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2722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18
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属于热轧钢领域,所述侧导板本体装置固定在带钢输送辊道两侧的宽度调节滑动装置的调节支架上,侧导板本体框架内设置有多个石墨润滑轴承座,每个石墨润滑轴承座的轴承内圈中设置有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多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穿设在侧导板垂直方向上,每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内端设置有双面耐磨片,每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外侧通过减速机连接有同步小型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侧导板的耐磨度,避免带钢边部插入侧导板衬板与本体的缝隙中,稳定转动耐磨圆盘,达到耐磨圆盘更换时间的统一,缩短维修停机频次,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属于热轧带钢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紧凑式热带生产技术(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无头带钢生产线热连轧轧机(ESP:Endless strip production)的兴起以及热卷箱技术的成熟发展,带钢以热代冷趋势发展越来越明显,与之同时,带来了薄规格带钢头部板形控制难度,带钢的成功卷取以及保证带钢边部质量的挑战,图5是现有技术中侧导板的结构示意图。当前使用的卷取机前侧导板衬板的样式多为直板式加下方带有多个圆弧结构的设计,为了避免因输送辊道堵转造成带钢下表面划伤、保证输送辊道的正常运转,圆弧高度必须高于辊道10mm以上,尤其是设备运行到一段时间后,由于辊道受热变形或者轴承磨损后跳动堵转,此时带圆弧的侧导板高度还要提高。图6是前进方向上带钢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带钢端部属于上翘结构,侧导板受带钢前进的牵引力和对中夹持力作用,侧导板会跑偏,同时,侧导板压辊道趋势比较明显,各个生产厂家为了避免辊道堵转划伤带钢表面,只能采取加垫垫高侧导板,使侧导板衬板35圆弧最低位置与辊道之间的高度达到30mm,另一个问题是,侧导板衬板35安装时,受加工精度的影响,往往侧导板衬板35与母板34之间存在轻微的缝隙36。但是,带钢头部经过切头剪的剪切后多为圆弧状,经过精轧机的轧制,带钢头部尤其是边部出现尖而薄的圆弧,此时带钢在输送辊道的高速引领下,存在强大的冲击力,带钢边部极易插入侧导板衬板34与母板35的缝隙中造成堆钢。来料带钢头部板形为侧弯严重或镰刀湾趋、楔形状的板形时,带钢头部极易扎入辊道圆弧中形成堆钢。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920352159.4的专利申请了带钢卷取机导卫装置,该方案公开了一种用于热轧带钢生产线卷取机入口侧的导卫装置,包括设置在导卫装置两侧的导卫板,以及设置在导卫装置两侧的导卫辊装配,该导卫辊装配设置使用立辊进行导向的方案,但其方案多是将立辊设置成特殊结构,以减少立辊表面的磨损。但是,带钢向高强化发展,侧导板压力加大,该导辊装置极易变形形成堆钢,未能有效推广。
[0004]图7是设置侧导板本体装置的宽度调节滑动装置示意图。辊道33有多个辊子排列形成,辊道33上利用辊子驱动装置驱动辊子转动,根据生产带钢宽度需要,在辊道33两侧设置有侧导板本体装置的宽度调节滑动装置30,宽度调节滑动装置30包括调节支架31和使调节支架宽度30变化的滑动装置驱动32。
[0005]常规热连轧轧制硅钢、不锈钢时,带钢高速运动与侧导板衬板的相对运动加上侧导板的强大夹持力,带钢与侧导板接触面产生摩擦生热现象,极易出现刮蹭的带钢边部粉末粘附在侧导板衬板上出现结溜,对带钢边部影响较大,尤其硅钢生产,会出现带钢边部裂边加重现象,为了避免带钢边部划伤需要更换侧导板,在生产中更换侧导板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大多数厂家采用侧导板上方加水来降低侧导板衬板与带钢相对运动产生的高温粘附结溜。但是,这种措施效果不明显,而且带钢边部会出现遇冷产生边裂加剧现象,为改变
上述情况的发生,近两年许多厂家采用陶式、激光熔附、激光喷涂等新技术,目前使用效果未见实质性改变,许多生产厂家只能采取勤换侧导板方法避免,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耐磨衬板,成本都在0.5元/吨以上,有的高达1元/吨,而且单块较重,无法在线快速更换,需要大量备件占用资金等缺点。
[0006]针对现有专利202022394395.1在实际应用中不足,进行了技术改进,但是,链条联动时存在跳齿,联动精度较差等不足,圆盘直径小于辊道导致与带钢接触面小影响耐磨,圆盘式衬板设计直径小于辊道直径,一般带钢头部上翘高度在150mm以下,当带钢头部处于翘头加鸭头状时,带钢头部上翘高度与圆盘衬板安装上圆弧间隙高度同源,极易造成随圆盘衬板转动插入缝隙堆钢。
[0007]如何克服上述专利中的缺点,是一直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带钢边部极易插入侧导板衬板与本体的缝隙中造成堆钢问题以及链条联动时存在跳齿联动精度较差等不足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其目的是使用与耐磨片匹配的圆弧状衬板,将现在热连轧直板式衬板与母板之间的线性安装间隙换成圆弧状结构,防止带钢边部插入到侧导板衬板与母板的线性安装间隙中,克服一次造成的堆钢事故,加大耐磨片直径,使衬板圆弧间隙高度上调到高于辊道270mm,安装间隙降低到5mm,可克服带钢头部上翘后插入缝隙的风险,使用双面耐磨片可延长磨圆盘更换时间,缩短维修停机频次,提高生产效率。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包括带钢输送辊道两侧设置的侧导板本体装置的宽度调节滑动装置,所述侧导板本体装置对称固定在带钢输送辊道两侧的宽度调节滑动装置的调节支架上,侧导板本体装置包括侧导板本体框架,侧导板本体框架内设置有多个石墨润滑轴承座,每个石墨润滑轴承座的轴承内圈中设置有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多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贯穿设置在侧导板垂直方向上,每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内侧设置有双面耐磨片,双面耐磨片与耐磨片角度调节轴之间设置有防松装置,侧导板与辊道高度之间的高度在270mm以上,每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外侧通过减速机连接有小型电机,多个小型电机上连接有同步控制器。
[0010]所述多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耐磨片的直径大于辊道上滚轮的直径,多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轴心间距等于耐磨片直径。
[0011]所述耐磨片上部外周设置有侧导板以及其叠加设置的侧导板衬板,耐磨片、侧导板以及侧导板衬板圆弧部内周均设置有倒角。
[0012]所述石墨润滑轴承座内设置的轴承为防尘耐高温自润滑石墨轴承。
[0013]所述双面耐磨片为圆形耐磨片,双面耐磨片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孔,两侧中心孔内均设置有沉孔。
[0014]所述小型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多个小型电机由控制器同步统一控制转动角度。
[0015]所述双面耐磨片与耐磨片角度调节轴之间利用螺栓固定,双面耐磨片中心的固定孔与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内端之间利用螺栓固定,所述防松装置为反丝螺栓。
[0016]所述耐磨片外周与侧导板及其侧导板的圆弧部之间的间隙小于5mm其倒角在15

45
°
之间。
[0017]本技术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通过在侧导板框架内设置有多个石墨润滑轴承座,可防止轴承受热膨胀卡死;通过将多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贯穿设置在侧导板垂直方向上,有利于在侧导板本体装置外侧的导板角度调节轴端部连接小型电机;通过在多个小型电机上设置同步控器,可同步旋转耐磨片的角度,有利于对耐磨片的摩擦角度同一调节,通过多次耐磨片的角度调节,可延长耐磨片的使用寿面;通过使用双面耐磨片,可通过正反两面的使用,进一步延长耐磨片的使用寿命,通过使多个耐磨片的小型电机之间实行同步控制,可统一耐磨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包括带钢输送辊道两侧设置的侧导板本体装置的宽度调节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导板本体装置对称固定在带钢输送辊道两侧的宽度调节滑动装置的调节支架上,侧导板本体装置包括侧导板本体框架,侧导板本体框架内设置有多个石墨润滑轴承座,每个石墨润滑轴承座的轴承内圈中设置有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多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贯穿设置在侧导板垂直方向上,每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内侧设置有双面耐磨片,双面耐磨片与耐磨片角度调节轴之间设置有防松装置,侧导板与辊道高度之间的高度在270mm以上,每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外侧通过减速机连接有小型电机,多个小型电机上连接有同步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的轴心在一条直线上,耐磨片的直径大于辊道上滚轮的直径,多个耐磨片角度调节轴轴心间距等于耐磨片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卷取机侧导板本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片上部外周设置有侧导板以及其叠加设置的侧导板衬板,耐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峰侯博文侯雪涵侯懿凌宋柳筱刘正诚陈敏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市金博耐磨钢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