[0008]优选地,所述导杆为聚四氟乙烯导杆,所述密封垫为聚四氟乙烯密封垫,所述单开口筒型衬套和双开口筒型衬套均为聚四氟乙烯衬套。
[0009]优选地,所述阀体底部的圆周上设有法兰,用于与储罐顶部的法兰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导杆底端与正压阀盘通过螺栓和螺母、垫片固定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采用金属打孔嵌膜工艺制作而成,只允许气体进出,膜网可拆卸、更换和清洗。
[0012]优选地,与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连接的阀体圆周上设有密封圈,分别用于实现与负压阀盘和正压阀盘的密封。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密封性好,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加工,安装使用灵活方便,降低了成本,所有性能均达到部标要求,适用于石油化工、航空、交通企业内部的油库和独立存储原油、汽油、芳烃等化工原料的储罐上使用,是必备的安全保护装置。
[0015]2.本技术由于完全取消了导向支架,以阀盖底部中心处的盲孔一作为定位,使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密封垫,密封圈,垫片,双开口筒型衬套和单开口筒型衬套的设置,提高了呼吸阀整体结构的密封性。
[0016]3.本技术不仅可以固定在储罐上单独使用,还可与阻火器组合使用。在一般情况下储罐不进油时,其正压阀盘和负压阀盘是静止密封的,以防止外泄,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阀盖 2.双开口筒型衬套 3.密封垫 4.接地线 5.负压阀盘 6.密封圈 7. 螺栓和螺母 8.垫片 9.正压阀盘 10.加重块 11.上透气膜网 12.防雨罩 13.螺钉 14.阀体 15.导杆 16.下透气膜网 17.上腔 18.中腔 19.下腔 20.通道 21. 进/出气口 22.出/进气口 23.盲孔一 24.盲孔二 25.单开口筒型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
[002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的结构示意图。该油气储罐呼吸阀包括阀体14,所述阀体14顶部设有阀盖1,所述阀体14与阀盖1 上设有相匹配的螺栓孔,所述阀盖1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阀体14上。优选地,所述阀体14与阀盖1上对应设有四组相匹配的螺栓孔。所述阀体14与阀盖1 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垫3。所述阀体14内部设有负压阀盘5和正压阀盘9,二者下方分别设有上透气膜网11和下透气膜网16,所述上透气膜网11和下透气膜网 16采用金属打孔嵌膜工艺制作而成,只允许气体进出,膜网可拆卸、更换和清洗。所述阀体14内部被上透气膜网11和下透气膜网16分隔成上腔17、中腔18 和下腔19,所述阀盖1到上透气膜网11间为上腔17,负压阀盘5在上腔17内活动,所述上透气膜网11到下透气膜网16间为中腔18,正压阀盘9在中腔18 内活动,所述下透气膜网16到阀体14底部间为下腔19,所述下腔19、上腔17 与储罐相通,所述上透气膜网11和下透气膜网16均与阀体14固定连接,不可移动,与上透气膜网11和下透气膜网16连接的阀体14圆周上设有密封圈6,分别用于实现与负压阀盘5和正压阀盘9的密封。所述正压阀盘9为圆板式,所述负压阀盘5为倒叉型,所述负压阀盘5与正压阀盘9通过导杆15连接构成同轴结构,所述阀盖1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盲孔一23,所述盲孔一23内侧嵌设有双开口筒型衬套2,所述负压阀盘5顶
部设有盲孔二24,所述盲孔二24内侧嵌设有单开口筒型衬套25,所述导杆15顶端与单开口筒型衬套25滑动连接,所述负压阀盘5顶部与双开口筒型衬套2滑动连接,所述导杆15底端与正压阀盘 9通过螺栓和螺母7、垫片8固定连接,所述负压阀盘5上连接有接地线4,所述正压阀盘9上方设有加重块10,所述阀体14左侧设有与中腔18相连通的进/ 出气口21,所述进/出气口21的上方设有防雨罩12,所述防雨罩12通过螺钉13 与阀体14固接,所述防雨罩12的下方设有滤网。所述阀体14底部设有出/进气口22。所述阀体14底部的圆周上设有法兰,用于与储罐顶部的法兰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杆15为聚四氟乙烯导杆,所述密封垫3为聚四氟乙烯密封垫,所述单开口筒型衬套25和双开口筒型衬套2均为聚四氟乙烯衬套。
[002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23]当储罐进油时,储罐上方气体被压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储罐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顶部设有阀盖,所述阀体内部设有负压阀盘和正压阀盘,二者下方分别设有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所述阀体内部被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分隔成上腔、中腔和下腔,所述阀盖到上透气膜网间为上腔,负压阀盘在上腔内活动,所述上透气膜网到下透气膜网间为中腔,正压阀盘在中腔内活动,所述下透气膜网到阀体底部间为下腔,所述下腔、上腔与储罐相通,所述上透气膜网和下透气膜网均与阀体固定连接,不可移动,所述正压阀盘为圆板式,所述负压阀盘为倒叉型,所述负压阀盘与正压阀盘通过导杆连接构成同轴结构,所述阀盖底部中间位置处设有盲孔一,所述盲孔一内侧嵌设有双开口筒型衬套,所述负压阀盘顶部设有盲孔二,所述盲孔二内侧嵌设有单开口筒型衬套,所述导杆顶端与单开口筒型衬套滑动连接,所述负压阀盘顶部与双开口筒型衬套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底端与正压阀盘固接,所述负压阀盘上连接有接地线,所述正压阀盘上方设有加重块,所述阀体左侧设有与中腔相连通的进/出气口,所述阀体底部设有出/进气口,所述进/出气口的上方设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通过螺钉与阀体固接,所述防雨罩的下方设有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凌郡鸿张依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