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传输设备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4月20日、申请号为202120810351.4、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大气至真空离子传输系统”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公开涉及质谱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包含以堆叠配置布置的多个环形电极的离子导向器。
技术介绍
[0003]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离子漏斗已经成为有效的大气压离子源的既定组件。离子漏斗包含一堆RF电极,这些RF电极具有朝向气体电导限制孔直径逐渐减小的孔。图1A提供了此类离子漏斗设备1沿纵轴1的纵向截面图(左手侧)和端视图(右手侧)的示意性描绘。一般而言,离子漏斗装置由多个纵向间隔紧密的环形电极组成,例如四个所示的环形电极2a至2d,其具有从装置的入口到其在出口孔5处的出口尺寸减小的孔。电极间隔开恒定的电极间距离d,这里称为漏斗的“间距”。孔沿着漏斗长度的变化率限定了漏斗半角,α,如图所示。孔由环形内表面3限定,并且离子入口对应于最大孔(未示出),以及离子出口对应于最小孔(即出口孔)5。应当记住,典型的离子漏斗使用大约一百个环形电极。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子隧道,其包括配置为堆叠的第一多个板电极,所述第一多个电极中的每一电极中具有孔口,所述第一多个电极的所有孔口具有相同直径θ
T1
,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电极中的每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多个电极中的每一相邻的前或相邻的后电极相隔电极间间距d1;以及离子漏斗,其包括:第一离子漏斗部分,其包括:离子入口端,其邻近于离子隧道区段安置;离子出口端;以及第二多个板电极,其配置为堆叠,所述第二多个电极中的每一电极中包括孔口,每一孔口具有相应直径θ
F1
,其中θ1≤θ
F1
<θ
T1
,其中所述第二多个电极中的每一电极与所述第二多个电极中的每一相邻的前或相邻的后电极相隔电极间间距d1;以及第二离子漏斗部分,其包括:出口端;入口端,其邻近于所述第一离子漏斗部分的所述出口端安置;以及第三多个板电极,其配置为堆叠,所述第三多个电极中的每一电极中包括孔口,每一孔口具有相应直径θ
F2
,其中θ2≤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