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泥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2728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储泥池储泥池,包括有储泥池主体,所述储泥池主体上设有进污口、溢流口,以及设在储泥池主体底部的浓缩污泥出口,所述储泥池主体内部设有斜板,所述斜板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固定成板状,所述斜板与储泥池主体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储泥池主体上设有上清液排放口,所述上清液排放口设置在溢流口的下方,所述斜板远离进污口的一侧铰接在储泥池主体侧壁上,所述斜板的上连接有可调浮力装置,所述可调浮力装置常态下提供浮力控制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水平面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调浮力装置调整斜板中斜管的角度,从而可以实现净斜管中的污泥及时清理,并减少对于上清液的影响。于上清液的影响。于上清液的影响。

A sludge storage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泥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泥池。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中,储泥池主要用于暂存剩余污泥,基本没有浓缩功能。目前部分污水处理厂只设计了储泥池,而没有浓缩池。储泥池的污泥经泵抽送至污泥脱水车间进行脱水处理。由于储泥池的浓缩作用不明显会给后续的脱水环节带来如下问题:
[0003]1、储泥池容积设计较小,且基本没有浓缩功能,为了脱水达标,后续机械脱水阶段耗药量很高,使处理成本增加。
[0004]2、缺少浓缩功能,后续脱水设备的进泥量较大,其对应的设备选型功率较大,增大了投资,且运行的能耗也高。
[0005]3、进泥时污泥的含水率较高,导致脱水污泥不能稳定达到要求的含水率,存在环保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储泥池,以解决现有的储泥池缺少污泥浓缩功能,导致污泥含水率较高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储泥池技术手段如下:包括有储泥池主体,所述储泥池主体上设有进污口、溢流口,以及设在储泥池主体底部的浓缩污泥出口,所述储泥池主体内部设有斜板,所述斜板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固定成板状,所述斜板与储泥池主体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储泥池主体上设有上清液排放口,所述上清液排放口设置在溢流口的下方;所述斜板远离进污口的一侧铰接在储泥池主体侧壁上,所述斜板的上连接有可调浮力装置,所述可调浮力装置常态下提供浮力控制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水平面平行。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储泥池具有如下的技术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污泥从进污口进入后,从斜板的底部进入,污泥被斜管拦截浓缩,上清液从储泥池的上部排放。当进污口进泥时,随着储泥池主体内水位的增加,斜板受浮力和可调浮力装置浮力的作用,斜板整体上浮,斜板的倾角减小,形成斜板沉淀。当进泥停止时或斜管中污泥较多时,关闭进污口阀门,并控制可调浮力装置减小浮力,同时由于斜板的下部污泥积累变重,斜板整体绕铰接点旋转,倾角增大,使斜板上的污泥更容易从斜板上脱落。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储泥池中可调浮力装置的浮力大小,进而改变斜板的受力,实现摆动调整斜板的倾角,在减小斜板倾角时形成正常的斜板沉淀,在增大斜板倾角时提高斜板上污泥的脱泥效率,降低其污泥的含水率,提高污泥沉淀和脱落的效率,使储泥池排出的污泥得到一定程度的浓缩,降低污泥的含水率,进而降低后续污泥处理工序的能耗。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泥池主体呈漏斗状,所述储泥池主体上部为四棱柱壁,所述储泥池主体的下部为四棱台壁;储泥池主体上部为四棱柱壁,方便安装斜板;储泥池主体的下部为四棱台壁,便于污泥的沉淀聚集。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污口、溢流口分别设置在储泥池主体上部的四棱柱对棱上;使污泥在储泥池中流动时,不会出现流动死区,再者储泥池中的污泥都处于流动状态时,能有效防止污泥在某一处沉淀堆积。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板远离铰接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绳;限位绳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储泥池上,通过限位绳的设置可以避免斜板倾斜角度过大。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储泥池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斜板远离铰接的一端,通过限位块来避免斜板倾斜角度过大,可降低对于可调浮力装置的控制要求。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污口的进泥方向与污泥经过斜板的方向呈锐角;使进污口进入的污泥能顺畅的流动经过斜板,提高污泥在斜板上的沉淀效率。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调浮力装置通过周期性增大和减小浮力以振动所述斜板,以使得斜板中拦截的污泥更彻底的排出。
[0015]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潜水式搅拌器和安装潜水式搅拌器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在储泥池主体的底部,所述潜水式搅拌器安装在滑杆上可以上下滑动;所述潜水式搅拌器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绞盘上,所述绞盘设置在储泥池主体的顶部;潜水式搅拌器能对储泥池主体中的污泥起到推流作用,同时滑杆可供潜水式搅拌器调节高度,使其调节至适合的推流位置高度。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斜板下方安装有曝气装置,通过向斜板的斜管进口中鼓入气泡,利用气泡的冲击和气泡爆炸的能量更好的将污泥从斜管内壁上去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二。
[0019]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0]1、储泥池主体;2、进污口;3、浓缩污泥出口;4、上清液排放口;5、溢流口;6、斜板;7、固定杆;8、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和2所示,储泥池包括有储泥池主体1,储泥池主体1上设置有进污口2、溢流口5,以及设在储泥池主体1底部的浓缩污泥出口3,储泥池主体1内部设置有斜板6,斜板6中协管的进口向进污口2一侧倾斜,斜板6之间通过固定杆7连接固定成板状,斜板6与储泥池主体4的侧壁活动连接,具体来说是斜板6远离进污口的一侧下部铰接在储泥池主体1的侧壁上,使得斜板6整体可以在储泥池主体4内部上下摆动;储泥池主体1上设置有上清液排放口4,上清液排放口4设置在溢流口5的下方。斜板6远离进污口2的一侧铰接在储泥池主体4侧壁上,斜板6的上设置有可调浮力装置,本申请采用可充放气调节体积大小的浮球8,浮球8可以为弹性浮球或者活塞式浮球,浮球8与斜板6之间通过柔性绳连接,浮球8远离斜板6整体的铰接端,以便增大转动力矩,浮球8常态下提供浮力控制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水平面平
行。
[0024]储泥池主体4呈漏斗状,储泥池主体4上部为四棱柱壁,储泥池主体4的下部为倒立的四棱台壁;储泥池主体1上部为四棱柱壁,方便安装斜板6;储泥池主体1的下部为四棱台壁,便于污泥的沉淀聚集。进污口2、溢流口5分别设置在储泥池主体1上部的四棱柱对棱上,使污泥在储泥池中流动时,不会出现流动死区,再者储泥池中的污泥都处于流动状态时,能有效使污泥汇聚在底部一处沉淀堆积,方便从浓缩污泥出口排出。斜板6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限位绳,限位绳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储泥池上,通过限位绳的设置可以避免斜板倾斜角度过大,优选的方式还可以在通过卷扬机链接到储泥池上方,这样的好处是通过卷扬机的周期性收放限位绳以振动斜板6,可以方便的排出斜板6的斜管中的污泥。
[0025]作为一种限位绳的简化替代方式,也可以在储泥池上设置限位块,限位块靠近斜板远离铰接的一端,通过限位块来支撑斜板6,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可调浮力装置提供的浮力不足,斜板6倾斜角度过大,降低对于可调浮力装置的控制要求。
[0026]进污口2的进泥方向与污泥经过斜板6的方向呈锐角,进污口2进入的污泥能高效顺畅的流动经过斜板6,提高污泥在斜板6上的沉淀效率,斜板6为市面上的蜂窝斜管、斜板或者单独的斜板均可。
[0027]工作原理及其过程:当进污口2开始进污时储泥池主体1内的水位上升时,斜板6受自身浮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泥池,包括有储泥池主体,所述储泥池主体上设有进污口、溢流口,以及设在储泥池主体底部的浓缩污泥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主体内部设有斜板,所述斜板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固定成板状,所述斜板与储泥池主体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储泥池主体上设有上清液排放口,所述上清液排放口设置在溢流口的下方;所述斜板远离进污口的一侧铰接在储泥池主体侧壁上,所述斜板的上连接有可调浮力装置,所述可调浮力装置常态下提供浮力控制所述斜板的上端与水平面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池主体呈漏斗状,所述储泥池主体上部为四棱柱壁,所述储泥池主体的下部为四棱台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口、溢流口分别设置在储泥池主体上部的四棱柱对棱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扈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